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武善祥老人:把荒山变成蟠桃园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一看到枝头的硕果,武善祥老人就喜不自禁。2017年,武善祥老人在大红山植树。尽管脚下是瘠薄的红土,但幼苗枝头的那一点绿色,带给他的是无尽的希望。今天的大红山果树成荫,这背后有武善祥老人数不清的汗水。

2022年夏日的一天,笔者随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摄影家协会采风队前往有“青海第一村”之称的民和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采风,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武善祥老人。武善祥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治理荒山20余载,在红土地里栽种出了大片的桃树、果树。他说:“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种更多的树,一定要把这片荒滩变成金山银山,为家乡人民做点有益的事。”

我们在大红山坡地的果园里见到武善祥老人的时候,他正顶着烈日在修剪果树。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条,在他的剪刀下刷刷落地,一棵棵生长不规则的果树,经他的修剪,变得齐整多了。我们一行人说明来意,他笑着说:“欢迎老师们来参观我的果园,我的果园虽说规模不大,但有好几个品种的果树,为它们,我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他指着一块坡地里绿油油的桃林欣喜地说:“这些蟠桃树是我和家人前几年栽种的,估计明年就能结桃了,到时候,我要在这里举办一场‘蟠桃会’,宴请亲朋好友,也邀请你们参加,共享蟠桃美味。”我们看到,在这片被当地人叫作“河那坪”的大红山上,栽种着各种果树,有些树还比较低矮,正处于生长期,有些树上已是硕果累累。地边上的八瓣梅、菊花、牵牛花、向日葵在阳光下开得正艳。

武善祥虽然年近八旬,但精神矍铄,步履轻盈,看上去没有老态龙钟的样子。他带着我们走过一片片果树,边走边讲解。那沉甸甸缀在枝头的苹果,暗红色的叫“红元帅”,青绿色的叫“黄元帅”,青中带红的是“红富士”。李子园里,早期的李子已摘完,有一种紫色的、椭圆形的李子叫“黑美人”,是一种晚熟的李子,看那鸡蛋般大的果实,不知情的人还真不知道它是属于李子家族的。这种李子结果稀疏,个大肉厚,口感好,是前几年引进的新品种。“黑美人”挂在树枝高高在上的模样,真像是骄傲的公主。走进梨园, 一棵棵梨树上结着成熟的果实,那细软的枝条已举不起沉甸甸的果实,一枝枝弯腰下垂着。那种黄灿灿的梨叫“巴梨”;那深绿色、看上去圆头圆脑的是“生不知”……说话间,武善祥老人麻利地摘下十几个巴梨让我们品尝。咬一口,顿觉口舌生津,甘甜鲜美。大伙吃着梨,赞不绝口,真没想到在这曾经的不毛之地还能结出这么甜脆、多汁的梨果。

桃树是武善祥老人花费心血最多的树。桃园里,有些树比较高大,树上结了很多桃子,红艳艳的,有的挂在枝头,有的藏于叶下,着实招人喜爱,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也诱惑着我们的味蕾。有些树还比较矮小,正处于生长期。武善祥指着那些小树说:“这些是我近几年补栽的,长势很好,已经扎根在这片大红山了。那些结了桃子的大树是十几年前栽种的,存活下来很不容易。有些,连续三年没有成活,我一遍又一遍地补种。我从别的地方拉来优质土壤填埋,改善土质,几乎是天天浇水,最后的一批终于活了下来。这些树就像是我养大的孩子一样,感情深着呐!”说话间,他喜形于色。看得出,他对这些桃树有着很深的感情。我知道,桃树于他,不仅是人与生态的关系,更像是一路走来,历经劫难、同甘共苦的朋友。这些桃树,见证着武善祥老人“立下愚公志,绿化大红山”的执着。

站在大红山远望,看到远处山峦云雾缭绕,湟水河从山下绕过,蜿蜒东流。湟水河滋润的农田里,麦子已收割完毕,蔬菜葱葱郁郁。由远而近的公路铁路纵横如织,道路桥梁交错呈现,横跨湟水河的兰新高速铁路穿村而过……

我们在果园里穿行,边走边聊,武善祥讲起了在大红山种树的初衷。

他说:“我是地地道道的下川口村人,是从民和县水利部门退休的一名干部。我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清华大学在民和招收工农兵学员,也算是我运气好吧,经过层层选拔,我有幸被招收到水利系就读。1979年大学毕业后,我就回到了家乡,分配到民和县水利局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他见我们听得认真,笑着继续说道:“不是我吹自己,说心里话,我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对果树更是情有独钟。在民和县水利部门工作时,我不仅是个优秀的工程设计师,而且还是个果树栽培能手,那时经常指导村民栽种果树呢。”

武善祥在职时,由于工作踏实,业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又因为他懂得栽培果树,附近和县城周边的村民争相请他去指导种植果树,亲切地称呼他为“武把式”。

“1998年,我退休了,就想趁着身体还硬朗,在家乡的红土坡上种些树。”回忆20多年前开始种树的事,武善祥感慨万千:“我不后悔20多年前做的决定。我从小就喜欢高大的树,在临近退休的最后几年,就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好了打算。我暗下决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定要让河那坪绿树成荫,为家乡植一片绿色,造福父老乡亲。以后,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

“小时候,河那坪的红土坡上有一片桃林,每年春天,桃花特别好看,夏天桃子成熟的时候,村里人一起摘桃吃,但由于缺乏科学管理,慢慢地,那些桃树都枯死了。后期虽然种了两次,但没有成功。我退休回到老家后,重新考察了这片土地,决定在原先的桃林所在地继续种桃树。”

只要一有空,武善祥就徒步爬上大红山,有时候还和村民一起,探讨大红山的生态改善问题。武善祥说,每每看到满眼光秃秃的大红山,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

大红山上多半是红壤土,土质酸性很强。没有人相信河那坪有一天会变绿。甚至有些人得知武善祥要在大红山上种树,认为是他退休后无所事事瞎折腾,是异想天开。对于村里一部分人的不理解和议论,武善祥全然不管,他坚持初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大红山的生态绿化中。

武善祥说:“我退休时每月有5000元的工资,还有一些打算用来翻修老屋的积蓄。我瞒着家人,把钱用在了在红土坡上种树。我的做法遭到了两个儿子和老伴的反对,有一段时间他们都不和我说话。没有人帮忙,我早出晚归一个人干,河那坪离我家有近一个小时的路程,为了节约时间,我早上出门时带上午饭——一水壶茶、几块干馍馍。老伴看着我这个老头子每天一个人辛苦地在山上栽树,也心疼我,渐渐地就不那么反对我种树了,还带上简易小炉子跟我上山,到中午了热一热从家里带来的饭菜,就这样,她和我一起种起了树。”

武善祥为大红山添绿的目标远不止于绿化大红山脚下的撂荒地,他决心要在寸草不生的大红山上种活一株株绿树苗。2000年,武善祥开始上山试栽桃树。早期的河那坪没有水渠,缺水是必须面对的事情,他只好徒步从山下的河里往山上挑水。一棵树苗浇两桶水,每桶水30斤,全靠肩挑手提。太阳暴晒的时候,常常是第一天浇过的树坑第二天就干得裂开了。他栽下的第一批桃树,由于缺水,没有一棵存活下来。但武善祥并不灰心,为了心中的绿色梦,他的退休金大部分花在了种树上。开始种果树的几年里,不知栽了多少棵树苗,不知磨破了几双布鞋。枯死一批,补栽一批,大有不栽活果树誓不罢休的决心。他一年又一年地在红土里种树,一次又一次地总结失败的教训。从2002年开始,武善祥花钱雇挖掘机和推土机平整土地。由于大红山的红黏土土质过分僵硬,即便是机械作业,工程也有意想不到的难度,平整进度十分缓慢。那段时间武善祥起早贪黑,每天背着干粮,太阳还没出山时就上山,等太阳落山后才回家。

为了方便种树,武善祥在红土坡上建了几间房子。他春天进山种树苗,到了冬天就上山挖树坑。僵硬的红板土,铁锹挖不了,就用电锤一点一点地挖。坚定不移的愚公精神感动了家人,不仅老伴支持他,连大儿子也参与到了其中。有了家人的支持,让红土坡变绿不再是梦想。

2005年,武善祥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机遇,将大红山下撂荒的10公顷土地正式承包开发。然而,没有充足的水源支撑,上半年栽植的桃树苗,到了下半年就全部枯死了。为了确保树苗成活率,2006年,武善祥筹资27万元,利用3个月时间,在退耕还林地上游地段的大红山脚下,修建了一处1.5万立方米蓄水量的涝池,为10公顷退耕还林地提供了水源保障,大红山上补种的树木存活率也提高了。人们惊奇地发现,在红土坡的一侧,一大片桃树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河那坪真的变绿了,到春天花开的季节,粉红色的桃花扮靓了这片原本贫瘠的红土坡,那是土地对武善祥老人的回报,也是武善祥在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种出来的希望。

为了在大红山上种出更多的树,实现大红山披绿的梦想,武善祥在没有国家项目资金的扶持下,不但拿出个人全部的退休金和退休工资,垫付到大红山的绿化改造中,还从亲朋好友处借钱,甚至将前几年修建高铁占用自家大棚的15万元补偿款也用于绿化荒山。

武善祥的精神,感动了下川口村在外创业的杨生良,他为武善祥捐资10万元。2016年,县交通部门为武善祥修通宽2公里硬化路,县水利部门也扶持修建了灌溉用水管道。这些支持,给武善祥帮了很大的忙。2018年,省级财政配套投资20万元的下川口村休闲农业示范点惠民项目落地了,这让武善祥备感欣慰。有了资金的支持,荒山坡上拱棚搭起来了,自筹的农家餐厅盖起来了。河那坪上的绿多了起来,花也多了起来,第一次有了鸟语花香、蜂飞蝶舞的美丽景致。

武善祥躬身治理河那坪的红土地20余年,现如今,红土地上满眼的绿是他最大的收益和抚慰。他说:“治理大红山生态,我只是率先迈出了一步,要彻底改变大红山的生态环境,还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青海东大门的生态形象出一份力,增添一抹新绿。”

2021年4月2日,在海东市召开的国土绿化暨春秋两季全民义务植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武善祥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3年盛夏,大红山的桃子喜获丰收,武善祥要实现他的心愿,在大红山上举办一场“蟠桃会”。8月中旬的一天,他邀请亲朋好友来大红山的桃园观赏蟠桃,笔者和几个摄协会员也在被邀请之列。那天,我们不仅再次看到了大红山上绿树成荫、果实累累的盛景,还享受了采摘蟠桃,品尝蟠桃美味的乐趣。在蟠桃园,大家风趣地说笑道:“武善祥老汉在大红山的桃园里请我们吃蟠桃,感觉这大红山就像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一样,真是美哉,乐哉。”

那天,离开大红山时,已是下午。明媚的阳光照着武善祥老人,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眼神刚毅而坚定。我们相信,将来的大红山,一定会绿荫更浓,果实更繁,鲜花遍地。

(来源:青海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355577文章数 536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