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与一四川老妇合影,侯波知其身份后,紧张询问:照片还要吗

0
分享至

历史上封建帝王对农耕的重视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的动向决定国家政权的更迭,在土地和农民这两大问题上,过去一些帝王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例如唐朝初期,由于经过了长年的社会动荡和战乱,导致经济一片萧条,出现了“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萑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的残破景象。

唐高祖李渊在位九年,但当时战争仍在持续,社会经济并未得到很好的恢复。故李世民(唐太宗)“践祚之始”仍然是“霜旱为灾,粟价腾起,突厥侵抄,州县骚然。”直到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岑文本还说当时的情况是“户口减损尚多,田畴垦辟犹少”人民“疮痍未复”“资产屡空”。



李世民画像

高昌王文泰在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入朝时发现,“秦陇之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这一带在隋唐之际并不是战火集中的地区,境况尚且如此,那经战争洗礼的中原,江淮一带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贞观四年,李世民狩猎时就发现“野人多褴褛”,不设法恢复生产,农民生活就不能有所改善,阶级矛盾就无从缓和。对唐政权来说,能不能从根本缓和阶级矛盾,确实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而为了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只能是大力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农业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农民是最重要的生产者。因此恢复、发展农业和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是关键中的关键。



影视剧照

李世民对农业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在《帝范》一书中有一篇《务农》可说明此点,下摘录两段。

“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朕以北民之主,皆欲使之实贵……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正因为李世民特别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所以每次“诸方使人”回朝,他都要“先问田苗善恶,百姓疾苦。”

贞观二年,京师一带大旱,蝗灾严重,世民入苑视禾,捉住几只蝗虫,对之咒诅:“人以谷为命,而汝食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个,尔其有贫,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说着就要吞食手中的蝗虫,这虽是收买人心的政治表演,但也确实反映了他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明朝初年,由于历经战火,人口减少,田地荒芜,百废待兴。

为改善这种残破面貌,增强国力,朱元璋对农民作出让步。吴元斗正月下令,凡徐、宿、濠、泗、寿、邳、东海、襄阳、安陆等郡县,及今后新附土地人民,桑、麻、谷、粟、税粮、税,尽行蠲免三年,让老百姓喘一口气,休息过来,把力量投入生产。



影视剧照

他还集中力量振兴农业,用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办法调剂劳动力的不足,用兴建水利、种植桑、棉的办法,增加农业生产的收入;由官府供给耕牛、种子,垦荒地减免三年租税等措施,解决农民的困难。

他曾说,四民之中,农民最劳最苦。每天鸡一叫就起床,赶牛下田耕种,插下秧子,得除草,得施肥,大太阳里晒得汗水直流,劳碌得不成样子。好容易等到收割了,完粮纳税之外,剩不了多少。万一碰到水旱虫蝗灾荒,全家着急,毫无办法。可是国家的赋税全是农民出的,当差作工也是农民分内的事。要使国家富强,必得让农民安居乐业,才有可能。

朱元璋为了鼓励农桑,还颁发教民榜文说:今天下太平,百姓除粮差之外,另无差遣,宜各用生理,以足衣食。如法栽种桑、麻、枣、柿、棉花,每岁养蚕,所得丝绵,可供衣服,枣柿丰年卖钞,俭年可当粮食。里老尝督,违者治罪。



影视剧照

由此可见,对农民吃饭穿衣问题的关切,从历史上封建帝王比较,朱元璋是较为突出的。

1929年毛主席在福建

1929年中共闽西“一大”后,毛泽东离开蛟洋,化名杨子任,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基层,一面养病,一面指导地方的土地革命斗争。

1929年8月初,毛泽东来到上杭的大洋坝。时值留在闽西反敌人“三省会剿”的红四军一纵队在大洋坝一带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斗争。一次,第一纵队第二支队长肖克从太拨来队部汇报工作。毛泽东一见他就关心地问:“你们那里的田都分完了吗?”肖克回答:“都分完了,谷子也快收割了。”毛泽东高兴地说:“分了就好,农民分了土地,你们部队要保护群众收到谷子,只要收到了一季谷子,你们就站稳脚跟了。”



毛泽东

八月上旬,毛泽东离开大洋坝,经永定的灌洋、虎岗、堂堡、湖雷、陈东坑、丕岭、豪坳头等地,于9月间到达永定金峰大山的牛牯扑村,住在大青山下参天松林里一间竹寮里。毛泽东给这所别致的竹寮,取名为“饶丰书房”,并亲自动笔把这一名称题写在一块木板上,挂在竹寮门口。在竹寮里,毛泽东除看书报和批阅文件外,还经常听取红军干部和地方党组织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

毛泽东在牛牯扑村住了二十来天后,于9月下旬经石岭,上湖雷、黄河坑来到永定县的合溪。重阳节前夕,毛泽东离开合溪,经黎袍山,兰家渡、黄潭、卢丰、安乡,风尘仆仆来到刚解放的上杭县城,住在座落在汀江岸畔的“临红楼”二楼的前厢房,深秋时节的闽西北山区,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山坡上的黄色野菊花争相竞放。毛泽东在前往上杭城的途中,面对川流不息的汀江,绚丽夺目的的山乡秋色,哼成了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与老乡合影

10月下旬,红四军奉命出击广东东江,毛泽东也离开上杭县城,来到当时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所在地——上杭县苏家坡。这里,群山环抱,幽深僻静,位于上杭蛟洋与龙岩大池之间,是闽西红色区域的中心地带。为了正确指导当前的工作,发展闽西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大好形势,毛泽东同闽西特委的领导干部们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详细占有了各方面的材料后,于1929年11月上旬,在苏家坡召开了中共闽西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

深入民间,四处查访,体察民情,探寻真理,这是毛泽东的一大癖好、优点和原则。

1958年毛主席在四川

1958年3月初,毛泽东乘专列进入天府之国四川。

在四川,毛泽东照例视察了广大城乡。在郫县红光农业社视察时,发现一户人家喂养了两头大肥猪,兴致顿起,步入院子。又见院子里种了许多蔬菜,生机勃勃,不觉喜上眉梢,便入堂屋坐下来。



毛泽东与老乡聊天

房东老太太已经迎出,发现是毛泽东主席,但她并没有表现出那种“受宠若惊”的样子,只见她手里捧着水烟袋,落落大方地说:“欢迎主席到我们家来看看。”

在这偏僻村子遇见这样从容自若的农村老太太,毛泽东高兴异常,他从内心深处发出了愉悦的笑声。二人从肥猪聊到农田,从家庭聊到农业社。老太太很明理,成立农业社好,特别是遇到灾害,搞大的社会建设,农业社的力量便充分显示出来。接着,她介绍了家里的生活情况,可以看出,她对生活是满意的。她最后讲了一句:“还是共产党好!”

毛泽东满意老太太那实实在在的讲话。他认真询问:“您贵姓啊?”

“姓温。”老太太吐字清晰。

“好,很好,我从你这里了解到许多事情。谢谢你。”毛泽东与老太太握手道别。谈话时,摄影师侯波为老太太从容自若的神态所感动,抓住机会拍下一张照片,毕竟心里惊讶。下来后,侯波向乡里人询问,才知道老太太曾是一个大地主的小老婆。她拿着洗出来的合影照片向毛泽东汇报了老太太的背景,问:“这张照片还要吗?”

“要。”毛泽东反而更高兴,“她已经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了么,她还养了那么好的猪,种那么好的菜。她说一句共产党好,这里的意义不是更大吗?”



毛主席

大概是温老太太实实在在的话给毛泽东以启发,几天后,毛泽东去汉口召开会议,作为对成都会议的补充。他提醒热气腾腾的各级领导,要务实,报纸宣传应该实际,深入,踏实,不要光宣传指标,华而不实不好。他也重申在成都会议上揭示的我国有两个剥削阶级,两个劳动阶级的难点。不难看出,1958年毛泽东开始修改八大政治报告中有关阶级斗争的论述。他最关心的是生产上的跃进。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内容中的两个

1929年11月上旬,中共闽西第一次扩大会议后,毛泽东曾来到苏家坡指导闽西特委开展工作,他十分关心苏家坡的群众生活,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到群众家里问寒问苦,调查研究。

一天清晨,毛泽东来到老农雷选如的家里,正巧碰上他全家在吃早饭,主人热情地请毛泽东吃地瓜,毛泽东掰开一个地瓜,边吃边风趣地说,这地瓜很好,红皮红心,吃了心里也红。雷选如一家见毛泽东平易近人,都笑了起来。毛泽东亲切地向雷选如问道:“共产党好不好?”



毛主席

雷选如不假思索地笑着回答说:“共产党真好,土地平分,婚姻自由,债务取消了,苛捐杂税都取消了,样样都好。”

毛泽东讲道:“样样都好,就没有不好的吗?”

雷选如看了看手上的地瓜沉思了一会说:“现在什么都好,就怕明年开春粮食涨价。”

毛泽东说:“粮食为什么会涨价?”

雷选如回答说:“每年秋收以后,富农和奸商就压低粮价,大量抢购和囤积粮食,等到第二年开春青黄不接时,他们再以高价将粮食出售,这样,贫苦农民就吃大亏了。”

毛泽东听完后,连连点头说:“你提得对,要想办法解决。”



毛主席

事后,毛泽东将雷选如反映的问题提出与闽西特委的领导进行研究,然后由闽西特委作出关于成立粮食合作社实行调剂粮食,防止粮价时跌时涨的有关规定和措施,从而稳定了群众的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毛泽东去苏家坡指导闽西特委开展工作期间,还十分关心特委领导人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考察问题,有一次,毛泽东问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领导者的责任是什么?

邓子恢一时答不上来,毛泽东当时指出,领导者的任务就在于替群众当传达员,把大多数贫苦工农的意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切合实际的决定,然后再把党的决定传达到群众中去。

毛泽东在苏家坡一直住到1929年11月下旬,才回到红日寺前委主持工作。



毛主席

中共闽西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着重讨论了自中共闽西“一大”以来,闽西革命根据地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政权建设等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11月2日,发出了《特委通告第十四号——中共闽西特委第一次扩大会关于苏维埃工作问题的决议》,指出了各级红色政权在成立和开展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错误和缺点,例如,各级政权在选举代表时,不说明意义,不按选举程序,有的指派代表不能把群众的意见与要求反映到苏维埃政府来,不能把苏维埃政府的政策、计划带回到群众中去。

再次,各级苏维埃政府的财政没有统一的预算,开支过滥,造成财政困难,以至于出现随意派捐的现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中共闽西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提出改进的具体方案——闽西工农代表大会的代表必须直接由群众选举,这样才能使政府与群众自然密切联系起来,才能使苏维埃得到群众拥护,永远巩固;政府工作人员应有很好的分工,明确责任,尽量裁减人员,节省开支,防止官僚主义发展;政府财政要量入为出;各级政府工作要针对群众要求,为群众解除痛苦。



毛主席

以上这些方针、措施,为红色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为培养工农民主政府工作人员走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起了重大作用。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内容中的两个,历史已证明,如果我们遵守了这两条规律,革命事业就发展、兴旺,反之就导致革命事业失败,任何人包括毛泽东本人无一例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正史笔记
正史笔记
我们不创作历史,我们只是历史的搬运工
747文章数 72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