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对这样的“微信红包”说“不”!

0
分享至


通过微信点抢或收发红包

是节日期间亲友间

加深感情的一种交际方式

但微信红包也是钱

党员干部能否参与?

收受的礼金又如何处置?


本期作风微课堂

聚焦纠治违规收受微信红包问题

哪几种类型的微信红包不能收呢?

先来了解一下

相关的案例和类型

1

涉及管理服务对象的微信红包

不能抢

案例:某镇一党委副书记彭某某,多次在镇商会会员微信群、商会理事微信群,通过点抢微信群红包的方式,收受辖区私营企业主、镇商会负责人郭某和会员梁某等人发放的电子红包3万余元。彭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款项被全部收缴。

某市公安局110大数据情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室主任钟某某、分局副局长戴某某先后在该市某商会副会长蔡某建立的微信群中分别抢得红包1万余元,分别受到调整岗位、免去领导职务、诫勉谈话等处理,违纪款项全部被收缴。


2

涉及职务行为的微信红包

不能收

案例:某街道城市行政管理中队原副中队长范某某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微信红包。范某某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某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体育科原科长肖某某,先后多次在春节前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微信红包及礼品礼金折合约1万余元。肖某某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3

“吃拿卡要”的微信红包

不能要


案例:某旗不动产登记中心原副主任张某某、原受理审查股股长兼政务中心窗口负责人刘某某,分别利用办证复审与初审工作的职务便利,通过微信红包或微信转账的方式,违规收取办证“加急费”500多笔。张某某受到开除党籍、政务撤职处分,刘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撤职处分。

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原副大队长虢某利用职务便利,在帮助管理服务对象协调工程款拖欠纠纷过程中索要“协调”费用,通过微信转账共计12次收受“协调费”,受到留党察看二年、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二级科员,违纪所得予以收缴。


以上类型的微信红包行为,显然涉及违纪违规,但由于微信红包隐蔽性强、单个金额少,容易让人放松心理戒备。

那么,在正常的礼尚往来中

党员干部应注意加以甄别

以下几种类型的微信红包

情形一

点抢商协会、企业联系服务等工作微信群电子红包是否违纪?

现金红包和电子红包均属于礼金范畴。管理和服务对象在群内发送“非定向”电子红包,表面上是活跃气氛,实际上往往隐含着给党员干部送礼金、拉关系的意图。领导干部点抢这类电子红包,实质上是违规收受礼金,虽然没有具体请托事项,但可能影响公职人员公正履行公务,破坏亲清政商关系,违反纪律要求。


情形二

在单位工作群内收发电子红包是否违纪?

党内要保持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单纯出于祝愿祝福、偶尔小额发放且不影响正常工作,属于正常社会交往行为(不提倡)。但如果动机不纯、时机不当,在工作时间频繁你来我往甚至搞强制接龙,或者在干部调整、考核评优等期间发红包拉人缘,即便金额不大、收支基本平衡,也会导致工作群庸俗变味,助长不良风气,那么就有可能构成违纪,应从严要求,坚决反对

情形三

在亲友群内点抢电子红包是否违纪?

亲朋好友群属于党员干部私人社交圈,在亲友群内适度收发红包,属于正常人际交往。但要提醒的是,领导干部也要自觉净化“交友圈”,在收发红包时,既要突出情感因素,注重勤俭节约、带头移风易俗,也要高度警惕,做到交往有界、收发有度,防止被身边人打着联络感情的幌子“围猎”,出现违规收受礼金等违纪违法行为。

纪法链接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九十七条:“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券)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财物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三十四条:“收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务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微信红包流行背后暗藏的

三种违纪违法风险

党员干部要高度警惕

违反廉洁纪律风险

微信红包隐蔽性强、单个金额少,容易让人放松心理戒备,党员干部如果认识不清、心存侥幸,极有可能在你来我往中触碰廉洁纪律的底线;

违反工作纪律风险

微信红包拼抢时间不特定,随发随抢,党员干部如果自律意识不强,上班时间沉溺其中,容易滋生不作为、慢作为不良风气;

触碰法律底线风险

微信红包行受贿容易混同于日常的人情往来,化整为零式腐败侵蚀党员干部,一旦红包与权力相交集,哪怕金额并不大,实质上也是行贿受贿,是腐败行为。


过年要守“廉”,春节须有“节”。党员干部要绷紧纪律作风之弦,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主动对披着人情外衣、装着腐败祸心的微信红包说“不”,做到廉洁过节、文明过节。

下一期“作风微课堂”

您还希望看到

哪些专题学习内容?

欢迎留言~


“点赞”“在看”“转发”

大伙儿互相提个醒~

编辑:郑镉镉

审核:庄梅芳

来源:厦门党风政风监督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今日海沧
今日海沧
致力传播海沧资讯、展示海沧风貌、挖掘乡土人文、提供便民服务。
12307文章数 42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