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典型魏公公:小人物底层逆袭,总要从身上割下点东西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绣春刀》系列是适合看夜场的电影。不仅因为电影中夜场戏占了大半,更因为这部电影本身讲得就是最见不得光的那段历史:禁宫血斗、杀手夜行、皇位阴谋,黑幕里满满充溢着阴谋的窒息气味。

而这重重黑幕的中心,就是荧幕里发出厉声尖笑的九千岁魏忠贤。

残忍阴毒,奸猾诡诈,金士杰将魏忠贤饰演得栩栩如生。在很多人看来,这位执掌东厂大权,手握百官性命,碾死一个锦衣卫百户跟碾死一只臭虫一样的大太监,距离最高权力只有一步之遥,堪称小人物底层逆袭的榜样。

太监的黄金时代:全村人都自宫了

在明代,朝廷发行的官方报纸叫做《邸报》(没错,明朝是有报纸的)。如果那时也有社会阶层概念的话,那么要证明当时社会各阶层流动性上下通畅,一定会举出魏忠贤的生平为证。天启七年官方发行的《邸报》大概会这样写:

“最能证明社会流动性例子就是九千岁魏公公,魏公公出生于北直隶肃宁一个贫苦家庭,没上过几天学,从小就在街头市井讨生活,当过最下层的佣工和赌场小弟,进宫后,又从最底层的甲字库小太监开始,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最终成长为万人称颂敬仰的九千岁。要论家庭条件、教育程度、社会资源。魏公公算是最差的那一档,但他照样成功了。足以成为大明王朝不断奋进、积极向上的表率和楷模。”

确实,比起电影《绣春刀》里虚构的锦衣卫沈炼,九千岁魏忠贤才算是底层逆袭的绝对楷模。他的成长经历,无论在他生前死后都是街知巷闻。从天启六年时为了称颂他功德而撰写的《魏司礼小传》,到魏忠贤倒台后不到两年里出版的四大马后炮的斥魏小说《警世阴阳梦》《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皇明中兴圣烈传》和《梼杌闲评》,都不曾否认这一点。

魏忠贤发迹的晚明时代诚然有其“传奇”色彩。自从穿越剧盛行以来,就产生了不少穿越到某个时代成为某人的热切幻想。比如回到大清当格格,回到大秦当将军,回到大宋当文人,等等。但倘使某人真有成为一名太监的野心和决心,那么最适合他的朝代,正是明朝。

明朝是太监的黄金时代,光是留名后世(尽管全是臭名)的大太监就有刘瑾、汪直、王振、魏忠贤四大太监。其他诸如跟张居正一起把持朝政的冯保,开城门把李自成放进来的曹化淳之类次一级的大太监更是不胜枚举。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