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这场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高产值,严重破坏了当时脆弱的经济结构。不过,在各省的主要领导人中,也有人旗帜鲜明地反对“大跃进”,比如时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的潘复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也因为反对“大跃进”,潘复生被撤销了职务。七千人大会纠正了“大跃进”的错误,在这之后,潘复生重新复出,后续还担任了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相当于今天的黑龙江省委书记)等职务。那么,潘复生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潘复生出生于1908年,山东文登人,1931年加入共青团,同年12月转为党员。他早年投身革命事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表现出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在我党的带领下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潘复生先是在平原省工作了一段时间,平原省被撤销后,潘复生被调到河南省,担任了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全面主持河南省委的工作。任职期间,他致力于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河南省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8年,在“大跃进”时期,潘复生因反对浮夸风,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和迫害,被撤销了职务,并被下放到西华县农场劳动。在1962年,经过七千人大会后,潘复生恢复了名誉,此后他被调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担任主任。
1966年1月,潘复生再次得到重用,被调到黑龙江省担任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省建设兵团第一政委,并兼任了东北局书记处书记。在黑龙江省委工作期间,他注重抓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工商业,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潘复生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领导制定了《黑龙江省1967年至1970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和政策,包括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推广农业机械化、实行科学种田等。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黑龙江农业的发展。
1966年5月,“十年特殊时期”开始,潘复生也狂热地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在全国所有的省委书记中,潘复生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红卫兵造反的,令人匪夷所思。另外,潘复生还迫害了原先黑龙江省委的很多干部,使得他们饱受冲击,多次受到批斗。
1967年,黑龙江成立省级革命委员会后,潘复生担任了省革委会主任,不过,随着“十年特殊时期”的进行,潘复生也逐渐失去了对黑龙江省革委会的控制,而且他也犯了很多“左倾”错误,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
1971年,潘复生被免职审查,此后他一直在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的招待所接受审查,直到1980年因病去世,终年72岁。潘复生去世之后两年,也就是1982年,中央对他的问题作出结论:“历史问题已经查清,没有问题”。另外,中央还指出,潘复生的确在“十年特殊时期”犯了错误,但鉴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他在特殊时期犯下的错误不作组织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