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指挥不了山东兵团,原因何在?主席事后明确指挥权

分享至

作者:莫孤烟

粟裕将军曾说,在他的军事生涯中,豫东战役是最让他紧张的三个战役之一(另外两个是宿北战役和淮海战役)。

在豫东大战的最后关头,由于黄百韬兵团的突然杀入,让手中已无预备队的粟裕措手不及,导致战局一度险象环生。粟裕以大智大勇,率华野主力在绝境之中脱身而去,但毕竟遭受了损失,让粟裕将军引以为憾。

黄百韬部原本是蒋军留在山东战场的机动部队,策应徐州和兖州等多个方向,是华野山东兵团的死对头。我军发动豫东战役时,从西柏坡到华野总部都对黄部的动向高度重视,曾命山东兵团以积极手段拖住黄部,但山东兵团显然并未完成这一任务,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1948年5月21日,总部给陈粟、华东局以及刘邓许谭发电,对华野夏季作战的目标作出指示:粟裕兵团(1、4、6纵)和陈唐兵团(3、8纵)再加上中野11纵,总共6个纵队约16万人,歼灭邱清泉的第5军,这是中心目标。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刘邓部牵制胡琏的18军,山东兵团许谭部相机夺取泰安地区,牵制济南到徐州沿线各敌,使其不能西援。

在这份电报中看,总部认为粟裕兵团和陈唐兵团的兵力是比较充足的,这16万人足以完成歼灭第5军的任务,同时也不影响刘邓部和许谭部的兵力配备。电报特别强调,如果需要抽调刘邓部和许谭部几个纵队的话,需要报请总部批准后执行。


【华野部队在行军中】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