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9年,毛主席回乡探亲,得知罗氏的堂兄已死,忍不住一直叹息

0
分享至

前言

旧时代的封建包办婚姻,是很多家庭不幸的源头,这些婚姻的当事人往往缺乏感情,男女最终都只能沦为婚姻的附加物,甚至出现悲剧。

伟大领袖毛主席年少时也曾有过一段父母包办的婚姻。成年后,他虽不满意他和罗氏的婚姻,却一直和罗家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毛主席

1959年,毛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原本还想跟小时候的朋友、原配夫人罗氏的堂兄罗石泉见面叙旧,却没想到,罗石泉已于1957年冬月因病去世了……

父母包办的罗氏女子

罗石泉是毛泽东的好朋友,小时候他们曾一同上过学。1925年,毛泽东回到老家韶山搞农民运动,罗石泉在毛泽东的启发下,加入了共产党,成为农民协会的骨干。

除此以外,他们还有一层特殊的关系,那就是:罗石泉是毛泽东原配夫人罗氏的堂兄。



毛氏宗祠

韶山毛氏公祠,1920年和1940年两次编族谱,在毛泽东的那个条目里,都这样注明:原配罗氏。而在1940年的族谱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罗氏,子远智,承夫继配杨氏子嗣。”那就是说,毛家族中人,一直把罗氏看作是毛泽东的原配夫人。女人必须有子嗣,也不知哪位长辈决定,把杨开慧生的第3个儿子远智,也就是毛岸龙,过继给罗氏做儿子。

罗氏名叫罗一姑,生于1889年10月20日,比毛泽东年长4岁多。1910年毛泽东去东山学堂上学之前,罗一姑因患细菌性痢疾去世。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1936年秋,毛泽东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说:“我14岁时,我父母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实为18岁,可能是斯诺笔误),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

这桩婚姻的形成,是传统的封建婚姻意识的产物。罗一姑的祖母和毛泽东的祖父是亲兄妹。那时候,农村觉得年轻人结婚最好能“亲上加亲”。长辈们看到罗氏和毛泽东年纪相当,所以,他们婚事首先就得到了双方长辈的一致赞同。



毛泽东

罗一姑长相很好,也是干农活、操持家务的能手。毛泽东的母亲文氏,身体一直不好。那时,毛家又没有女儿,急需一个能协助、代替文氏操持家务的女人。毛泽东的父亲为人精明,罗一姑这样的女子,是他理想中的儿媳妇的最佳人选。于是,这门婚事就这么订下来了。

然而,他们忽略了婚姻的当事人。毛泽东压根儿就不同意这门婚事,何况那时他还是个14岁的孩子!



毛泽东

美国学者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一书中曾这样描述他们的婚礼:出于某种考虑,毛泽东有礼貌地履行这种生硬而可怕的仪式。他规规矩矩地向每一位来宾磕头。惊恐万分的新娘被揭去红盖头,像买来的商品第一次接受检查。但他拒绝与这位大6岁(实际大4岁)的新娘住一起,并发誓决不碰她一个指头。

罗一姑来到毛家后,孝敬公婆,操持家务,很受公公婆婆的喜爱。但她与毛泽东的夫妻关系,始终是有名无实。长久以来,她和公公婆婆都希望随着毛泽东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够建立起真正的夫妻关系。然而结果,却让他们都失望了。3年之后,一场疾病夺去了罗一姑年轻的生命。



毛泽东

毛泽东始终善待罗氏一家

毛泽东虽然不满意这门婚姻,但对罗一姑这个人却毫无怨言。因为她更是这门不幸婚姻的受害者。因此,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毛泽东对罗一姑的亲属,总是怀着一种歉疚的心理,一如既往地给予关注。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一封由北京邮来的,交“罗鹤楼老先生启”的信件,寄往罗家。这正是毛泽东的亲笔信。收信人罗鹤楼便是罗一姑的父亲。毛泽东向罗府全家表示问候。如罗老先生身体尚健,欢迎他去北京走走。遗憾的是,罗鹤楼老先生已于1943年12月去世了。关山阻隔,毛泽东不知这个情况,才有这封迟到的信件。



毛泽东

遥想当年,1925年2月,毛泽东回乡搞农民运动,常去杨林一带走村串户,访贫问苦。罗家是去杨林的必经之路。毛泽东因此常去罗家。这期间,毛泽东与罗老先生,还有他的侄儿罗石泉交往甚多。

楼门前的罗家人一直记得1925年3月26日,即农历三月初三,传统的“上巳节”。这天上午,毛泽东来到了楼门前。

上巳节是人们在水边饮宴,野外春游的节日。农村习俗三月三,地菜煮鸡蛋。吃了去湿,明目,治头晕。这一天,毛泽东来到罗家,罗老先生自然是格外高兴,连忙张罗着地菜煮鸡蛋,接着杀鸡置酒,招待毛泽东。



毛泽东与老乡

楼门前的许多乡亲,闻讯都围来了。其中有罗石泉,还有罗立芳、黄可忠等贫苦农民。毛泽东就利用这样的机会,宣传革命主张。封建地主是怎样压迫剥削农民,农民要怎样革命才有出路。毛泽东讲的是乡言俚语,深入浅出,大家心头霎时像点上了一盏明灯。

后来,楼门前就成了农民运动极为活跃的村落。罗石泉加入了共产党,连罗鹤楼老先生都成了农民协会的积极分子。



毛泽东讲话

“马日事变”后,罗鹤楼和侄儿罗石泉因为毛泽东的原因,很不幸地受到了牵连。国民党反动派直接派人去抄了罗鹤楼的家,还把罗石泉抓了起来,在狱中对他进行严刑逼供。

尽管当时罗鹤楼已经五十多岁了,可他为了养活一家人,还是远走洞庭湖区,靠种湖田谋生。

后来,罗家出了很多钱,总算把罗石泉保释了出来。出狱后,罗石泉又去了华容当教书先生,过着今天在这、明天在那,吃着今天米不知明天饭的日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罗家一行人终于辗转回到了老家韶山。不幸的是,才回家不久,罗鹤楼老先生就去世了,终年72岁。



毛主席

解放后,罗石泉在家乡教小学。毛泽东写给罗鹤楼的信,因老先生已不在人世,是罗石泉代为复信的。毛泽东收到他的信后,即给他写信:

来信收悉,十分想念你们。承蒙关注,极表谢意。

1950年5月,毛岸英受父命回乡,专门约请罗石泉到他打住的毛氏公祠见面叙谈。毛岸英依乡例叫他“舅舅”,赠他鹿茸、茶叶及人民币20万元(旧币),还详细地询问了他的家庭生活和身体状况,转达了父亲对他的问候。



毛主席、毛岸英

那时,罗石泉已61岁,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家口众多,生活艰难。虽然有一个小学老师的工作,但他任教的小学是族立学校,薪水什么的都没有保证,一家人过得很困苦,经常吃不饱饭。

毛岸英从湖南回来后,马上向父亲谈了罗家的真实情况,毛泽东得知详情后,当即请人为罗石泉汇去300万元(旧币),以解燃眉之急。值得一提的事,这些给家乡人寄去的钱,都是出自毛主席本人的稿费,他向来如此。

后来,毛主席的弟媳王淑兰从北京回韶山负责招待所的工作后,毛泽东又常嘱咐她:要常去罗家看看,他们都是受苦人。



王淑兰

王淑兰也一直记着大哥的嘱托,曾多次和九弟毛泽连去罗家看望他们,时不时给他们送去一些吃的用的,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关于毛泽东与元配罗氏的婚姻,出自于毛泽东本人之口,并且记载下来了的,当时仅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纪实文学《西行漫记》。该书的核心内容是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即《毛泽东自传》)和第五篇《长征》。这是毛泽东同志唯一亲自修改的自传,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自然亲切,又撼人心魄。



斯诺(右)在陕北

通过该书中斯诺与毛主席的谈话内容,我们可以分析出,毛泽东不满意年少时父母给予的这段包办婚姻是确实无疑的。但他却一直没有忘记罗家的旧谊。尤其是在他成为共和国的缔造者之后,仍然一往深情地关心着罗家亲友的疾苦。而且,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自己的儿子、弟媳、堂弟也这样做。这是出于人道精神吗?是传统美德吗?

是,但也不全是。

人们从毛泽东与楼门前罗家的交往中,看到的是一位共产主义者的伟大而高尚的情操!是乡情,更是一种责任。



毛主席在韶山

毛泽东1959年的这次回乡,原本是打算要跟老朋友罗石泉相叙一番的,毕竟他也算是他当年跟罗家交往的见证人。不料罗石泉也于1957年冬月因病去世了,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好一阵都在叹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正史笔记
正史笔记
我们不创作历史,我们只是历史的搬运工
747文章数 72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