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的“裹尸袋”

分享至

我在一生中必须抓紧时间,

因为人终有一死。

——克林顿



在维基百科上,“克林顿的裹尸袋”被定义为阴谋论,是由出版商克里斯托弗等人提出,称克林顿夫妇谋杀了至少50名与他们相关的人。

这一指控最早源自20世纪90年代发行的纪录片《克林顿编年史》,该纪录片指控克林顿犯有包括谋杀在内的多项罪行,芝加哥论坛报等媒体针对具体死亡细节表示质疑,指出该纪录片中克林顿的关系网过于庞大以致失实,其中列出的许多人与克林顿并无明显关联,甚至根本就没有死。

按照维基百科的说法,“克林顿的裹尸袋”这一阴谋论基本被证伪。

我对“克林顿的裹尸袋是阴谋论”这一说法大致认同,但也有一点保留意见,阴谋论一个惯常的手法,就是混淆视听,在一两件事实中,塞进七八件“假新闻”,以达到鱼目混珠的效果。

中国有句老话,无风不起浪。

在所谓克林顿的裹尸袋中,大抵有那么一两件相对有影儿的指控,阴谋论者根据这一两件“事实”,如法炮制,不断加码,如填鸭般将这个“裹尸袋”塞得鼓鼓囊囊,令人侧目。

所以,我们今天谈“克林顿的裹尸袋”,最关键就是抓住那一两件“有影儿”的事件进行分析,以求在最大程度上接近事实真相。

比如,1993年7月20日,白宫法律顾问福斯特于华盛顿特区某公园饮弹自尽,当时克林顿夫妇被“白水案”折腾得焦头烂额,调查方正准备从与克林顿夫妇过从甚密的福斯特身上打开缺口,没想关键时刻,福斯特竟开枪自杀,这在客观上让克林顿夫妇逃过一劫。

关于此事,有大量官方资料和坊间传闻,有足够的空间可供探索,类似的事还有一两件,它们构成了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抓手”,至于那些完全没有根据或造假痕迹严重的阴谋论说法,我们则略去不谈。

本文所参考的资料,全部来自正规出版的图书,在文末会一一列出,另外,需要说明一下,本文不只是为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事实”,还加入了作者对克林顿的人生经历、心理创伤、历史背景、性瘾癔症等方方面面的思考,这些思考与故事杂糅在一起,可能会略显庞杂,但力求好看,不辜负读者的厚爱。



1946年5月,一辆福特轿车疾速奔驰在芝加哥通往阿肯色州霍普市的公路上。

开车的是一个英俊的年轻人,名叫威廉·布莱恩,布莱恩出身贫寒,为求生计,来到芝加哥,经营汽车配件。

彼时的美国,刚经历二战,经济处于上升期,布莱恩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他积攒了一笔财富,打算开车回霍普市,接妻子过来。

布莱恩一边开夜车,一边憧憬未来一家人的美好生活,逐渐加大油门,车子越开越快。

忽然之间,前面出现了一个黑乎乎的庞然大物,布莱恩赶忙刹车,却还是慢了半拍,小轿车撞在大货车上,布莱恩被抛出车外,一头扎进水沟里。

车祸发生在美国61号公路上,死难者布莱恩留下一个年轻的妻子和一个遗腹子,三个多月后,遗腹子在霍普市一家医院里出生。

这个遗腹子后来成了美国第四十二任总统——克林顿。



克林顿小时候

克林顿曾对他的传记作者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过去始终觉得,我在一生中应该抓紧时间,因为我总会想到人终有一死这个念头。大多数孩子从来都不考虑他们在什么时候会走完自己的路,在什么时候会死去,可是,我却时时刻刻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我的父亲是在我出生以前死去的,死的时候才29岁。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那位轻浮的女主角说过跟克林顿同样的话:人总有一死。那是在她决定与盖茨比搞婚外情时的台词。

世界首富马斯克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是:若人终有一死,那么此生此世,就是全部的乐趣所在。

“人终有一死”类似一个像禅宗那般能让人顿悟的当头棒喝,它的潜台词是:正因人终有一死,所以要活得用力,活得尽兴,活得粗壮,活得猖狂,活得肆无忌惮,活得无法无天。

纵观克林顿一生,非常幸运也非常不幸,这哥们都做到了。



克林顿与希拉里诞生在二战之后,属于美国“婴儿潮”那代人。

所谓婴儿潮,特指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664”现象:从1946年到1964年的18年间,美国出生了7600万人,这些人被通称为“婴儿潮一代”。

这代人出生时正逢战后美国初登世界霸主宝座兼赶上经济爆发式增长,血液里少了点父辈的家国情怀,骨子里多了几分玩世不恭的狂欢气质。

摇滚乐,性解放,磕大麻,是婴儿潮一代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

我在搜查关于克林顿卷帙浩繁的资料时,并未找到青年克林顿在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扭动胯胯轴的具体细节,但克林顿在入主白宫后春风得意之际,在记者面前回望浪荡岁月,提到了摇滚乐和音乐节,还嘴瓢把自己年轻时嗑大麻的事儿抖了出来,但他马上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赶紧找补了一句:

那玩意儿没啥意思,哥们试了试,发现不喜欢,以后再没碰过。

克林顿还没出生时,就失去了生父,但在他成长的关键时期,有个重量级的轻浮人物,成为他精神上的父亲,乃至对克林顿一生影响至深。

这个人就是肯尼迪。

1960年7月13日,美国民主党代表大会在西部最大城市洛杉矶召开,在这次会议上,肯尼迪被选为总统候选人。

当时,此君油头粉面,潇洒不凡,一经曝光,便成为全美最有吸引力的政治明星,拥有无数崇拜者,克林顿就是其中之一。



克林顿与肯尼迪握手

初中生克林顿对肯尼迪的崇拜近乎狂热,在肯尼迪的饭圈里,算得上天字第一号粉丝,克林顿将肯尼迪的玉照夹在课本里,不时观瞻,暗暗欣赏,至于克林顿是否在与照片中肯尼迪那对迷死人的双眼彼此凝视中生出“彼可取而代之”的念头,那就不得而知了。

肯尼迪之于克林顿,有点类似现在的养成系偶像,看着他从默默无闻到红遍大江南北,看着他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八面玲珑的油腻,享受那种患得患失的感觉。

1959年11月8日,克林顿的养成系偶像、驴子的代表肯尼迪一飞冲天,以34221531张普选票战胜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尼克松,成为美国第35任总统。

肯尼迪当选总统时年仅44岁,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统,肯尼迪的粉丝克林顿当选总统时是46岁,与肯尼迪不相伯仲,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二年轻的总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大家都知道在男女关系上肯尼迪很乱,也知道克林顿更乱,在心理学上这属于“见贤思齐”效应,粉丝模仿偶像的一言一行、方方面面,乃至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谈到大麻时,克林顿说自己年轻时尝试过,觉得不甚喜欢,以后就没碰了。但对于男女之事,克林顿则是一尝试即上瘾,所谓性瘾症,克林顿的性滥交,在他此后入大学,当州长,进白宫,一直就没断过,终于和天生丽质难自弃的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搞出一个震惊世界的“拉链门”以及在之后的爱泼斯坦性奴岛事件中以“女装大佬”的风骚形象再次震惊世人。



克林顿与莱温斯基

1963年11月,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身亡。

至此,克林顿的生父和他精神上的父亲肯尼迪全都因意外事件英年早逝,这很可能让克林顿进一步完成了“人终有一死”的悟道:

人终有一死,那么此生就是全部的乐趣所在。



克林顿夫妇与尼克松之间的纠葛是一个被人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命题。

尼克松是个老牌政客,工于心计,善耍手段,乃至获得了一个“Tricky Dick”(狡猾的迪克)的花名,Dick在英语中的意思是“阴茎”,也有“家伙”之意。



尼克松竞选得胜

尼克松和克林顿是两代人,天生不对付,用现在的话讲,那就是有着深深的代沟。

自打尼克松在1969年1月20日宣誓成为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是让他大为头疼的“玩闹青年”之一。

1969年11月,二十出头的嬉皮士青年克林顿在伦敦求学之际组织了反对越战游行,是当时反战运动四十名学生领袖之一,他们搞了一个全国性的反越战组织,名字直抒胸臆,叫——停止越战委员会。

那是个长发飘飘的年代,克林顿留着嬉皮士惯有的摩登发型,带着漫不经心的耍酷表情,嘴上叼的那根疑似大麻的烟卷在一呼一吸之间闪耀着火星,抬着一口散发出悲情气氛的棺材、棺材上还贴有越战阵亡美军士兵的姓名,一步步逼近美国大使馆,向美国外交官放出狠话,要把棺材和反战抗议书递交给尼克松。

克林顿不遗余力地抬着棺材反战其实另有内情。

尼克松就任总统后,宣布将在8月底从越南撤走25000名美军,当时,美国在越南的兵力多达539000人,按尼克松这个撤军速度,全部撤军不知要到猴年马月了。



尼克松接见美国士兵

与此同时,1968年美国的征兵人数超过了30万,这个信号预示着克林顿1970年从应该学成归国后将无法逃过兵役,并极有可能被送到越南战场。

克林顿心生一计,托关系走后门,设法推迟被征入伍的时间,同时使出洪荒之力组织反战游行,以求影响时局逃避服役。

1969年12月1日,通过走后门延迟数月参加征兵的克林顿避无可避,加入了抽签入伍的行列(当时美国政府规定,国外的留学生可根据出生年月抽签入伍),克林顿抽中的签号是311,按顺序要到1970年5月入伍,但此时越战局势已降温,再加上反战游行这么一冲击,克林顿最终躲过了去越南服役的命运。

关于逃避服兵役这事儿,另一个婴儿潮时代出生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是各有神通、不遑多让,他的骚操作比克林顿更绝,但这就有点扯远了,咱们改日有机会再讲。

24年后的1992美国大选中,美国广播公司披露出克林顿逃兵役的不堪往事,引起舆论大哗,差点让克林顿的总统梦碎。

据说,向媒体爆料的就是尼克松安排的人,但此事并无有力佐证,大家可自行判断真假。

逃兵役的事儿曝光后,克林顿也获得了一个类似尼克松“狡猾的迪克”那样的花名——Tricky Wily(狡猾的威利)。

1970年1月,前苏联的一个机构邀请美国的反战青年到苏联观光旅游,克林顿作为最头角峥嵘的那个也在被邀之列。

这位嬉皮士在莫斯科红场流连忘返,于列宁陵墓前沉思良久。

人终有一死。



不是冤家不碰头。

尼克松刚经历了他眼中为逃兵役不择手段的“烂崽”克林顿发起的反战游行示威,又因水门事件撞在了高学历的“小太妹”希拉里的枪口上。



彼时,希拉里是克林顿的正牌女友。

克林顿耶鲁毕业后,在阿肯色州寻了个教书的工作,这位“流氓师表”有着鸿鹄之志,教书对于他只是过渡。

希拉里未随男友至阿肯色州,当时华盛顿国会首席顾问多尔正在调查水门事件,想招募一名机灵的工作人员,有人向他推荐了希拉里。

1974年1月到8月,希拉里一直在针对尼克松水门事件的调查班子里工作。

希拉里这个有故事的女同学,刚从大学初出茅庐就有机会参与到将总统拉下马的秘密行动中,这让她异常兴奋,面色潮红,每日起早贪黑工作,几个月下来,希拉里及其同僚竟整理出五十万件关于尼克松的资料,为弹劾尼克松提供了有力证据。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