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讲述人:陈晓梅
我叫陈晓梅,今年58岁,退休3年了,是县城事业单位的职工。
我娘家是在贫瘠的黄土高原上,漫天黄土,飞沙走石,每家每户都隔着百米深沟,想要见面可能就得花上大半天的时间,那时候的生活真的很贫寒。
我们兄弟姐妹四个,我上面是一个哥哥,下面是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妹妹比我小5岁,弟弟比我小7岁,其实我和妹妹中间还有一个弟弟,但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
我和哥哥只差一岁,我们两个都是一起上下学。
那个时候,我大伯是村里的老师,我和哥哥每天天不亮就跟在大伯的屁股后面往学校走,放学了又跟着大伯回来。
哥哥那时候很淘气,动不动走到半道就不见人了,让人一顿好找,但貌似大伯很了解哥哥,每次都能在附近的麦草堆里,或者是地塄下面找到他,美美的揍一顿,就能管上个两三天。
我们那里的人都得靠天吃饭,哪年雨水多,庄稼就收成好,哪年雨水少,那就只能吃糠咽菜了。
记得那个时候,母亲给我们吃的最多的就是黑面,黑面馍馍,黑面卷卷,还有地里的野菜,想吃一顿白面,吃上几个大白馒头,都特别困难。
有一年粮食收成还可以,赶上过年母亲想做一点油饼,但一直拖到天黑才做,我问母亲为什么白天不做,非得等到晚上点着煤油灯做,母亲小声说:“嘘,你小点声,小心别人听到,白天万一来人给吃不起啊。”
那个年代就是这样,不是母亲小气,是真的穷怕了,害怕别人吃了,给我们几个孩子就没什么吃了。
我们那里吃的水都是雨水,每家每户会打一个水窖,把水沟改好,等到下雨之日,雨水就会顺着水沟流进水窖里面。
如果哪一年雨水少了,连做饭的水都很稀缺,就得赶着毛驴,驮着两个大木桶去很远的山脚底下去找水。
小时候村里一个亲戚家条件好,他们家的孩子时不时都会穿一件新衣服,我们都好喜欢,但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心想我要能有一件新衣服该多好呀。
回家让母亲给我买一件,母亲总是会说:“咱家穷,饭都吃不起,哪有钱买衣服。”
我穿的都是哥哥穿小了的衣服,我记得有一年我没裤子穿,母亲翻箱倒柜的给我找出来一件哥哥的裤子。
但是穿上很短,母亲就找了一点烂布头子,给我又缝了一截,我现在还记忆犹新,裤子上面的颜色是黑的,下面那一截是蓝色的。
那个年代,没有多少换洗的衣服,所以不管大人小孩,身上都长满了虱子,每天晚上吃过饭坐到炕上,就会脱下衣服捉虱子。
两个大拇指甲盖用力一挤,听见“咔啪”一声,一只虱子就被消灭了。那时候这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谁也不笑话谁,有时候发现虱子比较肥大,还会开玩笑说:你把虱子养的真肥,挤上好过瘾呀!
那时候的我们更没有鞋穿,一双布鞋能穿好久,我记得母亲给我做了一双布鞋,我穿到最后,脚后跟都露出来了,鞋底磨了一个大洞。
上学的路上,如果赶上下雪天下雨天,我的脚都是湿透的,尤其到了冬天,我的脚就被冻得红肿,有时都会被冻烂。
虽然日子过得很寒碜,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我和哥哥的学习还是挺好的。
那年妹妹五岁,生了一场病,父母掏空本来就不多的积蓄,还借了很多钱,带到县城才看好,回到家妹妹已经瘦成皮包骨头了,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到了腊月快过年了,妹妹总是念叨着:“爸爸妈妈,快过年了,我好想吃肉。”
父母听了不吱声,过了一会儿爸爸说:“放心吧孩子,过年肯定让你吃上肉。”
父亲转过身就皱起了眉头,把母亲叫到门口小声的说:“我们现在身无分文了,还欠了好多钱,孩子要吃肉怎么办呢?看她瘦成那样,我心都快要碎了,今年说什么都得让她吃上一顿肉。”
母亲抹着眼泪说:“不行了,我们找人借点吧,年过了,我们再想办法还。”
我和哥哥站在门口的角落里听得一清二楚,那时候比较傻,我还问哥哥:“你猜咱们今年能吃上肉吗?”哥哥说:“不知道啊,吃不上就只能吃糠咽菜了。”
第二天,父亲就去大伯家想借点肉,大伯是老师,人是挺好的,可大伯母素来都不好相处,说什么都不肯借给我们,说他们只有五六斤的肉,借给我们,他们就没什么吃了,父亲只好失望而归。
父亲接着又去了几个亲戚家,但他们都不愿意借,三言两语就把父亲搪塞过去了。
我和哥哥站在大门口等父亲的好消息,没想到他耷拉着脑袋回来了,跟我们一句话都没说。
那天晚上,我和哥哥在门口听到父亲对母亲说:“你要不明天带着两个孩子去她姥姥家一趟吧,看能不能给咱借一点肉。”
母亲唉声叹气的说:“我妈那个人你还不知道吗?这几年一直对你有意见,嫌你没本事,日子过得寒碜,你哪次去了让你进门吃过饭啊?给咱们借肉估计悬。”
母亲话音刚落,父亲什么都没说,就“哎”了一声。
第二天天不亮,母亲就进来喊我们起床,让我和哥哥陪着她去一趟姥姥家。
姥姥家挺远的,走大路得60多公里,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都是走小路,翻几座山就到了。
姥姥姥爷一直跟舅舅一起生活,舅舅是个木匠,家里条件能比我们好一点。
到了姥姥家,已经中午了,我已经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了,姥姥姥爷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还跟两个表弟玩耍,舅舅舅妈在小院后面的柴火堆跟前劈柴。
姥姥姥爷见我们来了,也没有多高兴,姥姥上下打量了一番我们,就对母亲说了一句:“你又来借东西了啊,当初我就说你跟着他没好日子过,你还不信,现在把日子过成这样了,知道回来找我们了。”
母亲被姥姥说的面红耳赤,又小心翼翼的说:“妈,我来就是想问你们借两斤猪肉,小敏刚看病回来,我们也把钱花光了,孩子想吃顿肉,等年过了,我们就想办法还给你们。”
这时舅舅舅妈走过来,把我们招呼进了房间,舅舅人还不错,让舅妈给我们一人煮了一碗面条,我们走了好几个小时,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狼吞虎咽的就吃了。
哥哥吃完还想吃,这时姥姥说:“外孙子是狗,吃饱就走,这话说的一点没错,来了也没给我带什么东西,反而还想蹭我们几碗饭。”
母亲一听这话来气了,放下碗筷,就冲着姥姥说了一句:“就算我们饿死,也不会再问你借东西了。”说完拉着我们两个转身就走了。
舅舅还有点心疼母亲,我们走了四五十米了,还在后面叫着母亲,但母亲头也没回地就走了。
回家的路上,母亲边走边哭,还不停地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息,要不然就像妈妈这样,为了2斤肉求爷爷告奶奶还借不来。”
从那儿之后,母亲再也不想去姥姥家了,就算日子再苦,她也咬着牙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