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动荡期间,某次朱德上天安门,休息室里的高级将领们立刻起身敬礼,只有一个红极一时的造反派学生首领不起身,这厮还口吐狂言:“什么总司令,给他起立?”
在我军开国将帅中,彭总、林帅、粟大将、刘帅等,个个都是战绩辉煌,打过的经典战役更是世界闻名,而朱老总呢?除了我们小时候上学都学过《朱德的扁担》和井冈山会师之外,许多人也都对朱老总知之甚少!
那么朱老总凭什么能当上第一元帅呢?
萧克上将回忆井冈山斗争时说过两件事儿,第一,得知朱老总带着队伍上了井冈山,当时的毛委员特地换下常穿的长布衫,连夜让人做了一套灰布军装,只为能够穿戴的整整齐齐,会见大名鼎鼎的朱德!
第二,萧克上将说,当时朱老总在井冈山的队伍中有着很高的威信,甚至是有点儿神秘式的信仰,这种威信和信仰不是一张简单的任命书就能起到作用的!
可见在井冈山会师前后,朱老总就已经是全军的灵魂人物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有人说是因为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朱老总在南昌起义时其实是个“配角”一样的存在!
南昌起义时,他虽然顶着第九军副军长的头衔,可第九军就是个空架子,连军长都没有,朱老总手下加上警察也就四五百人,所以指挥部给他的任务仅仅是拖住两个国民党的团长,所以朱老总在南昌起义时压根儿算不上核心领导者!
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也就九个月的时间,朱德就从一个普通将领一跃成为让所有红军的灵魂,这九个月究竟发生了什么?恐怕才是大家需要了解的。
金一南将军在他的《苦难辉煌》一书中着重的叙述了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南昌起义后,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领着起义部队撤出了南昌,他们准备前往广东寻找口岸接受苏联的援助,但是没走多久随即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前后夹击,革命军最终在三河坝分兵,值此危急存亡的关头,是朱德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他决定率领4000人留下来阻击敌军,而主力人马则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带领前往广东,这就是著名的三河坝分兵!
可是,谁能想到主力部队在潮汕兵败如山倒,各部队乱成一团,连给周恩来抬担架的卫兵都跑了,起义领导人纷纷离队,当时险象环生,发着高烧身体虚弱的周恩来差点儿就做了俘虏,幸亏叶挺和聂荣臻拼死保护,找了一条小船漂了两天两夜才抵达香港!
反观担任殿后阻击的朱德,他则爆发出了惊人的决心和毅力,三天三夜的厮杀,尽管起义部队付出了2000多人伤亡的代价,但是建制依然稳定。于是,朱德就带着剩余的部队转战四方,几经坎坷坚定不移,最终成了我军的第一军人!
这期间,不断有高级军官离队,或先辞后别,或不告而别!师以上的党、军领导人全部离队,团一级的只剩下了两个人,陈毅和王尔琢!在天心圩不仅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离队,七十三团团长黄浩声、七十五团团长张启图也离开了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朱德再次站出讲话来稳定人心,陈毅回忆说,当时可以说是如黑暗中出现的明灯一般,朱德通过自己的讲话留住了800人,这就是后来几百万大军的革命火种,这800人里面有陈毅、王尔琢、林彪、粟裕等后来的著名高级将领!
什么叫力挽狂澜?这就叫力挽狂澜!如果,没有朱老总多次力挽狂澜,革命军队的火种恐怕早已不复存在,那将会改变历史的进程!
所以国防科技大学的金一南教授在《苦难辉煌》和《为什么是中国》非常明确的指出,中国今天的道路和辉煌是在不断的探索、实践、冲突、流血、牺牲中摸索出来的。
因此只有坚定信仰,脚踏实地的去为之奋斗,即便是前方道路崎岖坎坷,即便是孤身前行也要走下去,只有这样所有的主张、主义、路线才能达成!这也是为什么苦难之后是辉煌,为什么是中国能走出一条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因此,对于管理者和创业者来说,特别是当你深陷工作困境,或者在遇到低谷的时候,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看问题的思想深度,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抽时间,把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为什么是中国》这两本书,都系统的看一遍,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激励和启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