中国光纤之父去世!曾两度从大学退学,在厕所旁拉出第一根光纤

分享至

1972年底,湖北省图书馆。武汉邮电学院教师赵梓森心情激动,他从一本过时的杂志上看到,华裔科学家高锟提出了把光纤应用于通讯的理论,而且,美国人已经成功拉出三根玻璃光纤。

“我相信我也可以做出来!”

然而,“用一根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实现通信”被当作天方夜谭,从此,在一片质疑声中,赵梓森走上了追光之路。

从拉出第一根光纤到光纤走进千家万户,今天,几亿用户都要感谢它。

2022年12月15日,赵梓森去世,享年90岁。



赵梓森

01

1932年初,赵梓森诞生于上海一个清贫之家,父亲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母亲从早到晚踩缝纫机做衣服。尽管经济拮据,但母亲重视教育,她的梦想是:让孩子们都能上大学!

赵梓森的童年是在日寇铁蹄下度过的,小小年纪便尝尽了亡国奴的滋味。

有一天,两个日本人拿着带刺刀的枪冲进家中,一顿打砸抢之后,还强迫全家人跪在马路上。

枪炮声中,他逐渐意识到,只有祖国强大,人民才能不受欺侮。

靠着父母勤劳节俭,赵梓森的学业没有间断,可是,先天不足导致经常生病,记忆力也很差,像英语、地理、历史这类需要背诵的科目,他全都不及格。

那时,他最擅长的就是“玩”,没钱买玩具,他就自己制作,别人扔掉的,他就捡回家细细琢磨。没想到,还真玩出了名堂。

14岁时,赵梓森做出了一架模型飞机,恰逢上海市组织学生模型飞机比赛,意料之外,他竟获得名次,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吴国桢亲自为他颁了奖。



少年赵梓森在制作模型

此后,赵梓森更加醉心于发明创造,氢气球、小马达、小提琴,五花八门。

有一次,他还组装了一台矿石收音机,作品完成后,他兴致勃勃地带着弟弟爬上屋顶去收信号,结果,失败了。

后来他才知道,收音机需要的是氧化亚铜半导体,而他敲碎矿石用火加热后,得到的只是氧化铜。

在“玩”中,赵梓森的学习兴趣大增,数理化成绩变得非常优秀。可是,因为偏科严重,他只勉强上了一所很差的高中。

1949年,赵梓森参加高考,怀着振兴祖国农业的志向,他被浙江大学农学院录取。可是没多久,赵梓森就懊恼不已,“自己根本不是念农学院的料!”

痛苦之余,他请求母亲,想要退学重考。尽管家中有八个孩子上学,负担很重,但母亲还是毫不犹豫地支持了他。

1950年,赵梓森被复旦大学录取,结果却仍旧不如人愿,“报的是物理系,因为成绩没达到,被录取到了中文系”。

因为对读写没有兴趣,他整天忧心忡忡。还是开明的母亲尊重了他的想法,允许他再次退学,转入私立的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学习。

这一次,赵梓森如鱼得水,门门功课优秀。更幸运的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大同大学并入公立的上海交通大学,母亲再也不用为学费发愁了。



童年赵梓森(右三)与家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