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周恩来,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分享至



教员和周先生共事的时间太长,发生的交集错综复杂,要用一篇文章说清楚几乎不可能,所以关于教员和周先生的关系,就选几个标志性的阶段,以点带面简单聊一下。

教员和周先生共事的起点,是1926年发生在广州的中山舰事件。

那年元旦,教员以国民党湖南省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的“二大”,因为他之前已经代理汪精卫出任中央宣传部长,便在国民党的大会上,代表宣传部做了《宣传报告》,反响非常好。

会议结束后,教员除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工作,还兼任国民党政治讲习班的理事。

理事长谭延闿不在的时候,教员要代替谭延闿,负责讲习班的日常工作,而且还要给讲习班讲授《农民运动》的课程,每周一到两次。

专注于宣传、教育、农民运动,基本不涉足军事。

周先生则恰恰相反。

那时他已在黄埔军校做过政治部主任,并协助蒋介石打赢两次东征,声名鹊起,1926年初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副党代表、政治部主任、中共广东区委执行委员会的军事部长。

这样的地位,事实上是我党军事工作的实际负责人。

这两个交集不大的人,最终被蒋介石给捏合在一起。

因为蒋介石得到两次东征的战功以后,在国民党内迅速崛起,“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进入国民党的最高层。

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也为了把我党驱逐出国民革命的阵营,3月18日,蒋介石以黄埔军校驻广州办事处的名义,命令代理海军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把中山舰调到黄埔军校,等候差遣。

结果李之龙把中山舰调到黄埔军校以后,蒋介石立即反咬一口,说共产党员把军舰调到黄埔军校,目的是发起军事暴动,危害国民革命,于是蒋介石宣布戒严,并逮捕李之龙等共产党员。

这件事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说明国民党的右派势力,正式对我党出手了。

教员得到消息以后,立即赶到苏联军事顾问代表团团长季山嘉的住处,建议动员广州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前往肇庆,在叶挺独立团开会。

目的么,自然是依靠我党的直属武装力量,团结国民党的大多数高层,然后通电讨蒋,削弱蒋介石的兵权、开除蒋介石的党籍。

周先生也提议,把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共产党员,派到其他军里,各自成立叶挺独立团式的军队。

如果这件事做成,我党的军事力量将大幅增强,就不止一个叶挺独立团了。

但季山嘉拒绝了教员的建议,陈独秀拒绝了周先生的建议。

事实上,那时驻扎在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