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霍元甲,相信大家都有深刻的印象。
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武者,又是一位爱国志士。
他曾将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牌子摘除,也曾打破武代传统,为后世培养了不少武术人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影视剧中,霍元甲以不足一米七的身高和消瘦的身形,打败两名外国壮汉的场面。
但实际上,这只是影视剧的额外创作,历史上的霍元甲从未与外国壮汉比拼过,那么,他又是如何变成一代宗师的呢?
图源网络
习武成名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霍元甲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下面就先来了解他的成长过程。
他于1868年出生于天津的一个镖师家族,父母都是杰出的武林人士,父亲霍恩第更是凭着家族秘诀“秘宗拳”而闻名于镖界。
在霍恩第的影响下,霍家几乎所有人都从小练武,除了霍元甲,这是为何?
因为霍元甲自幼体弱多病,还没足月便已入世,比起兄弟姐妹们的高大身形,霍元甲木板般单薄的身形根本不够看。
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习武讲求特殊的时间和体魄,当早上四五点人们还在熟睡的时候,霍家子弟已经开始抬水扎马步,当晚上八点十点人们入睡的时候,他们依旧在苦练梅花桩……
因此,当兄弟姐妹们都在武术上学有所成时,霍元甲还在念着四书五经,自幼不服输的他不甘落后,经常偷偷观察他们的功夫,待月落之时,他便到离家几里外的坟场训练。
这样的“偷师”一直延续了多年,待被霍恩第发现时,他已经将霍家所有招数学了个遍,还在此基础上自创拳法。
说来也巧,霍恩第发现他习武是在一次偶然的交手中,当霍恩第发现自己连儿子的三五招都接不下时,不禁大为惊异。
霍元甲
他意识到,霍家倘若想将武术发扬光大,那么唯一的希望就在霍元甲身上,于是,他便抱着“财不外露”的心理,开始亲自教授其武术。
后来,霍元甲以自创的拳法打败了一位武林高手,从此便开始 在家乡崭露头角。
但此时的霍元甲却非常的困惑,他不知道自己该走一条怎样的路。
“我赢了,但是有什么用?武术虽然能够强身健体,也能够赢得尊严,但如今国局动乱,习武之人却无法为国家赢得尊严。”
霍元甲
为了寻找自己的道路,霍元甲离开家乡来到天津,也就是从这时起,霍元甲的人生目标开始明朗了起来。
贵人相助
霍元甲当时在一个名叫农劲荪的人手下做事,由于霍元甲力大无穷,因此,农劲荪从第一天就开始注意他了。
农劲荪表面上是实干家,实际却是一名革命者,一边为革命筹集资金,一边也在寻找革命人才,而霍元甲就成为了他下一个目标。
在多次的交谈中,霍元甲逐渐了解到晚清和世界的局势,有了以武术改变国运的想法,在此期间,他还结识了一位忘年交——王五。
农劲荪
这个王五原名王正谊,也是一位武林名侠,同时,他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也是结拜兄弟。
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血溅菜市口,而王五为了给兄弟报仇,他带着兄弟们进行了多次暗杀计划。
但此时的清军,已用上了火枪,而王五则是赤手空拳,他如何能够成功?
最终,王五英勇就义。王五的死给了霍元甲敲响了警钟,他开始意识到武术的“无用”,在先进武器面前,任何武艺高强的人都如同散沙一般,一吹就散。
王五
一天夜里,霍元甲正在沉思之时,农劲荪来到了他的身边。
“还在为王五的事情睡不着吗?”
“倘若我与王兄生于古时,定能凭武力为百姓创造一个太平盛世,立下赫赫战功,但如今国局混乱不堪,王兄因革命而死,而我又该何去何从?”
“时局已然不同,空有一身武力只是莽夫,人的身体定不能扛过火枪猛炮,唯有智慧才能凭武力改变困境。”
从二人的对话中可看出,他们不仅对武力不抱希望,就连对改变困境的想法,也只是嘴上一提,毫无确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