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豪门风水借命、改命的故事

分享至



讲几个关于顶级富豪借命、借运的诡异故事。

这几个故事,是从苏州听来的。

这几天在苏州。年底了,去玉雕厂盯一下产品进度,而且下周末深圳店(就在深圳壹方城旁边)开启,也要确认一下店铺首发的产品。

几个月没回去了,发现好多新产品出来了,有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耦园”合作的系列联名款产品,和玉雕非遗大师合作的联名款酒樽、茶壶,还有我很喜欢的玉雕款“十二月时令花儿”,让我很满意。

苏州今年是暖冬,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这种日子,就应该什么都不做,在院子里喝一壶热茶,约个老朋友,躺在藤椅上喝喝茶,聊聊天,晒晒太阳。

恰好,有个老朋友来太湖这边看湖鸥,来我这里坐了一下午。

这个朋友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一个江南大族子弟。

江南大族这个词已经被用烂了,听起来就像个笑话,让人想起歪嘴龙王、重生战神这种,都这个时代了,哪儿还有传说中的世家子弟呢?

从理论上说,的确没有。

因为那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运动嘛,把中国所有大族全部连根拔起,全国人民都是无产阶级,你算什么大族子弟啊?

而且就算后来改革开放了,第一批权贵子弟开始经商,出现了所谓的X二代、X三代,但是富贵气是要靠养的,所谓居移气,养移体,不是一二代人就能养成的,这也是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的由来。

所以在中国大陆这边,的确没有了那种所谓传承了好多代人的大贵族,或者像言情小说的说法吧,传说中的“世家子弟”。

但是,中国大陆没有,不代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

比如,南洋。

我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啊,数千年来经历了无数的兵匪祸乱饥荒瘟疫,尤其是改朝换代,是真正的兵荒马乱,哀鸿遍野,所以中国的富贵家族,早就开始了朝着海外迁徙。

不信,你去东南亚看看,深藏不露的顶级富豪,甚至控制了好多政坛更迭的,好多都是低调的华人。

这些华人,产业遍布全球,一代代传下去,真正富可敌国,而且好多很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小要学古礼,写毛笔字,通读四书五经,还要念国际学校,既现代,又古典,有商业思维,又通古典文化,就很接近传说中的世家子弟了。

我的这个朋友,就是这样一个世家子弟。

好多年前,我写过一个系列故事,里面有个江南大族子弟白公子,就是以他作为原型,虚构出来的故事。

也是因为他,我才了解到这些大族的深不可测,以及布局之深远。

比如,我以为他们肯定要念全世界最好的学校,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种嘛。

其实,不是,他们认为最好的学校反而是清北。

因为他们觉得,未来中国会崛起,那么中国未来的掌权者、掌钱者,多出自清北,所以就应该让子孙念这所学校。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们完全不需要顶级名校的文凭找工作,而是需要结交更有用的人脉,这样对他们未来在中国做生意有很大帮助。

想想的确是这个道理,所谓高度不同,看问题的格局和角度也不同。

我之所以认识这个朋友(我们还是叫他白公子吧),也是机缘巧合,包括他的身份,也是我无意中知道的。

说来那还是十几年前,我还没去腾讯呢,还在北京做出版,当时做得还不错,但是好多很好的图书做不了,就觉得很遗憾,想着有机会就自己创业,做一家小而美的出版公司,专门出自己喜欢的书(现在想想,幸好没做成,不然我早就破产了)。

当时我就拉着一个编辑朋友,四处拉投资嘛,当时还想出版大国医路志正的中医日记呢,就是那个时候。

我当时才二十多岁,精力旺盛,信心满满,就是穷。我那个编辑朋友嘛,也一样的才华横溢,但是比我还穷。

哎,这年头就是这样,穷光蛋的朋友吧,大部分也都是穷光蛋,所以我们研究来,研究去,别说未来要出版的图书了,我们连图书封面都设计好了,但是那个公司还没有呢!

后来,我参加一个读书交流会,有许多喜欢读书的人参加,我就得意洋洋说起了未来想做的图书公司,要出版什么作品,封面怎么设计,有个小姑娘就很感兴趣,问我这些书在哪里呢?

我问她:想看吗?

她说,想。

我拍拍胸脯,说:来吧!

她不明白了。

我说:那些书啊,都在我的心里!

小姑娘就笑了,才明白我们创业的窘颈,就给我介绍了一个人,说这个人她没有见过,但是特别喜欢读书,而且出手很大方,他们经常做公益活动,都是他捐赠的,想必他会对我的图书计划感兴趣。

我就联系了一下那个人,那个人很年轻,和我差不多大,他就约我去了北海公园一个很秘密的宅子里

(我之前写故事时,把和他见面的时间推在了几年后,创业内容也变了,因为当时没征得他同意,要避讳点儿,现在他同意写了,所以就改回来了)

之前写的关于他的会面故事,好多地方都有改动,不过故事本来就是真真假假的,也不重要

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顺带讲一个活神仙的故事

我们聊了半下午,对于创业一个字都没聊,就聊文学。

我想想,当年聊的谁啊,海明威、川端康成、沈从文、鲁迅、周作人、汪曾祺。

我聊起来,说并不喜欢他们最有名气的代表作,反而喜欢比较偏一些的,像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沈从文的几篇短故事,海明威的《尼克故事集》、汪曾祺的《七里茶坊》。

他就笑了,说:我也是!

然后我们就聊了一下他们的作品,以及喜欢的人物、段落。

聊完后,他问我,你要出版的书,都是这种气质的吗?

我犹豫了一下,说了实话,我说肯定是这种气质,但是这种气质并不大众,所以投资这块儿不一定能赚钱。

他就笑了,说为什么要赚钱?

然后让我回去算算,大概需要多少钱,然后给他一个账号,他让人把钱汇过去。

我当时也有点儿风中凌乱,因为拉投资嘛,尤其是这种赔钱货的出版公司,拉投资真是受尽白眼,所以我后来干脆都不谈钱了,谈钱不仅伤感情,还伤自尊,没想到竟然这样就同意了。

后来这种情况我又经历过一次,当时一个女大佬也是跟我聊了半下午文学,然后说投资我,不看项目,就是看好我这个人。

女大佬讲的神秘故事

所以啊,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穷酸书生的,文学还是有用的,而且有大用。

我回去后,兴奋得连夜睡不着,就拉着那个编辑朋友研究怎么迅速搞起来,结果研究了半天,我们发现了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在中国,出版属于管制行业,只有出版社才有书号。想做出版,要先报给出版社,他们审核通过后,你再交钱买书号,才能做出版。

而买书号,需要跟出版社那边低三下四拉关系,看脸色,我辈热血青年,都是眼高于顶的,创业就是为了自由,谁耐烦看那帮糟老头子的脸色!

我们研究了一下,想想还是算了,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干脆别做了。

我就跟白公子说,很抱歉,创业做不了了,感谢他的欣赏。

虽然没有拿他的投资,我们反而成了更纯粹的文友,经常点评一些文学作品,聊一些文学感受之类的,他每年冬至(苏州人特别讲究过冬至节),都给我送一份他们白家自己做的年礼食盒。

食盒风格有点儿偏日式,外面包着绸布,打开后是一个很很精致的红木匣子,里面端端正正摆放着十二款江南美食,包装设计极其古雅,后来我想做“江南12月美食礼盒”,就是源自这里。

老盗墓人亲历的神秘故事

后来,我去凶宅了,有一次有个朋友过来玩,我送了他一些吃的,就装在了一个他们家的食盒里,让他带走。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他问我那个食盒是哪里来的?

我说,是一个朋友送的,他们家自己做的食盒,不对外卖。

他说,他们家有个族叔看到那个食盒了,很吃惊。那个族叔早年在泰国,在一个华人富豪家庭做保洁,就见过这个食盒,说是一个顶级大族家的年礼,只送给关系很好的朋友,那个超级富豪家庭把食盒放在客厅里,每次有客人来访,都假装不经意拿出来,给对方炫耀。

我才知道,原来白公子竟然是传说中的大家庭子弟。

不过虽然很好奇,我也没有问过他,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秘密嘛,都是成年人了,还是互相保持点儿距离好。

所以他这次主动过来找我,我还是很高兴的,想着趁机还能问问他顶级豪门的狗血故事,世家大族的秘密啥的,我可以改头换面写点儿故事啊。

我就把他约在了玉雕厂,毕竟我们厂子风景还是很好的,也在国家级风景区嘛。

再见面,两人都有些感慨,毕竟想想上一次见面,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我们还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四十岁的中年人了。

十几年来,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从北京跑到了深圳、上海、保定、苏州,职业也换了好多个,而他好像没什么变化,还是那样从容淡定,举止优雅,让人很舒服。

如果有个人,不管你聊什么话题,在什么位置,都能让你如沐春风,让你很舒服,那他一定要高于你好多个段位。

我和他随便聊了聊过去的事情,聊了点儿最近读的书,然后自然就聊起了江南大族。

关于江南大族富可敌国的故事,流传的有很多,光我就编造过许多。

比如好多人都说,蒋介石是靠江南大族起家的。

据说,蒋介石当年要拿下上海,需要重金收买上海的青红帮,那么钱从哪里来呢?

他专门去了宜兴认祖,因为宜兴蒋家是江南顶级大族,后来蒋家联合江南大族支持他,给他提供了数不清的金钱,真正黄金铺地,拿下了上海。

我就问他,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倒是说了其他二件更神秘的故事。

他说,宜兴蒋氏是他外婆家那一支,的确是江南大族。蒋姓源自姬姓,为周公后人,因封地叫蒋国,后来子孙改姓蒋。

蒋姓兴起于东汉时期,号称“宜兴蒋氏 一门五牧”,汉武帝还搞过“九子封侯”。唐朝时,蒋家还出过“唐五贤”,做过两朝宰相。宋朝时,蒋家也是名门,和苏东坡、岳飞家族交好,宋末还出过著名的“樱桃进士”蒋捷,写过: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我问他,宋朝之后呢?

他说,宋末,陆公负帝于崖山跳海,数十万汉臣跳海殉国……江南大族死国难,迁南洋,中国再无顶级世家。

我说,日本人说 “崖山之后无中国”,你怎么看?

他说,倭寇胡言乱语罢了。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哪怕中国亡了,我海外华人也一样高举中华民族大旗,只要这世上还有一个中国人在,中华文明就永不熄灭。

他说,元亡后,海外大族也有陆续迁回来的,一些战乱后的族人也在繁衍,明清时期,蒋家慢慢又壮大起来,属于江南望族。后来,他们押注了一个后人,就是你说的那位,结果押错了,断送了千年族运。

我说,那蒋家现在不行了吗?

他说,江南大族,盘根错节,真正的家族势力早就迁往海外了,你现在能看到的东西,只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对于真正的江南大族,绝大部分人都是一无所知的。

我问他,那江南大族到底有多厉害呢?

他说,其他你也不明白,你是写传奇故事的,那我给你讲一个传奇故事吧。

他说,这是外婆很多年前讲过的一件事情,讲给他一个姨妈的,劝她不要外嫁。那还是民国时期的事情。她外婆有一个表妹,人很漂亮,也很有才华,很罗曼蒂克,当时法国小说看多了,对那种浪漫的漂泊的生活很向往,十几岁就跟一个艺术家私奔了,还去了海外。

她父亲气得要死,毕竟家里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啊,鼎鼎大名的家族,自己最宠爱的女儿出了这个事情,还不闹翻天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