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企业家们深入学习先进企业,中德制造业研修院研发出一套匹配成长型制造业企业家的课程——产业创新营,涉及到战略、组织、企业经营管理等问题,旨在帮助中小企业聚焦主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产业创新营的第二站由工信厅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顾问、制造业数字化与工业软件专家、青岛工业软件研究所副所长李杰分享《实战训练:定制1套企业数字化落地方案》。
演讲 / 李杰
整理 / 中德制造业研修院
李杰
工信厅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顾问
制造业数字化与工业软件专家
青岛工业软件研究所副所长
《实战训练:定制1套企业数字化落地方案》
目前数字化转型,只有大型的企业才有资格保持人和系统两张皮。中小企业做数字化:第一,不要抄别人的数字化,因为模仿同行、类似的场景很容易,但抄就会陷入经验式的框架。
第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成功率不高?因为理论都对,但和实践结合有问题。
原先企业做信息化不需要考虑全局,现在企业做数字化转型要考虑自己在行业和产业链里面是哪个位置,最好能上下游拉通,去拥抱客户的系统。
例如在汽车行业的企业,他们的下游企业是特斯拉、宝马、奔驰等企业,他们会要求上游企业报数据,为此上游企业要单独做一个系统。
所以,我认为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有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制定目标
做事情之前,应该先定目标还是应该先定需求?先定目标。因为需求永远是多的,企业家写一大堆需求,交给员工,最后花的钱可能比想象的多,效果还达不到预期,所以不如先定目标。
在定义目标和需求时,要遵循SMATR原则:
specific,代表具体的;
measurable,可以量化;
attainable,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relevant,相关性;
time-bound,时机,它代表两个含义,有没有时间节点以及时机对不对。
道理一点都不难,实际做很难。例如,我们2017年准备做服装行业数字化,但因为2019年的行业特征是招工难、成本上涨和柔性制造,2020年变成交付难跟小单快返,2022年产能外迁、供应链重构,基本上每年数字化行业的环境都会变,等于我们每一年要调整相应的目标。
所以,一定要基于自己所在制造业的市场环境,而不是数字化行业的环境来定目标。大家都对ChatGPT感兴趣,但也不能因为它火,人人都用。
中小企业确定数字化目标后,除非是因为经济形势变化和市场巨变,不得不动,像人员调整、资源冲突这类问题都尽量不动。数字化转型的项目,一旦中间断断续续,基本上就废了。
步骤二:分析现状与需求
同样地,先分析现状,还是先分析需求?
我认为先看需求。在需求分析的时候,一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二要结合市场需要来考虑需求;三实在拿不定主意,请专家帮忙。同时还要注意细节的问题,因为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信息中心管类似事情,所以要体现全员数字化。
做需求归纳的时候,需求一定要具象化,要做到行业专家跟技术人员的话术是一样,老板不要与管理层、员工有偏差。我认为,管控需求不要超过5条,因为这是人的天性,需求太多,容易疲劳。
至于如何看现状,一是物理上的现状,包括厂房、工艺、宿舍、食堂等,二是意识的现状,包括排产、排班、调度等。
步骤三:规划
基本明白前两件事情,规划就比较容易。所有的企业家天然具备做规划的能力,包括财务、人员、订单,生产等规划。数字化只是额外工作,除了企业家对技术比较陌生,原理没有任何变化。
所以,首先规划就是规划,不要因为它是数字化,就把它神秘化、复杂化,它跟做生产规划没有任何区别,主要就是时间节点。
其次,你可能没法做到精确,但是可以定一个大致的稳妥而明确的计划。最后做数字化规划的时候,老板只需要定调子。如果项目有点复杂,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步骤四:技术选型
技术选型是最难的一件事。因为数字化跟买OA、财务软件不一样,它跟业务深度融合,一旦出错,容易有苦说不出。数字化属于就算别人跟你说的再明白ERP的作用,你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同行取经,小公司永远都能找到一个比自己大的标杆。在选的时候一定要看案例,反复对比,同时与供应商互相评价对方,实在不行也可以寻求专业咨询,双轮驱动。
我有几个小提示,例如,在技术选型时候,千万不要掉到技术陷阱里面。只需要知道ChatGPT火,不掉队就行。例如,数字化最挑战的是系统化思维。
在技术选型的时候,很多企业家会纠结用私云还是公云。私云是自己的,公云是公用的。我认为,按场景来分析,比如说服装行业,项目背景是要在线上接单,快速打板、小量试单、快速返单,现状需求是订单分发需要做在线管理,面辅料选择、打板需要两家公司之间做在线协同,订单跟踪需要用实时反馈跟协调。
解决方案就是根据项目背景和现状需求,凡是偏订单跟踪类的事情就用公云,因为它的数据保密性不强,安全性要求没那么高,涉及到面辅料跟打板就用私云,不用担心数据泄露。
步骤五:设计初步方案
其实企业家工作到技术选型就结束了,但是我强烈推荐企业家参与初步方案的设计,不一定要老板亲自执笔,就跟写目标一样,哪怕一句话也可以。当然,也可以找专家,这是我给重庆公司做的初设,先由厂长给我画基础,我再标出红点,又在右边标注出来,公司里的所有人基本都能看懂。
步骤六:筛选供应商
供应商筛选难度仅次于技术选型。一般企业家知道怎么管乙方,但是筛选供应商,要么是找不着,要么是太多,是特别明显的两个极端。在沟通的时候,又费时费力,效率比较低。
所以,在确定合作伙伴之前要先进行内部讨论,尊重基层员工的意愿,同时组织全员讨论,有时候供应商也可以参与一起讨论,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永远都是不够系统的。
给大家提几个关于数字化的供应商筛选:
第一个关于价格,先不考虑值多少钱,先想好打算花多少钱。如果你在预算上有纠结,不如先利用SMART模型管控一下自己的需求,这对小微企业来说比较有用。而且,不要通过比价方式来一味压价,你压供应商的价,供应商就压你别的东西。
第二个关于技术交流,它很痛苦,但是很有必要。不管这个技术企业家听不听得懂,一定要让每个供应商都讲。同时可以让同行推荐,但是不要相信同行可以作为你的样板。因为这几年做数字化转型,我发现并没有一模一样的小微企业,所以要先审题再抄作业。
第三个关于供应商评价。我们不是大公司,千万不要难为乙方,客观理性地评价供应商是否称职。
第四个关于供应商的管理,不管是自己还是供应商,软件项目一定记得做阶段性验收,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需求不跑偏、目标不偏离。另外,数字化项目,不要迷信通过付款手段可以制约供应商。因为用回款来卡软交付的项目,基本上就是两败俱伤。在钱的问题上,大家先讲清楚规矩,丁是丁,卯是卯,再往前走。
接下来想结合两个案例:
第一家企业是豪德博尔,它做了三次数字化转型,为什么前面两次数字化都没有达到目标?企业自身有很大的责任,第一次数字化,缺乏充分的调研,就冲着华为的名气开始做数字化。第二次别人推荐一家新兴的知名科技公司,在没有跟乙方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就开始比较大的模式转型。第三次吸取教训,跟对方事先谈好,才算是转型成功。
回顾豪德博尔前两次数字化,基本都犯了前面提到的几个点,没看自己需求、目标跟人说不清楚、光听别人公司牛、光听别人系统14天上线。搞制造业的人应该都懂,系统这么快上线,一定不会照顾个性化要求。
第二家是环保回收企业,它最开始是通过政府和朋友推荐,找了一堆供应商,包括环保公司、能源公司、数字化公司、自动化公司,甚至是工艺,结果现在除了工艺,剩下四个全部在我这里。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公司尝试起步做数字化,一步一步把供应商确定,不断试错,最后试到没有路走了,找一个专家帮忙。这个属于他会数字化,但是他不耐烦、疲劳了,找个专家来帮忙。
案例其实对应的是我们数字化的年代。
第一阶段,在2000年左右,企业找软件公司做项目;第二阶段,是2010年左右,政府组织讲座,让企业家免费来听;第三阶段是2020年左右,企业每年辛苦做数字化,但是半死不活,最后忍无可忍,直接把信息中心公司化,自己做一个数字化团队,跟创业公司一样,还招几个程序员。
其实,第三阶段不如前两个阶段效果好,因为企业做甲方,提要求的时候,可以提得很明白,但是乙方做不好。如果自己转型直接做乙方,只会比专业的团队更差。
所以,到底应该如何去找供应商?
不管是选技术路线还是选供应商也好,企业尽量选小而轻的应用。例如,能APP化的,就不要做成很重的客户端软件,能用浏览器的坚决不用客户端。其实上的系统,每个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界面,要用哪几个,就只出现哪几个。
像SaaS系统,领导有一个简单的交互来跟踪状态,员工之间协同也是一样的道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的界面是不同的。我建议,小微企业做任何项目,全部SaaS化,因为它免维护、迭代快,点开界面,所见即所得,不需要太多的培训。
步骤七:详细方案
详细方案基本上是模板式的,包括背景现状、需求分析、项目目标、整体框架、系统组成、关键技术等。我要提醒各位,数字化转型覆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所以在定目标的时候,通常不会做全场数字化,大企业是规模大,一次做不动,小企业是一次拎不清。
我认为,数字化建设跟装修特别像。我们作为业主,明知道分别装房间是不好的,但是又不得不这样装。这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在调一个系统的时候,它一定会对没有动的系统产生干扰,影响到整个公司的管理和生产。另外,虽然我们常说要做好顶层规划、分布实施、精确执行,但这是理想状态,只能尽量减少损失。
步骤八:项目管理
任何一个项目的数字化都是质量、预算与时间三个维度,它们互相排斥,所以要进行风控。如果你要速度快、质量好,那就只能加预算,这个事情已经困扰大公司几十年了,从来没有解决。
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例如龙头央企,有钱、资源充足、员工素质高、还有业务单一,所以它们在这三个维度上面的控制会比较好一点。
除此之外,做数字化需要注意组织、管理、保障、激励、评价方法和验收等。我想强调一点的是,项目管理场景一定要全员参与。
步骤九:系统运维
关于系统运维,我先提几个问题:IT资产怎么管?用什么工具?密码归谁管?企业家一定要回答出这些问题,因为现在IT资产都在云端,越来越数字化、虚拟化,所以一定要重视,万一丢失,损失很大。
步骤十:迭代与改进
第一点,数字化不只是提高效率,而是可以帮助传统公司直接变成科技公司。在高新企业里面,软件公司的比重高达50%以上。因为制造企业有个天然优势,很容易跟数字化挂钩。
第二点,数字化是实现商业模式转化比较省事的方法,也是一个必然之路。例如有一家海南公司,最开始是做养殖和商贸,也就是,一边养鳄鱼一边卖产品,后来衍生出来两个新公司,一个是产品制造,做皮带、文创等纪念品,另外一个跨境卖皮夹子。这家企业要实现提升,就开始转向智能制造,后来它直接变成高新企业。
总结一下,中小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第一要分阶段迭代,第二要对目标、需求、方案、应用、持续改进,第三要“咨询+技术”双轮驱动。
点击按钮▼立即报名
合作咨询:
张老师 18167105289(微信同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