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死后三年,霍氏全族无一幸免,汉宣帝:他们竟敢毒杀我的妻子

分享至

东汉史家班固在《汉书》中,曾经这样评价霍光:

“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霍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意思是,霍光对得起自己“辅政大臣”的身份,汉武帝也没有看错人,无论从能力、忠诚,还是内政外交,霍光都做得很好。但是班固笔锋一转,埋怨霍光不学无术,不明道理,在自己的妻子霍显毒死皇后许平君时,没有做出利益切割,反而隐埋事实,等到霍光死后,东窗事发之际,霍家意图谋反,被汉宣帝刘询夷灭三族,连根拔起。

回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宣帝是最被低估的帝王之一,因为有光芒万丈的刘邦、刘彻在前,汉宣帝有些黯然失色。即使在诛杀霍氏全家之后,霍光依然被汉宣帝放过,并且名列麒麟阁之首,这是汉宣帝有别于明朝万历皇帝的刻薄寡恩的地方,而且霍家之亡,更是咎由自取。



霍去病的弟弟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兄弟。

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和父亲霍仲孺,属于偷情关系。霍仲孺拍拍屁股走人以后,卫少儿独自将霍去病生了下来,而霍仲孺则回老家娶妻生子,生下的儿子,就是霍光。史载: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皃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霍去病功成名就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在攻打匈奴的一次战争中,霍去病凯旋而归,特地路过了平阳县,想要去瞧瞧自己的父亲,吓得霍仲孺差点给霍去病跪了。

没想到霍去病反倒是先跪在霍仲孺跟前,表示自己没有一天尽孝,实在是委屈了父亲。这话差点把霍仲孺给吓死,这还没完,霍去病给霍仲孺又是购买田产,又是购买婢女,以此保证霍仲孺的晚年生活。



这个时候霍去病看到霍仲孺的小儿子霍光走了出来,霍去病也不用看就觉得是个人才,所以就带回长安培养了。因此霍光凭借着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哥哥,飞上枝头,变成凤凰了。

霍去病带着十多岁的霍光到了长安以后,在他的提携下,霍光成为了郎官,此后依旧担任曹官、侍中等职务。

汉武帝时期的侍中是怎么个官职呢?也就是可以随意出入宫内的官员,和皇帝的关系特别亲密,因此身份地位逐渐提高。

霍光刚入宫不久,便能担任这样的职务,没有霍去病的功劳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说基础工作绝对是霍去病帮他做好的。

公元前117年,24岁的霍去病英年早逝,汉武帝非常伤心,一口气将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提升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官职。



不过很可惜的是,霍光他不是个带兵打仗的料子,他更适合成为一名文官,治理国家的能力强悍,因此汉武帝常常让霍光侍奉在他身边。

霍光在伴随汉武帝的二十多个年头里,从来没有一次犯过错。这在常人眼中,是很难实现的事情。而且汉武帝这个人是个非常挑剔的人,到了晚年更是变得昏庸起来,所以说霍光能够在这种大环境下,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实在是很难得。《汉书》记载:

“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汉武帝到了晚年,那是真的谁也不信,就连他的皇后卫子夫以及他的儿子刘据,他都没有任何信任可言。

但是他对霍光却非常信任,信任到什么程度呢?愿意将整个大汉江山交托给霍光。我们都知道史上最感人的托孤就是蜀汉时期刘备托孤诸葛亮。其实汉武帝托孤霍光,一点也不比这一次的托孤差多少。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