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赓续红色血脉,以伟人精神建设现代化“醉美淮安”

0
分享至



淮安,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一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报国之音,成为周恩来总理一生奋斗的动力和目标,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淮安人始终不忘初心、赓续前进。传承伟人风范、彰显时代担当,淮安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殷嘱托,以周恩来精神为指引,不断凝聚力量为建设现代化“醉美淮安”而拼搏,为在伟人故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追忆伟人风范 牢记殷切嘱托

1898年,周恩来总理出生在淮安驸马巷的一个书香门第,日益动荡的晚清、逐渐落魄的家族却都没有影响周恩来对读书的渴望,“出淤泥而不染”是5岁的周恩来在周家书塾学习的第一个人生道理。1910年,少年周恩来北上东北学习生活并在一年后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国呐喊。



虽自此后,周恩来总理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淮安,但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从未停止。他在为国家和人民日理万机、日夜操劳的同时,也仍然惦念着家乡的发展与建设,惦念着淮安百姓的冷暖与安危,鼓舞着家乡人民始终保持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的热情与干劲。

淮安人民为纪念周恩来总理,于1986年兴建周恩来纪念馆,1992年1月6日纪念馆正式落成开放,成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国家二级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四根柱子支撑四坡屋顶的造型取自总理北上时的运河待渡亭,寓意周恩来从淮安待渡亭走出,最终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体现着淮安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思念。

传承红色血脉 弘扬伟人精神

在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下,淮安始终坚持以弘扬周恩来精神为己任,发挥周恩来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核心作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淮安淮安聚焦打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书香淮安”建设品牌,已形成各项工作加速推进、重点工作突破成势的良好格局。目前,已建成一大批特质彰显的阅读阵地,形成覆盖城乡、载体多元、样态丰富的阅读设施体系。具有城市特色的“淮安书房”遍布景区、商圈与公园等城市公共场所,为城市增添了浓浓的人文气息。全省首个流动有声图书馆、无人管理的自助农家书屋、“智慧社区”便捷阅读......淮安通过一系列现代化数字“改革”,已实现所有线下阅读空间的数字阅读终端全覆盖,全市电子阅读地图正在完善,数字阅读之城已然成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总理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这种奉献精神也在淮安这片故土深深扎根。近年来,淮安大力弘扬“爱敬诚善”正能量,涌现出一批可敬可信可学的典型人物,“德润淮安”的特色好人文化蔚然成风。

建好总理家乡 彰显时代风华

高质量发展是建好总理家乡的最好底色。去年初,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淮安调研时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彰显深厚底蕴,突出特色优势,擦亮城市名片,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近年来,淮安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初心使命不褪色、踔厉奋发不停歇、自我革命不懈怠,持续提升政府履职尽责能力。紧紧围绕市委“153”发展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谋划布局,聚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努力提高各项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全力实现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加快把淮安建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把弘扬周恩来精神与推进民生改善相结合,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2023年上半年淮安市经济强势复苏,是江苏省经济增长最高速的城市之一。根据淮安市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淮安市GDP为2432.08亿元,与2022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159.39亿元,GDP名义增长7.01%排名全省第四,GDP实际增长8.0%均排名全省第三。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记者 张政

摄影 淮安日报记者 王昊赓续红色血脉,以伟人精神建设现代化“醉美淮安”



淮安,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一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报国之音,成为周恩来总理一生奋斗的动力和目标,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淮安人始终不忘初心、赓续前进。传承伟人风范、彰显时代担当,淮安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殷嘱托,以周恩来精神为指引,不断凝聚力量为建设现代化“醉美淮安”而拼搏,为在伟人故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追忆伟人风范 牢记殷切嘱托

1898年,周恩来总理出生在淮安驸马巷的一个书香门第,日益动荡的晚清、逐渐落魄的家族却都没有影响周恩来对读书的渴望,“出淤泥而不染”是5岁的周恩来在周家书塾学习的第一个人生道理。1910年,少年周恩来北上东北学习生活并在一年后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国呐喊。



虽自此后,周恩来总理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淮安,但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从未停止。他在为国家和人民日理万机、日夜操劳的同时,也仍然惦念着家乡的发展与建设,惦念着淮安百姓的冷暖与安危,鼓舞着家乡人民始终保持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的热情与干劲。

淮安人民为纪念周恩来总理,于1986年兴建周恩来纪念馆,1992年1月6日纪念馆正式落成开放,成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国家二级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四根柱子支撑四坡屋顶的造型取自总理北上时的运河待渡亭,寓意周恩来从淮安待渡亭走出,最终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体现着淮安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思念。

传承红色血脉 弘扬伟人精神

在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下,淮安始终坚持以弘扬周恩来精神为己任,发挥周恩来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核心作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淮安淮安聚焦打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书香淮安”建设品牌,已形成各项工作加速推进、重点工作突破成势的良好格局。目前,已建成一大批特质彰显的阅读阵地,形成覆盖城乡、载体多元、样态丰富的阅读设施体系。具有城市特色的“淮安书房”遍布景区、商圈与公园等城市公共场所,为城市增添了浓浓的人文气息。全省首个流动有声图书馆、无人管理的自助农家书屋、“智慧社区”便捷阅读......淮安通过一系列现代化数字“改革”,已实现所有线下阅读空间的数字阅读终端全覆盖,全市电子阅读地图正在完善,数字阅读之城已然成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总理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这种奉献精神也在淮安这片故土深深扎根。近年来,淮安大力弘扬“爱敬诚善”正能量,涌现出一批可敬可信可学的典型人物,“德润淮安”的特色好人文化蔚然成风。

建好总理家乡 彰显时代风华

高质量发展是建好总理家乡的最好底色。去年初,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淮安调研时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彰显深厚底蕴,突出特色优势,擦亮城市名片,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近年来,淮安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初心使命不褪色、踔厉奋发不停歇、自我革命不懈怠,持续提升政府履职尽责能力。紧紧围绕市委“153”发展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谋划布局,聚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努力提高各项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全力实现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加快把淮安建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把弘扬周恩来精神与推进民生改善相结合,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2023年上半年淮安市经济强势复苏,是江苏省经济增长最高速的城市之一。根据淮安市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淮安市GDP为2432.08亿元,与2022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159.39亿元,GDP名义增长7.01%排名全省第四,GDP实际增长8.0%均排名全省第三。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记者 张政

摄影 淮安日报记者 王昊赓续红色血脉,以伟人精神建设现代化“醉美淮安”



淮安,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一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报国之音,成为周恩来总理一生奋斗的动力和目标,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淮安人始终不忘初心、赓续前进。传承伟人风范、彰显时代担当,淮安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殷嘱托,以周恩来精神为指引,不断凝聚力量为建设现代化“醉美淮安”而拼搏,为在伟人故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追忆伟人风范 牢记殷切嘱托

1898年,周恩来总理出生在淮安驸马巷的一个书香门第,日益动荡的晚清、逐渐落魄的家族却都没有影响周恩来对读书的渴望,“出淤泥而不染”是5岁的周恩来在周家书塾学习的第一个人生道理。1910年,少年周恩来北上东北学习生活并在一年后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国呐喊。



虽自此后,周恩来总理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淮安,但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从未停止。他在为国家和人民日理万机、日夜操劳的同时,也仍然惦念着家乡的发展与建设,惦念着淮安百姓的冷暖与安危,鼓舞着家乡人民始终保持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的热情与干劲。

淮安人民为纪念周恩来总理,于1986年兴建周恩来纪念馆,1992年1月6日纪念馆正式落成开放,成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国家二级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四根柱子支撑四坡屋顶的造型取自总理北上时的运河待渡亭,寓意周恩来从淮安待渡亭走出,最终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体现着淮安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思念。

传承红色血脉 弘扬伟人精神

在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下,淮安始终坚持以弘扬周恩来精神为己任,发挥周恩来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核心作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淮安淮安聚焦打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书香淮安”建设品牌,已形成各项工作加速推进、重点工作突破成势的良好格局。目前,已建成一大批特质彰显的阅读阵地,形成覆盖城乡、载体多元、样态丰富的阅读设施体系。具有城市特色的“淮安书房”遍布景区、商圈与公园等城市公共场所,为城市增添了浓浓的人文气息。全省首个流动有声图书馆、无人管理的自助农家书屋、“智慧社区”便捷阅读......淮安通过一系列现代化数字“改革”,已实现所有线下阅读空间的数字阅读终端全覆盖,全市电子阅读地图正在完善,数字阅读之城已然成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总理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这种奉献精神也在淮安这片故土深深扎根。近年来,淮安大力弘扬“爱敬诚善”正能量,涌现出一批可敬可信可学的典型人物,“德润淮安”的特色好人文化蔚然成风。

建好总理家乡 彰显时代风华

高质量发展是建好总理家乡的最好底色。去年初,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淮安调研时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彰显深厚底蕴,突出特色优势,擦亮城市名片,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近年来,淮安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初心使命不褪色、踔厉奋发不停歇、自我革命不懈怠,持续提升政府履职尽责能力。紧紧围绕市委“153”发展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谋划布局,聚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努力提高各项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全力实现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加快把淮安建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把弘扬周恩来精神与推进民生改善相结合,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2023年上半年淮安市经济强势复苏,是江苏省经济增长最高速的城市之一。根据淮安市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淮安市GDP为2432.08亿元,与2022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159.39亿元,GDP名义增长7.01%排名全省第四,GDP实际增长8.0%均排名全省第三。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记者 张政

摄影 淮安日报记者 王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华日报交汇点
新华日报交汇点
你我在这里交汇
34184文章数 165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