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华野连战连疲,为何毛主席还让华野打上海,调更近的二野不好吗

0
分享至

谈及华野这支队伍,在解放战争当中,可以说是赫赫有名的存在,打出的数场神仙战役,有效的奠定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也正因此令华野这支队伍,在解放战场上面变得相当忙碌。在解放上海之前,华野一直在与国民党周旋,先是于孟良崮战役当中,实现全歼整编74师的,随后又在淮海战役当中担当主力部队。而渡江战役当中,二野全力切断浙赣线,也是为了便利于华野接下来的作战。



就在此时四野奉命过江,要去应对白崇禧,此时按华野的情况来看,与四野一同向西南方向作战更加符合当时的局势安排,而二野因为更加接近沪杭,所以去负责解放上海最为恰当。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毛主席一声令下,要求二野掉头去与四野合围大西南,而华野却要辗转过后前往上海,担任解放上海的主攻队伍,为何毛主席要如此安排呢。

这与二野当时极为艰苦有着直接关系,抗日战争后期,野战军就此形成,而刘邓大军就此改编为中原野战军,这支队伍自此后就进入到命运多舛的局面当中。先是国民党对中原地区发动进攻,中原军区因为无力应对,不得不将根据地放弃,在突围过程当中造成一部分兵力损失。后续国民党又针对鄂豫皖边区,位于此处的中原野战军又要面对长期的对峙局面,同时还要生活在国民党的兵力优势压迫之下。



而后续的作战当中,中原野战军似乎陷入到一种魔咒当中,遇到敌军大举进犯后,就要将队伍分散突围,从而令兵力越来越分散,自然数量也越来越少。兵力还没有得到恢复,后续毛主席又安排刘邓挺进大别山,中野又开始进行艰难之战,大别山的艰苦程度,几乎不逊色于长征之时,另外还有大量的国民党军存在,从而导致中野在作战时,既要照顾老乡,还要与国民党周旋。

一时间令刘邓大军的机会能力迅速下滑,伤亡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中野进入大别山之前,是有14万兵力在手的,最终仅有6万多兵力走出大别山。而华野此时的情况就要好上许多,虽然华野也一直在作战,甚至还有战败的情况出现,但是华野的根基比较稳,且在淮海战役之后,令华野拥有相当荫实的家底,武器装备要比中野好上许多。



最为重要的是,华野虽然频繁的参与战争,并且在围歼黄百韬时,出现不小的战损,但是同时也在战争胜利后,接收大量的投降国民党兵力。也就意味着战争当中失去的兵力,在战争胜利后又及时的得到补充,但是中野在淮海战场当中又再次面临损失严重的局面,接下来又参加渡江战役,所以兵力一直无法得到充足补充,其实力自然也比较有限。



所以毛主席考虑再三后,还是由疲惫不堪的华野前往上海作战,虽然这支队伍因为长期奔波而疲惫不堪,但是整体的实力一直在线,对比二野情况要好上许多。更何况上海存在极大的复杂性,需要华野这种灵活的队伍去应对,这样才可以更快的结束战役。即便是二野距离更近,还是调集华野前往上海作战,不得不说毛主席的战略安排,是极具深远意义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国文史记呀
大国文史记呀
纪录历史时刻 传递正能量
1800文章数 58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