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毛姐:14岁的渡江英雄,毛主席亲邀国庆观礼,荣获“七一勋章”

分享至

马毛姐,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名字,长久以来,她过着普通的生活,一直默默无闻地为祖国做贡献,6月29日,她成为了“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得到了来自中共中央的肯定与表彰,1949年渡江战役打响的时候,她还是一个14岁的小姑娘,然而她却用自己稚嫩的双手和哥哥撑起船桨,先后六次穿越长江,将上百名解放军战士运送到大江南岸,她是怎么做到的?



马毛姐

积极参加支前运动

1935年,马毛姐出生在安徽无为,这里背靠长江,村民们都以打鱼作为维持生计的手段。然而当时的神州大地没有一处是安稳的,马毛姐出生的时候,国内局势就已经是风雨飘摇,在她两岁那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神州大地到处都是战火。

1945年,好不容易赶走了日军侵略者,蒋介石又玩起了假和平真内战的把戏,企图将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尽收囊中,实行一党专制,蒋介石在美国的帮助下,加紧部署全面内战,美军用飞机和军舰将54万国民党军运送到内战前线。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22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毛姐从小就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本来是一个船户,在蒋介石统治的时候,全家就是整天在劳动,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无论是在旧时代,还是在蒋介石统治的时期,广大的穷苦人民一直都是那些达官贵人的压榨对象,这其中包括农民,自然也包括渔民淮海战役之后,长江北岸的华北以及中原地区得到了解放,这让广大的贫苦群众看到了翻身的希望。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是从人民群众之中走出来的,战士们严格遵守部队纪律,不仅从不打扰百姓还会省吃俭用,救助贫困家庭。

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的势力基本上都撤到了长江以南,同时由于形势压力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担任代总统,他组建了代表团,和我党进行谈判,而下野之后的蒋介石也没闲着,他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将财物秘密运往台湾,另一方面则抓紧时间构筑长江防线,希望能够以此实现划江而治。



李宗仁

1949年1月底开始,我军就开始进行渡江作战的准备工作,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下,江北解放区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一场长达五个多月的支前运动。

解放军战士们挨家挨户地敲门,给老百姓做思想教育工作,耐心地解释“蒋军必败、我军必胜、渡江必胜”的道理,彬彬有礼不打扰,一心一意为人民,解放军的一片真心实意打动了当地的广大群众,越来越多的人毫无怨言地支持人民解放军,在一次民兵恳谈会上,一名老船工站起来发言,他说:

“咱们也是苦出身,共产党、解放军是帮咱们穷人过日子的,只要能送你们过江,我死了都值!”

当时马毛姐才14岁,但是她对支前运动的热情也十分高涨。解放军刚到的时候,给了她家很多的帮助,战士们还会帮助他们干活,小小年纪的马毛姐很快被这支可爱的队伍给打动了。她深深地喜欢上了人民解放军,她经常帮解放军战士忙前忙后,不亦乐乎。支前运动发起之后,他们家也加入其中。



马毛姐

解放军的战士一般都是北方人,虽然习惯了山地以及平原战斗,但是大多数士兵水性都不太好,于是部队专门让战士们和船工来到凤凰颈内河训练,小小年纪的马毛姐也跑来凑热闹,一开始大家都不同意,但是马毛姐自告奋勇地说自己水性很好,能教解放军战士游泳,大家也就抱着玩闹的心态让她留下了。

冒着枪林弹雨送解放军战士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为了确保渡江战役的胜利,解放军开始向广大民众筹集粮草马毛姐就和家人一起省吃俭用,拿出部分口粮捐给解放军。

渡江需要船只,马毛姐就积极动员家人将自家的船只拿出来,供解放军渡江作战使用,她还积极报名当船工亲自划着船将战士们送过长江,但是大家都不想让这么一个可爱的女孩子上战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