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瞧不上张柬之?为何在他年近八旬时又提拔了他?

分享至

武则天玩了一辈子鹰,临了却被张柬之这只老公鸡啄瞎了双眼。其实武则天向来就瞧不上张柬之,她之所以提拔张柬之,纯属是被狄仁杰和姚崇坑了。



张柬之的一生很奇特,他如同一束不起眼烟花,在冰冷的库房躺了一辈子,在人生的终点却以绚烂的方式赢得了满堂彩。

唐睿宗永昌元年(689年),朝廷举办了一次“贤良科”科举选拔考试,一千多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考生参与了应试。

人们印象中似乎只有“进士科”,其实科举的科目种类很多,唐初有数百种之多,只是后来人们发现,进士科最容易出宰相,于是都一股脑儿扎进了快车道,像天文、算术这些自然科学类的科目从此无人问津。



考场上来了个很特别的考生,但见此人发须皆白,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龄,他就是时年已经64岁的张柬之。

贤良科远不及进士科那么热门,张柬之六十多岁还在跟一群年轻人比赛,混得也忒惨了点吧?

这就是后人的无知了,宋朝以后人们都把科举当作入仕的门槛,只要做官了就不再考试,而唐朝却不然,科举是换赛道的方式。



换句话说就是,只要你混得不如意,无论你是否当官都可以参加科考,考中了就可以获得改命的机会,曾经有官员一生通过了二十多次科举考试。

张柬之就属于这种情况,其实他二十多岁就通过了科举,而且是最难的进士科。

自古科考有“五十少进士,二十老明经”(50岁考中“进士科”都算年轻的,20岁才中“明经科”就算年纪大的了)的说法,人家老张二十几岁就进士及第,妥妥的学霸。

事实上,早年在太学读书时,校长(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就断言张柬之是个宰辅之才,对他格外器重。



起点就是金光灿灿的小张,为何熬成了老张,还要靠科举来改命呢?

说起来眼泪鼻涕一大把,张柬之考中进士后就当了清原县县丞,却在这个岗位上趴了四十年没挪窝,成了“县丞钉子户”。

搁一般人头上就认命了,回家养养花、抱抱孙子,颐养天年就算了。可张柬之不服气呐,咱是“宰辅之才”啊,人没有梦想不跟咸鱼一样了嘛,公孙弘40岁读书,七十岁入朝,姜子牙八十岁出山,不都名垂青史了嘛。

于是老张挺着老腰进了考场,一不小心考了个贤良科的状元。



一战成名,老张成了话题人物,并获得了监察御史的新职务,一步跨进了朝廷中枢。第二年武则天登基称帝,老张再次升迁,这次的职务是“凤阁舍人”。

后人一听到“舍人”,就想起那群生活在皇帝身边,白白胖胖不长胡子的特殊人群,其实唐朝的舍人很牛叉,尤其是凤阁舍人。

“凤阁”就是“中书省”的别称,凤阁舍人就是中书省的内官,由“文学资望”者担任,负责起草诏令、侍从、宣旨、劳问、接纳上奏文表,兼管中书省事务,简而言之,张柬之就是武则天的私人秘书长。



四十年不挪窝,一年内却直冲云霄,张柬之用他生动的故事诠释了什么叫“厚积薄发”。

再往上一步就是凤阁侍郎,大唐的宰相,老张盼望着盼望着,突然,咔嚓掉下去了!原来,老张触了武则天的霉头。

那几年,后突厥不知天高地厚,老是侵扰大唐,却一次又一次被揍得鼻青脸肿。默啜可汗见势不妙赶紧下跪:俺服了,请求归降,俺给你当儿子,改姓武,请允许我将女儿嫁给您的儿子。



默啜又当儿子又送闺女,可谓至真至诚,武则天当然很高兴,她刚要答应,老张却不合时宜地说了一句“古无天子取夷狄女者”。因为这句话,武则天大怒,一脚将他踢出了朝廷。

张柬之这话有错吗?没错吧?中原王朝与夷狄和亲,从来都是嫁公主“赐婚”,夷狄的女人哪能配得上我皇家血脉,万一生出个混血儿可咋整?

那么武则天为何会发怒呢?理由很简单,人家默啜说的是嫁给皇帝的儿子,老张却说天子不能娶夷狄女,啥意思,皇帝的儿子就是天子吗?



是不是有点绕?您别忘了,此时武则天面临一个尴尬,她从儿子李旦手上抢过了皇位,改“唐”为“周”,将来皇位传给谁?为此朝中的大臣们斗成了乌鸡眼。

其实武则天有意传给侄子武承嗣,而不是儿子李旦,这并不是说她更喜欢侄子,而是儿子即位后一定会废“周”归“唐”,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