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99年,北约轰炸牺牲的记者许杏虎,评为烈士,其父母享干部待遇

0
分享至

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致使3人死亡,而死亡的3人中,就有《光明日报》的记者许杏虎和他的妻子朱颖,两人的牺牲让他们正在电视机前观看的家人始料未及。

在当时的情况下,驻南使馆被轰炸这件事本身就热度高涨,更别说因此牺牲的中国民众了,所以,为许杏虎发声这件事成了全国上下的一致呼声。



站在许杏虎家门口的村干部默默无言,不知道如何将儿子死亡这件事告诉两位老人.其实,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也心痛的无法出声,许杏虎可谓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

他心里一直对许杏虎抱有很高的期望,因为他是第一个村里考上大学走出去的人,村干部还指望着未来许杏虎闯出更大的名声,谁知道北约的悍然轰炸结束了村子的期望。



后北洛村的骄傲

许杏虎是他们家中唯一的儿子,在当时以多生多育作为基本认知的社会背景下,显得有几分不可思议,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老两口从小就对他十分宠爱。

不过,在万般宠爱下成长的许杏虎并没有染上任何恶习,他不会抽烟也不会逞凶斗狠,在学校就扑进书本,回到家就接过农活,是很多村民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家境上的贫苦并没有让他失去前进的勇气,他忍受苦难,一直坚定的走在完善自身的道路上,后北洛村里的人对这个孩子印象,大多都是以努力、懂事为主。



在少年时期,能够在其他人都去玩乐的情况下,自己在教室里学习,这种出色的自制力让很多大人都自愧不如,当时村干部就觉得村子里可能要出现第一个大学生。

果不其然,许杏虎在学校记录档案的信息上,每次考试都被评为三好,获得的荣誉也不在少数,重点中学考到重点高中,他一直都没有什么懈怠。

不过,在高中期间,他有段时间认为自己不该这么一直花费家里的资源上学,毕竟家庭负担很大,如果他回来帮忙至少也能轻松一些,没想到却被父亲严词拒绝。

家里人告诉他,他的姐姐已经为此辍学回家,如果许杏虎不能带着她姐姐的一份努力才是真正辜负了家里,听到这样的话,许杏虎才算是重新坚定了信心,继续自己的学业。



高中的老师对许杏虎也非常看好,因为他发现这个孩子虽然来自贫困家庭,眼里却没有那种自卑感,反而是充斥着活力和光彩,这让老师对他往往产生额外的期望。

为了锻炼许杏虎,老师还专门让他担任了学生干部,从贫苦生活出来的许杏虎成了“好好先生”,不管谁遇到困难他都会前去帮忙,因此在学校的人缘非常好,几乎认识所有学生。

这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实在是非常稀少的情况,在许杏虎考入大学后,朋友们都对他进行了祝贺,村干部也十分欣慰,觉得村子里总算出了文化人,以后会越来越好。



由于许杏虎出色的人缘,在离开村子的时候,几乎全村都出来送行,他自己也十分感动,发誓要回报村民一直以来的照顾,随后就挥手前往了北京。

来到北京外国语后,许杏虎经历了一段学习时期,他依旧保有自己曾经的学习态度,就算上了大学也没有放松,因为在他心里,一直惦记着乡亲们的生活,希望能够为他们做更多事。

在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许杏虎也是在1990年被分配到了《光明日报》工作。



和妻子相识

工作后的许杏虎一直关心村子的状况,每次放假回来都是立刻往地里赶,看有没有什么能够帮忙的,对于这个热心肠的孩子,很多人都抱有相应的善意。

而在工作当中,他的这种性格也让他颇具个人魅力,同为媒体工作者的朱颖也被其吸引,在同事的撮合下,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而双方的理念其实也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许杏虎选择的小语种专业,是希望能够将中国声音传递到平常听不到的国家,而朱颖加入报社,同样怀揣着为国家发声的期望,双方的结合可以说是理想的相互认同。



两人结婚后,还没度过多长时间的甜蜜时光,就被报社派往南斯拉夫的消息打断,为了完成梦想,许杏虎作为驻外记者立刻就决定赶往前线进行报道。

朱颖由于自身并非记者而是美术编辑,但因为丈夫要前往这么危险的地方心中放心不下,所以希望跟着一起去,由于妻子十分坚持,无奈之下,他只得答应。

随后,夫妻两人就在南斯拉夫展开了相关调查,在工作中,许杏虎负责采访和撰写稿件,而朱颖就负责后勤保障,很快他们就揭示了当地的混乱状况,让其他人了解了具体情况。



许杏虎在《光明日报》中工作了8年。这8年时间极大磨练了他的职业技能,让他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记者,面对南斯拉夫的复杂形势,他总能很快找到切入点。

可面对这次任务,许杏虎内心其实是有些忐忑的,因为本身这里的情况就属于非常危险地区,他还带着妻子一块前来,自然凡事都得小心谨慎。

作为揭露北约恶行的记者团体,几乎是每天都在冲突频发的地带或是临近冲突的地方,从当时许杏虎发回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足足走过了100多个冲突频发地带。



1999年的3月,报社认为当地情况已经不算安全,表示并非专业人员的朱颖可以先回到报社当中,不过为了陪护自己的丈夫,她拒绝了提议。

而此时的危险,其实已经临近。1999年5月8日,北约部队正式展开行动,在我国大使馆投下了6枚导弹,夫妻两人正好处在爆炸中心的区域。

火光立刻冲天而起,将中心地带炸毁的不成样子,这对夫妻也是不幸离世,最后,只从现场的碎片中,发现两人当时正在撰稿抨击北约团体的暴行。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国民众自然不可能认可,纷纷开展纪念活动,对于许杏虎的双亲,也是感到非常担忧,认为最好不要将消息告诉老人,免得老人出现什么问题。

可虽然村子里尽力隐瞒,长时间不归家的儿子还是让两位老人非常担忧,恰好又有记者过来采访,两位老人还是知道了最后的结果,立刻就承受不住晕倒了过去。



村名改为杏虎村,国家赡养老人

村干部立马让医生对老人展开治疗,随后也陷入了沉默当中,作为后北洛村的希望,许杏虎对村民来说,跟自己的孩子也没两样,现在因为北约轰炸去世,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如此一个乐观踏实的孩子,现在竟然因为美国声称的所谓“误炸”失去生命,如何让看着他长大的民众答应,如何让感同身受的中国民众答应?



当许杏虎和妻子的骨灰被送回时,后北洛村几乎所有人都来参加了迎接活动,国家也正式将许杏虎和妻子评定为烈士,为了照顾两位老人,安排了退休干部待遇。

为了展现村子对于许杏虎的怀念和不忘记此时历史的决心,后北洛村将名称改为了“杏虎村”,北约的炸弹与其说是炸在驻南使馆,不如说是在这些村民们的心上爆炸了。

杏虎村的村口,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清晰记载了许杏虎烈士和朱颖烈士因为北约的无耻行径牺牲的历史,这份历史,民众不会忘记,中国也不会忘记。



20多年来,每逢到了清明节或是5月7日,都会有人前来祭奠他们,表示这份历史由接下来的人不断传递,而在南斯拉夫的中国使馆旧址,同样有纪念碑的存在。

当地的学生群体和华侨都会在相同的一天前往祭拜,塞尔维亚的民众提到这件事都是印象深刻,表示中国人民是塞尔维亚的朋友,看到朋友遭难,他们也十分难过。

自许杏虎在南斯拉夫开始工作到受到袭击,一共经历了44天,而北约的轰炸行动持续了78天,在这段时期,南联盟可谓经历了最为黑暗的一段时期。



就如同许杏虎烈士报道上记载的那样,民众时刻在担忧炸弹会不会突然落到自己身旁,在晚上睡觉时都会因为异响突然起身逃跑,这种混乱状态几乎占领了南联盟地区。

而令人感到耻辱的是,明明是美国为首的北约团体犯下罪行,最后运回烈士骨灰的大客机还是美国的型号。“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再次清晰出现在我们的脑海当中,产生新的思考。

现在,我国的技术发展已经处于世界前列,这20多年,是我国产生最多历史成就的时期,如果许杏虎夫妻在天有灵,能够看到此时祖国的进步,想必也能获得一些安慰吧。



参考文献:

1.23年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

www.news.cn/world/2022-05/08/c_1128631019.htm

2.1999年的这笔血债,中国人永远不会忘却

https://www.chinanews.com.cn/gj/2022/05-07/9748237.shtml

3.1999年,北约轰炸中记者许杏虎朱颖夫妇牺牲,他们曾计划要孩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261910967373222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竹昂
竹昂
与君共饮醉午后梦酣甜是人间
814文章数 38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