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会将子女再送战场吗?朱旦华:主席有意将远新送到越南战场

0
分享至

前言:

毛主席一生有过10个孩子,解放后陪在他身边的只有4个:毛岸英、毛岸青、李敏和李讷。按理说,经历过失去孩子的痛苦,父母会更加疼惜几个孩子,尽量将他们保护在羽翼之下。

但毛主席教育后代的方式显然和普通父母不同,他不仅不会把孩子们捧在手心,还会将他们推向危险和艰苦,来锻炼他们的意志。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就将长子毛岸英送上了战场。之后,他对世人说:“谁让他是我的儿子呢!”

毛主席的严格不同于普通家长

朝鲜战争爆发不久,毛岸英就被送上了战场上,但是很不幸,他永远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毛主席听闻噩耗后虽然没有落泪,但工作人员明显感觉出他精神很不好,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即便毛主席身边还有李敏和李讷两个孩子,但菊香书屋中鲜有笑声。



沉闷、悲痛的气氛在菊香书屋中停留了许久,直到一个孩子的到来才打破了这一切。

这个孩子就是毛远新,毛泽民唯一的儿子。

那时,朱旦华带着毛远新到北京开会,因孩子在身边工作难免不便,朱德夫人康克清便提议说:“把孩子带到我家吧!”不久,康克清又带着毛远新去见了毛主席。

见到毛远新的那一刻,毛主席好像又见到了大弟,他的眼泪在眼眶中不住的打转。



朱旦华工作一结束,便来到菊香书屋,准备接儿子回南昌。毛主席见到朱旦华很高兴,亲切地询问了南昌的一些情况,当谈到学校教育时,朱旦华说:“远新现在念的小学教育不好,孩子想回育英小学读书。”

毛主席却说:“住在我这里会成为温室的花朵,还是回南昌吧,可以见见世面。”

结果,在不远处的毛远新听到这话很不乐意地说,他在学校住校,不能算是温室的花朵。毛主席故意生气问他知不知道温室花朵是什么意思,毛远新虽然不知道,但还是大胆地说:“反正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一句话,引得毛主席哈哈大笑。旁边的工作人员对朱旦华说:“这是自从岸英牺牲后,毛主席头一次笑。”

最后,毛主席还是把毛远新留在了北京,还亲切的叫他“小豆子”。

朱旦华后来说,毛主席对毛远新很严格,但又和一般家长要求非常不一样。

一般家长首先关心的是孩子是否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各项作业,考试成绩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但毛主席强调,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发育阶段,天性就玩耍,要给他们充分玩的时间,在玩耍中就能学到很多知识,反对给孩子强加沉重的课业负担。



毛主席更注重孩子是否有真才实学,几乎从不过问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他认为“门门功课都要得五分”的思路本身就是错误的,学校应该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朱旦华回忆:“远新的成绩非常好,但毛主席却很少称赞他,反而多次批评他学习没有重点,缺乏主动性。”

毛远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但毛主席总是挖苦他,说他没有真正掌握学习的要领,只能获得学校老师的夸奖,却不能用到实践中。



毛主席有意将毛远新送上战场

毛主席对中国教育体制弊端的深刻认识,早已超越了许多人。许多家长总是将孩子的成绩放在第一位,但毛主席第一关心的是孩子们身体。他认为,在好成绩的基础上,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是最重要的。

毛主席会亲自教孩子们游泳,亲自到中南海的冰面上看孩子们练习滑冰。在对毛远新的教育上,毛主席还多了一项要求:鼓励毛远新冬天在雪地里洗冷水澡。

当毛远新夸耀自己的体育成绩时,毛主席还提出和他掰腕子比赛,检验他的体力。



在毛远新上高中以后,毛主席对他的要求变得更高,鼓励他报名参加业余体校,放弃每个星期天的休息从事大运动量的训练。

遇到风雨天时,毛主席告诉毛远新:“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磨练意志。”

其次,毛主席还特别注重培养身边子女的动手能力。

毛远新上初中时,李讷买了一个小闹钟,毛主席就问他能不能把闹钟拆开再重新装好。毛远新一看说:“这有什么难的?”



结果,毛远新在拆到一半时发条突然崩开,零件散了一地,有个小零件怎么也找不到了,毛远新担心李讷回家责备他,差点儿哭出来。见状,毛主席让卫士帮忙找,找到之后毛远新真的把闹钟重新装好了。

1956的时候,朱旦华给毛远新买了一辆自行车,毛远新上来就将自行车拆成了一个个零件,拆到不能再拆的地步,然后再重新组装起来。

第三,毛主席还注重培养孩子们艰苦朴素的精神。在孩子们稍大后,学校离家比较远,平时孩子们都在学校住校,只有星期天回家。



冬天放学回家时天就已经黑了,卫士提出接送,毛主席坚决不同意,要求孩子们骑自行车或者乘公交车回家。

上学期间,毛主席从未派小车接送,因为住校,孩子们从初中开始欢喜的衣服、被罩都要自己洗,衣服破了也要自己补,从小就得到了独立自主的锻炼。

1960年,毛远新被保送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非常高兴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毛主席。没想到毛主席却说:“保送算什么本事,有本事自己去考。我看呀,保送就是为了给你们这些干部子弟提供照顾。”



毛远新急了,解释说保送是看成绩是否优秀,不是针对干部子弟。但毛主席又说:“我看你是怕自己考不上,才选择保送的吧?”

毛主席的话刺激到了毛远新,他放弃了保送名额,立志要挑战最难的学校。后来,他以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清华大学,但他还是喜欢哈军工,这才转了校。

到了哈军工之后,毛远新依旧保持着优异的成绩,但据他回忆,毛主席却总是对他不满意,经常批评他,就连学校给家属送去的立功喜报,都被毛主席扔在一边,看都不看。



当然,毛主席也有满意的时候。有一年暑假在北戴河,由于台风的影响海浪特别大,毛主席就问毛远新:“你敢不敢下水?”

毛远新说:“敢。”结果就在海边被海浪砸到了五六次,鼻子嘴巴里面都是沙子。

上岸后,毛主席又问他敢不敢再下水,毛远新又下了水,同样被海浪拍得很惨。但这次上岸后,毛主席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是我上大学期间,印象最深的一次受到毛主席夸奖。”毛远新说。

1965年,越南战争愈演愈烈,毛主席问毛远新:“如果越南要求派兵支援,你敢不敢去?”毛远新说:“敢去。”毛主席很高兴。

朱旦华后来说,看来毛主席准备一旦正式志愿军去越南作战,就会像送毛岸英一样,送毛远新去越南打仗。



毛岸英牺牲确实非常遗憾,但通过毛主席对子女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证明着,如果再来一次,毛主席还是会将子女送上战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奇葩历史观
奇葩历史观
奇葩的历史奇葩说
1038文章数 282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