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7年,毛主席见到陈玉英,竟得知杨开慧牺牲前还有交代!

0
分享至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时间,1957年,地点北京中南海,彼时的新中国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之中,全国各地,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大小官员无不小心谨慎,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毛主席亦是满面愁容,可岂料,就在这时,一个女人的到来竟让他老人家放下了一切工作,专心致志的接见,此人不是旁的,正是杨开慧当年的保姆陈玉英。



看着这个老熟人,毛主席罕见的露出了笑脸,期间二人也聊了许多,从当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到这些年来的处境变迁,讲述着越来越好的日子,陈玉英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然而就在感动之余,她却突然话锋一转,随后郑重其事的说出了一桩秘辛,即,杨开慧同志在牺牲前的最后交代!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杨开慧同志在牺牲之前都交代了什么,陈玉英又为何一直拖到现在才说呢?



聚少离多

先说答案,杨开慧在牺牲之前交代给陈玉英的话其实很短、也很简单,大体意思就是,她没有对不起毛主席,她很想念毛主席,希望在未来没有自己的日子里,毛主席能够多加保重!当然了,至于杨开慧同志为何会这么说,以及陈玉英为何在二十多年后才将这话说出,此事说来话长,若想了解,那咱们还是需要从毛杨二人的婚后生活开始说起。



就在杨昌济老先生去世后,毛主席便带着杨开慧回到了湖南长沙上学,1920年底,他们亦是在当地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并自此成为了正式的革命夫妻,婚后的二人着实甜蜜,短短几年就有了两个爱情的结晶,也就是毛岸英与毛岸青。

不过很遗憾,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这不,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身为湖南省委的主要负责人,毛主席亦是逐渐忙碌了起来,他的任务是越来越多,工作也是越来越危险,连带着杨开慧也是一样,甚至可以说她要远比毛主席更加劳累,谁让家中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呢?

没办法,为了平衡革命与家庭,最终小两口不得不聘请了一名保姆前来,而此人便是陈玉英,由于她的丈夫姓孙,毛主席夫妇为了方便就一直叫她孙嫂,在这位孙嫂的帮助下,家庭的负担也的确小了很多,不用夜夜照顾孩子的杨开慧终于可以睡个好觉,在革命前线奔波的毛主席也总算能够放心下来。



都说家和万事兴,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后方安定了,前线竟也取得了巨大收获,1927年,伴随着北伐取得重大胜利,除了东北三省外,全国统一的大局基本已经注定,见此情形,无论是共产党人还是国民党人皆是雀跃无比。

而毛主席亦是同样,只不过在开心之余,他的心中却也闪过了一丝不安,原因很简单,熟读历史的他太知道“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道理了,军阀尚在时蒋介石、汪精卫会与我党合作,如今大局已定,没准儿一场腥风血雨就在所难免了!

事实果真不出毛主席所料,而且仅在当年便已应验,1927年4月12日,震惊中外的“4.12反革命政变”爆发,白色恐怖瞬间从上海蔓延至全国各地,大批共产党员、先进分子惨遭杀戮,而为了保住革命的火种,朱老总、贺老总等人这才在时年8月1日打响了反击的第一枪,发动了大名鼎鼎的南昌起义!



不单是他们,毛主席也是一样,仅在南昌起义结束后不久,他就秘密返回了长沙,准备于当地发动秋收起义,在临行之前,毛主席回家看望了妻子杨开慧,以及刚刚出生的三子毛岸龙,见到他们娘四个,毛主席的心里说舍得是假的,可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终究还是强忍泪水夺门而出,只是令他、令杨开慧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主席与朱老总等人便率部挺进了井冈山,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期间,毛主席真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又要忙着土地改革,又要忙着招兵买马,更有甚者,他还要对付党内的反对者们,局势不可谓不严峻。

当然,也正因如此,即便距离家乡并不远,毛主席也始终没有机会回去看看,他只能通过信件来宣泄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鉴于湖南省内敌人的势力太过庞大,一封信往往都需要两三个月才能送达,一来一回,也就是说他们夫妻二人有什么事情至少也需要大半年才能告诉彼此。



这对于一对恩爱夫妇来说真可谓是顶级煎熬,因此,眼看着朱德的妻子伍若兰不幸被俘、最终殒命,杨开慧就动了带着孩子一并去到井冈山寻夫的念头,可让她怎么都没想到的是,也正因如此竟让他们一家陷入了绝境!



不幸被俘

自1920年成婚,毛主席与杨开慧算得上是聚少离多,一年到头也见不上几次面,所以,为了与爱人生同眠、死同穴,1930年,杨开慧便动了带着孩子一起上井冈山的心思,只是很遗憾,此举却也让她、让他们一家身陷险境。

1930年,伴随着红军从长沙撤退,杨开慧亦是由于撤离不及时,被留在了长沙城中,无奈,她也只能一边隐藏自己,一边在当地从事地下工作,但殊不知,此事竟意外被湖南军阀何健得知,作为毛主席的死对头,他当即命令手下的士兵,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把杨开慧找到,给予毛主席致命一击。



虽说在革命运动上杨开慧是一把好手,可在地下工作方面她终究还是有些青涩,很遗憾,仅在当年十月,她便不慎暴露了行踪,最终连同毛岸英与陈玉英一同被捕入狱。

得知此事,毛主席堪称是心急如焚,党内其他同志闻讯也当即决定前去营救,只是等到他们抵达长沙城后才发现,以地下党那区区几十人的兵力,想要在守卫上千人的长沙警备司令部中救人简直和送死没什么分别,无奈之下他们也只能放弃。

这边,毛主席已经陷入了绝望之中,而另一边的杨开慧也不好过,在连续多日的酷刑折磨之下,她已然被摧残的不成人形,但即便如此,即便特务们丧心病狂的将毛岸英放在一旁“参观”,杨开慧也始终守住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底线,没有透露一丝一毫有关湖南地下党的线索不说,更是死活不答应给毛主席写信。



见此情形,何健瞬间恼羞成怒,而为了报复毛主席夫妇,他亦是将杨开慧在狱中的遭遇散播了出去,但令他感到诧异的是,此举竟然起到了反作用,当听说杨开慧不单被捕,还遭受了酷刑折磨后,湖南乃至全国各地纷纷有人站了出来,又是说杨开慧乃是教育界泰斗杨昌济的女儿,不该受此羞辱,又是说滥用私刑是不人道的行为,希望蒋介石能够严惩何健。

闻讯,蒋介石亦是颇为无奈,他也只好给何健传去了命令,让他放宽标准,称只要杨开慧愿意登报宣布自己退出共产党,并结束与毛泽东的婚姻关系,那国民党方面就可以给他们母子二人一条活路。

显然,对于敌人来说,这已经算是很大的让步了,毕竟谁都知道,所谓的脱离组织、结束婚姻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只要逃出生天,一切都是可以挽回的,蒋介石和何健要的不过就是个面子罢了。



可殊不知,这对于杨开慧来说却是莫大的侮辱,她深知自己要是真的这么做了,无疑是对革命、对丈夫的最大背叛,毕竟若是就连她这个领袖的妻子都退出革命了,毛主席今后又该怎样继续领导红军呢?

因此,犹豫再三杨开慧还是选择了拒绝,而眼看着她如此“不识抬举”,接下来敌人就没那么客气了,在蒋介石的命令下,何健非法对杨开慧判处了死刑,闻听此讯,杨开慧的心中是既解脱又不舍,她是真的舍不得三个孩子和毛主席,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为了革命她还是选择了站着死,最终于1930年11月14日清晨踏上了刑场。

在牺牲之前,杨开慧特地叫来了儿子毛岸英与保姆陈玉英,随即交代了开头时的那几句话,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毕竟在国民党特务的造谣之下,外面说什么的都有,又是说她早已背叛,又是说她失去了清白,而为了不让毛主席误会,她这才含泪对着陈玉英说道:

“请你转告润之,我没有对不起他,我很想念他,希望他能够保重自己!”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随着一声枪响,杨开慧同志壮烈牺牲,所幸特务们还算有人性,并没有继续为难陈玉英和毛岸英,只是打了一顿便将他们放了出去。



迟到27年的遗言

1930年11月14日,毛主席的结发妻子杨开慧同志壮烈牺牲,在这之后,保姆陈玉英本想着就留在板仓杨家,代替杨开慧一直照顾三个孩子和家中老母,但很遗憾,伴随着革命形势的愈演愈烈,她也只能含恨离去!

彼时,因为敌人的搜捕,陈玉英无奈离开了毛家,并自此了无音讯,当然了,这也就是她始终没有机会将杨开慧的遗言告知毛主席的原因所在,而这一拖就是整整20年,还是直到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这才在毛岸英的提醒下想起了此人。



为此,主席特地命令毛岸英前去湖南老家寻找,幸运的是,在建国后陈玉英就回到了杨家,这才让毛岸英再度见到了这个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的亲人。

亲人相见分外想念,二人心中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期间他们也聊了许多,从生活上的困难到国家的前景,不仅如此,陈玉英亦是将杨开慧当年的遗言转告给了他,并希望他能够将其告知毛主席。

闻言毛岸英自然没有理由拒绝,只可惜造化弄人,还没来得及将这件事告知父亲,毛岸英便去到了朝鲜战场,并于1950年11月25日壮烈牺牲,而他这一走,关于遗言一事亦是再度拖了七年之久,还是直到1957年,陈玉英这才亲自将其告诉了毛主席本人。



再见到陈玉英之时,毛主席的心里那叫一个感慨,三十年未见,他的心中亦是有太多的话要感谢对方,感谢对方的照顾,也感谢对方的坚守,而一听这话,陈玉英的眼泪瞬间喷涌而出,她连连摆手,先是说能够给毛主席家当保姆是她的荣幸,随即又黯然说道:

“当年都是我的责任,是我没有保护好开慧同志,这才害得她...”

提到这个毛主席也不禁湿了眼眶,他连忙安慰对方,称一切的错都在自己,都是因为杨开慧是他的妻子这才受到了连累。

闻言,陈玉英说不感动是假的,因此,待想到毛主席很有可能不太了解杨开慧牺牲时的细节,她这才紧接着介绍了起来,首先是说杨开慧即便面对严刑拷打也始终没有屈服,随即又说出了杨开慧牺牲前交代的遗言。



听到妻子在临死之前还在挂念他,还在证明自己的清白,一腔酸楚瞬间充满了毛主席的咽喉,哽咽的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最终挤了半天也才喃喃说出了六个字“我知道,我知道”。

自此,一句迟到了27年的道别终于说出了口,想来毛主席的心情定是十分愧疚吧,因为自己妻子惨死狱中,因为自己长子战死沙场,身为一国之领袖,他养活了亿万万人民,却没能照顾好至亲至爱之人,这或许就是成大事者的悲哀吧,不过悲哀归悲哀,若是问他老人家后悔与否,相信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毕竟让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同样是他一直以来的夙愿,不是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人读史
人人读史
人人都读历史
236文章数 8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