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春走基层丨大名:探索“数字赋能、强村富民”新路径

0
分享至

编者按

自2019年脱贫摘帽以来,河北省大名县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定点帮扶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多年来倾力帮扶大名县,着力引资、引智、引才,让更多创新试点在大名蹚出路子、开花结果,助力大名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值此新春来临之际,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奔赴大名大地,深入基层一线,实地采访了解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生动景象。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小霞孙兆

“我们对全县的土地、农产品种植以及产业等情况进行了摸底,并建立了数据库。下一步,就是要用数据打通市场、要素和主体之间的障碍,从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让涉农企业好发展、让农民多赚钱。”在大名县“数字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数字农业平台”)展示厅,浙江易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名县数字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焕强指着墙上汇总了各种数据的电子屏,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数字农业平台的建立将为大名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2023年,作为大名县定点帮扶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研中心”)结合大名农业大县县情,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引进数字农业平台项目,充分利用数据资源与智能运算,助力解决农业产业链条上的多种难题,探索“数字赋能、强村富民”新路径,打造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名样板”。

01

夯实农业数据底座


“现在数据摸底工作已经结束,并绘制了全县农业的详细地图,全面掌握了土地、人口、农产品等信息,夯实了大名县农业产业发展的数据底座。”陈焕强告诉本报记者。

陈焕强说,数字农业平台设立的目的就是围绕重要农产品种植经营户进行深度服务,以现有的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种粮大户为骨干、以家庭农场为扩展服务对象,整合小、散、弱的经营主体并成立协作联盟,同时整合农技、农资、农机、供销、数字金融等服务资源,实现集种植户的登记建档、种子农机和相关农资的匹配、费用在线一键结算及支付、数字授信及信用积分等多种应用为一体的惠民运营方案,助力解决农业产业链条上的各方难题,推动传统农业生产向产融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数字化平台升级。

大名县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张志立告诉本报记者,这一模式的核心是数字赋能,即通过收集和分析关键数据,对全县农业进行整合管理、产业设计和提供金融服务,形成在产前提供技术服务和农业投入品;产中提供技术支持以降低种植风险;产后实行统销模式,确保农产品顺利销售。

“整个平台不仅关注村集体的壮大,也致力于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同时将农户纳入整体规划中,实现乡村的统筹发展。”张志立说,在项目设立之初,大名县就明确了“强村富民”的目标。强村指壮大村集体经济,而富民则是通过产业整合和“抱团干”等策略,带动百姓实现增收致富。

02

打造地标性产业集群

在夯实数据基础后,大名县还针对特色产业和适宜种植区域进行了全产业链设计,推进产业集群建设。

冬日的早上,虽然天气寒冷,但位于大名县黄金堤镇翟龙化村村南的现代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现场却一片忙碌,进出的车辆正在运送物资材料,现场的工人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安装。

“大名是著名的蒜种之乡,黄金堤镇更是核心产区之一,种植的蒜种非常受大蒜种植产区的欢迎。”大名县黄金堤镇镇长张永生告诉记者,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以发展大名大蒜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事服务中心放在了黄金堤镇,就是希望能在这里打造出具有大名地理标志的大蒜产业集群。

“张铁集乡山药产业、黄金堤镇蒜种产业,是大名当前正在试点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张志立表示,未来,大名将基于实际情况,优先发展高油酸花生、山药、大蒜等地标性产品,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周边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在打造现代农事服务中心的同时,大名还在全县20个乡镇建立了数字农业服务站,为相关农业种植提供线下服务。据了解,大名先在每个乡镇选出5个村作为示范村,之后将形成“百村示范、千农带头、万民抱团”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旨在通过示范村的引领作用,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快地发展,进而推动全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大名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03

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在大名县大名镇牛谷村村南、兴化寺北侧,由国研中心帮助引进的另一个项目——“南果北种”项目也正在紧张地建设中。

“‘南果北种’主要采用木质结构温室大棚方式种植香蕉和木瓜,这两种水果年产量高且为非季节性水果,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常态化、全年观光采摘。”项目负责人苏猛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可以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间接性带动当地就业300余人。

“在国研中心帮助下,大名县成功引进‘数字农业平台’和‘南果北种’两个项目,通过整合县级专项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以及社会资本,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为大名县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挂职干部,河北省大名县委常委、副县长汪茂立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汪茂立说,近年来,大名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在找准发展定位的基础上,顺势而为、超前布局,充分利用平原地区适合推广规模化农业的优势,积极对接潜在资源,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同时,因地制宜调整本地区种养业结构;以消费扶贫为契机推进品牌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集体经济;精心谋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奋力开创大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

总 监 制丨王 辉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经济时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经济时报
国研中心主办的综合性经济日报
40772文章数 638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