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暗示部长提拔女局长,部长对暗示装聋装哑,结果出乎部长意料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两会前,干部又要进行新一轮大面积调整了。组织部孙部长为了使干部调整方案既符合上级政策要求,又能使县委赵书记满意,经常有意识地试探赵书记的口风,想从赵书记的口中挖出他想要提拔的人选。

赵书记平时对干部提拔使用比较尊重组织部的意见,毕竟干部教育管理是组织部门的职责,且对干部情况也比较了解,所以对孙部长试探的口风回答得都比较原则,只对事不对人,不说具体的某一个干部,但唯独让孙部长要对县直部门的张副局长进行好好地了解和考察。

县委书记在组织部长面前说这样的话,暗示已相当直白,等于告诉孙部长他要提拔张副局长。但孙部长既没有正面回应,也没有否定去考察,而是装聋装哑,当作自己没有听懂。

既然孙部长要试探赵书记的口风,而赵书记又把要提拔的人都点明了,孙部长为什么还要装聋装哑,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事还得从一些传言和孙部长亲眼所见说起。

赵书记和张副局长“有一腿”的传言,孙部长已不止一次听说了,刚开始孙部长并不相信,因为张副局长虽然年轻、漂亮,人也很秀气,在男人眼里有一种邻家妹妹的味道,但穿着打扮很朴素,做人也十分低调,更重要的是始终埋头干工作,干出成绩也不张扬,这样的人不可能为了进步,去委身一名领导干部。

后来说的人多了,再加上孙部长接受过赵书记的暗示,把张股长提拔为副局长,孙部长才不得不相信。他们说自从赵书记从邻县调到这里当书记之后,那时的张股长也就是现在的张副局长,每个周六都会按时到赵书记宿舍,而且一待就是半天时间。赵书记的家属在市区,平时很少来看望赵书记,轮到赵书记值班也只能一个人呆在县城了。孤男寡女的,在一起半天时间,有什么话说不完,有什么事做不成。

这些就当耳听为虚,但眼见总为实吧。孙部长曾在市区的商场里碰到过张副局长挽着赵书记手臂在购物。一个周末,孙部长带着夫人和小孩在商场挑选衣服,在给夫人看衣服时看到了张副局长挽着赵书记也在看衣服,孙部长为了避免赵书记和张副局长的尴尬,连忙拉着夫人快速地离开,孙夫人当时还生孙部长的气,说他是小气鬼,买件衣服都舍不得。

既有传言又有自己亲眼所见,赵书记和张副局长“有一腿”在孙部长眼里算是实锤了。所以赵书记在暗示孙部长要好好地了解和考察张副局长时,孙部长出于本能地反感赵书记的暗示,但又不能当着赵书记的面说不去了解和考察,毕竟张副局长无论是工作还是能力都十分出色,在女干部中算是拔尖的,如果没有同赵书记“有一腿”,孙部长不用赵书记暗示,也会把张副局长纳入调整方案,并建议提拔为部门主要领导。所以孙部长只能装聋装哑,对赵书记的暗示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半个月后,干部调整方案初稿出炉,孙部长拿着方案带着干部科科长向赵书记汇报。整个方案汇报下来赵书记并没有插话,直到汇报结束,才摘下眼镜,抬起头说,整个方案还是不错的,同干部政策非常契合,但个别表现突出的女干部该提拔的要提拔,不能被性别比政策捆住了手脚,你们回去再好好地研究一次,调整一下方案。

孙部长知道,这个方案之所以没有通过,主要是没有把张副局长纳入。孙部长对赵书记的暗示不是没有认真考虑过,如果纳入调整方案提拔为部门主要领导,等于是撕下了赵书记和张副局长两人之间的“遮羞布”,而自己这个组织部长还为他们为虎作伥,这会在干部队伍中造在极坏的影响;如果装聋装哑不把张副局长纳入,不但可以维护赵书记在干部中形象,自己也可以明哲保身。基于这样的考虑,孙部长没有把张副局长纳入调整方案。

孙部长还知道,现在干部调整方案初稿在赵书记手里卡住了,如果不把张副局长放进去,估计这个方案永远不会通过,但如果放进去又违背了自己做事的原则,除非赵书记挑明了要求自己把张副局长纳入调整方案,否则自己绝不会主动把张副局长纳入。孙部长继续抱着装聋装哑的态度,把一位表现较为出色的女干部放进了调整方案,孙部长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赵书记把话挑明,即使自己错了,也是按照赵书记的指示。

正如孙部长所料,把调整方案修改稿拿去向赵书记汇报时,赵书记只看了名字,没有听取汇报,直接让孙部长回去继续研究。还说今天晚上要参加张副局长的婚礼,自己还是证婚嘉宾,没有时间听取汇报了,方案的事找时间再说。赵书记把方案放进抽屉,准备去婚礼现场。

孙部长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个新娘子的老情人,一本正经地拿着话筒,站在舞台上,慷慨激昂地为自己的情人和新郎致证婚词时的滑稽场景!这时孙部长说,你不说我还忘了,我也收到了张副局长的邀请,我陪你一起去参加张副局长的婚礼,还一语双关地说,好好聆听赵书记的精彩证婚词。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