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磊:珠海鹤洲新区全力打造“百千万工程”特色海岛样板

0
分享至



南都讯 2023年鹤洲新区四项指标位列珠海市第一;预计2024年实现桂山岛和东澳岛无人机载人观光;继续推动海岛3镇7村集体全部参与海洋牧场经营….1月31日,珠海市第十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期间,鹤洲新区筹备组临时党委副书记、常务副组长,万山区(保税区)管委会主任高磊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回顾2023年鹤洲新区发展成效,畅谈今年发展蓝图。



四项指标位列珠海市第一

采访时,高磊回顾了2023年的工作,鹤洲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4.98亿元,增长4.4%;工业投资增速、限上批零销售额增速、外贸进出口增速、跨境电商交易额总量四项指标均位列珠海市第一。保持经济稳中有进基础上,重点抓产业、抓项目、抓服务、抓配套,有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谈及支持服务合作区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高磊表示,洪保十片区与合作区仅一河之隔,承担着支持服务合作区建设重要使命。“去年,我们着重配合合作区‘二线’封关运作,加快与合作区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十字门隧道建成通车,黑白面将军山隧道、杧洲隧道双线贯通,三条南北向外联通道基本形成,‘二线’出口南湾大道、情侣南路两条片区主干道全线通车,有力缓解了合作区‘二线’出口交通压力。”高磊表示,除此之外,借助洪保十片区区位和空间资源优势,补充教育、住房、商业配套,为在合作区创业就业人员提供优质的居住生活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珠海琴、格盛一号深远海养殖平台、全球最大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九洲一号均实现“拿海即开工”。大麟洋公司创建国家级金鲳鱼产业集群,实现了珠海渔业种业零的突破。

高磊称,珠海被誉为“百岛之市”,海岛旅游是珠海一张靓丽名片。“我们立足海岛资源禀赋,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建成东澳万豪、阿丽拉高端品牌酒店,成功举办万山论钓、‘我在岛屿读书’、沙滩落日音乐会等精品文旅活动,晚风集市、灯光夜市等海岛夜经济深受游客喜爱,让游客享受海岛风光的同时,能体验到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和活动。2023年,海岛接待游客量、旅游综合收入均实现倍增。”

在绿美海岛建设方面,鹤洲新区4个海岛获评全国“和美海岛”,全省仅7个。东澳岛沙滩修复工程入选2023年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三角岛湖泊生态修复工程入选省十大生态修复案例。全区3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7村全部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桂山镇获评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

洪保十片区作为港珠澳大桥的第一个货车落脚点,鹤洲新区着力用好大桥发展跨境商贸物流。2023年全区外贸进出口完成431.26亿元,增长35%;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183.23亿元,增长66.27%,占全市比重64.5%。

2023年,鹤洲新区成功举办了2023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三届大会等大型活动,联动澳门、合作区建设“十字门金融区”。

据统计,2023年全区会展营收完成9500万元,增长398.83%,期末存贷款余额总量99亿元,增长102%。

对标世界一流海岛,以“六个岛”为工作抓手

“六个岛”又是什么?高磊称,具体来讲,就是对标世界一流海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岛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现代”的现代化特色海岛镇,以桂山岛为先行示范,力争“一年见成效、两年出亮点、三年成样板”。

第一个“岛”是坚持海洋强岛,高质量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加快构建“深远海养殖平台+重力式网箱+养殖工船”为主体的现代海洋牧场,推动建设万山育种繁殖基地、桂山冷链仓储配套,推动东港兴远洋渔业基地、洪湾渔港冷链仓储基地建成运营。2024年新投产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5个,重力式网箱500个,新增养殖水体60万立方,渔业经济总产值超10亿元。

第二个“岛”是坚持生态美岛,提升海岛景观风貌。融合海岛风情和岭南风韵,加强海岛更新和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海湾沙滩整治和采石矿山修复治理,加强屋顶墙体美化,种植爬山虎、勒杜鹃等植物,建设独具魅力的海上花园镇。

第三个“岛”是坚持旅游旺岛,发展“一岛一品”。加快在各海岛建设品牌酒店、高品质民宿,完善海岛游客服务中心、水上运动设施等旅游配套,推出更多观光路线、主题驿站、演出活动等优质旅游产品。力争到2024年,海岛接待游客数超1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2亿元。

第四个“岛”是坚持产业兴岛,壮大海岛新兴业态。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深化与亿航智能合作,谋划搭建陆地至海岛载人飞机航线和无人机物流直航,通过无人机实现海岛与陆地间邮件、快递、急救物资、生鲜美食等高效运输,同时发展无人机载人旅游观光,让游客在空中俯览海天美景,预计今年可实现桂山至市区无人机物流通航、桂山岛和东澳岛载人观光运营。

第五个“岛”是坚持品质塑岛,做强海岛村集体经济。以桂山、桂海两村为试点探索海洋牧场“补改投”,推动海岛3镇7村集体全部参与海洋牧场经营,鼓励改造自有物业发展特色民宿,推动村民集中开展海产品生晒加工,壮大万山金鲳、桂山白花胶、伶仃三宝等特色海产品牌,让村民共享海洋牧场、海岛旅游发展红利。

第六个“岛”是坚持文化活岛,凝聚特色海洋文化。以桂山岛为主阵地,深入挖掘以文天祥、万山海战、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等为代表的伶仃洋文化丰富内涵,建设伶仃洋文化展陈馆,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创产品开发,发扬天后诞、妈祖诞、北帝诞等海岛本土传统文化,展现文韵荟萃的海岛魅力。

两会报道组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赵雨琪 实习生 张嘉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497658文章数 35707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