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胡适和历史学家唐德刚说:“共产党里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泽东。”

0
分享至


毛泽东的文章,不同于五四以来的现代白话,而是革命白话。他把语言提高了,构建了崭新的用革命语言写作的白话文。他的文章,是共和国文体的代表。

毛泽东对自己的文章,有“文章自信”。1949年12月访问苏联时,他请斯大林派一位苏联理论家帮自己看看过去发表的文章。斯大林当即决定,派哲学家尤金来中国协助编辑《毛泽东选集》。


后来毛泽东当面对尤金说:“为什么当时我请斯大林派一个学者来看我的文章?是不是我那样没有信心?连文章都要请你们来看?”“不是的,是请你们来中国看看,看看中国是真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半真半假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的著作言语赢得了读者之心。


作家严文井回忆在延安时期与毛泽东的一次谈话后的心理活动。他说:“我从毛主席的窑洞里走出来,天已经黑了。我顶着星光往自己的窑洞走,你猜我心里想的是什么?你不要忘了,那时的 我,是从白区来到延安的小有名气的作家,自负得很呀!可是当时我回想着和毛泽东相处的一幕幕,我心里说:这个人呀,现在他让我为他去死,我都干!……我也很奇怪他拿什么征服了我。 ……其实他那天没讲一句马列,讲的都是天文地理世态人情,他是百科全书,无所不知,可是他不把马列挂在嘴边上。 但你事后细想,讲的都是马列呀,他把马列全融会到中国现实中啦!当时我就认定,跟着这个人干革命,革命肯定有希望!中国肯定有希望!真马列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萧三是毛泽东小学时的同学,与毛泽东保持了一生的友谊。他在20世纪40年代的评论中写道:“他的报告、演说、讲话,是那样明白、浅显、通俗、动人,富于幽默、妙趣横生,而又那样意味深长、含义深刻、左右逢源、矢无虚发。他的说话常是形象亲切、有血有肉的。在同一会场里,工人、农民、兵士、老太婆们听了他的讲话不以为深;大学教授、文人、学士听了不以为浅。”

毛泽东的机要秘书高智说:“毛主席的文章独具一格。他写的东西,一看就是他的,别人绝写不出,不要说气魄的宏大,措词的生动,思想的深刻,就是遣词造句的方式,动词、形容词的搭配也与众不同。他的句子读起来有一种叮当作响,琅琅上口的韵味,给人极为深刻的印象。”

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他围 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或侃侃而谈,或娓娓道来,政治术语与文艺话题交织,高屋建瓴且联系实际,给与会者以柳暗花明、跌宕有致的特殊感受。

翻译家傅雷听了,3月18日致儿子傅聪的信说:“毛主席的讲话,那种口吻,音调,特别亲切平易,极富于幽默感;而且没有教训口气,速度恰当,间以适当的pause(停顿),笔记无法传达。 他的马克思主义是到了化境的,随手拈来,都成妙谛,出之以极自然的态度,无形中渗透听众的心。 讲话的逻辑都是隐而不露,真是艺术高手。 ……他的胸襟博大,思想自由,当然国家大事掌握得好了。 毛主席是真正把古今中外的哲理融会贯通了的人。 ”

历史学家陈垣说:“得读《毛泽东选集》,思想为之大变恍然前者皆非,今后当从头学起……还将由谢山转而韶山。”

西方研究毛泽东生平和思想颇有影响的学者、《毛泽东》一书的作者施拉姆教授认为,毛泽东“阐述共产主义的著作,善于运用中国历史上的典故,富于文采,从而使共产主义非常通俗易懂而易于为他的同胞们所接受。”


清魏秀仁小说《花月痕》第三十一回有个词叫“文章华国”,意思是说,好的文章是国家的荣誉和光彩。

毛泽东以文章华党,以文章华国,共产党人佩服,民主人士佩 服,连政见大不相同的胡适也承认毛泽东的文章写得好。 胡适与著名学者何炳棣讨论毛泽东诗词时用英文说:“But I have to admit that Mao is a powerful prose writer.”(但是,我必须承认毛是一位有力的散文作家。) 他还跟历史学家唐德刚说:“共产党里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泽东。 ”

胡适先生的话说出了一部分真理。或可一问:国民党的笔杆子,其他组织的笔杆子,济济乎,有写过毛泽东的吗?多乎哉?不多也。

风吹过,吹皱一池春水,吹动庭前柏树枝;西山枫叶已落,雪中梅花犹俏,毛泽东的选集文集散发着独特的文香纸香。经过沧桑岁月的包浆,毛文宛如那带着沁色的昆仑玉,烟云流润,更堪珍视了。

“如日之升,如月之恒。”每读毛泽东的文章,都是一回令人目眩神驰的阅读经历。

节选自《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一书。


专家推荐

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文风和学风

全书围绕“毛泽东如何写文章”命题立论,称得上是一部毛泽东的“写作史”和“文章学”,对于讲好毛泽东的故事,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文风和学风,很有意义。

——陈晋(中共党史、领袖人物研究专家)

作者在毛泽东文献的深林密叶中“地毯式”地搜集毛泽东关于写文章的言论,博引旁征,引文和事例都很准确,读起来恰是一部毛泽东教人写作的生动教科书。作品运用散文化的言语讲毛泽东写文章的故事,颇多心得,娓娓道来,别有会心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一部自具手眼之作。

——朱向前(中共党史、当代文学研究专家)


《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

胡松涛/著

毛泽东的文章,值得读、需要读。


毛泽东的为文表达,包括措词、断语、修饰、口吻、文风,早已是中国当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文章中的才思、智识和卓见,也早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作者多年来悉心研习毛泽东的写作之道,倾力探究毛泽东的文章密码和语言魅力,用功甚勤而有心得,且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学立意,学章法,学变通,学才情,学言之有物又放诸四海,学超拔高迈又实事求是,所学必有裨益。


毛泽东文章之道,诚为为文者所必习。

【作者简介】

胡松涛,作家、学者。著有《毛泽东影响中国的88个关键词》、《毛泽东文谭》(与陈晋合著)、《辋·王维》、《〈心经〉初见》、《民间的阳光》、《嚼雪录》,以及长篇小说《嫘祖》等。

《毛泽东影响中国的88个关键词》(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获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散文集《民间的阳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获第九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长篇报告文学《延安繁露》入选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官方账号
2774文章数 119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