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红色记忆】成渝铁路 穿越时代的记忆‖张雅露

0
分享至

成渝铁路 穿越时代的记忆

张雅露

人生总有许多奇妙的际遇,有和人的,有和物的,但笔者今天想说的是关于一条铁路的。

20年前,一位父亲带着他刚上小学的女儿去内江火车站,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乘坐火车,她看到的就是这样一辆绿皮火车。一路上,她兴奋得眼睛都没离开过窗户,好奇地打望着这个飞快的世界。这是她第一次踏上成渝铁路。从此它的光芒也照进了她心里,让她爱上了火车,这个女孩就是我。一次,一位老人问我:“姑娘,你知道从成都到重庆,在新中国成立前,乘汽车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到吗?”我摇了摇头,他说:“要用两天时间,需在内江住一晚。”在这之后,我便开始尝试着更多地去了解成渝铁路背后的故事。

2023年平凡的一天,两列“复兴号”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从重庆、成都相向而行,又一天的双城生活在这飞驰的列车之中,被再次激活。而这样的相向而行,70年前也同样发生过。那是重庆和成都这两座血脉相连的城市,第一次通过铁路深情相拥。

时光流转到70年前,在重庆菜园坝火车站和成都火车站广场,人声鼎沸,红旗飘扬,一片欢腾景象。人们在共同见证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正式全线通车。1952年7月1日,在庆祝建党31周年的大喜日子里,西南人民盼了近半个世纪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1952年7月1日,由重庆开出的第一辆列车到达成都(图片来源:人民网)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在铁路建成之前,仅有长江水系和崇山峻岭中的羊肠小道与外界联通。修铁路、通火车,一直是川渝人民的梦想。成渝铁路的修建计划由来已久,1903年,四川总督上书奏请自办川汉铁路。后来,国民政府试图重启成渝铁路,但直到新中国成立,成渝线依旧只是地图上的一条虚线,川渝人民的出山梦依旧十分遥远。中国共产党没有让人民继续等待,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西南局进驻重庆,邓小平在西南局扩大会议上,正式作出了“兴建成渝铁路”的重要决策。

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开工典礼在重庆隆重举行。当天,邓小平穿着补丁裤子就去参加开工仪式。他说:“我们进军西南就下决心把西南建设好,并从人民的交通事业开始做起。”贺龙将一面绣有“开路先锋”的锦旗授予军工一总队,3万余名军工分别赶赴指定的筑路工地,掀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大工程——成渝铁路建设。



修筑成渝铁路的开路先锋(图片来源:重庆日报)

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还面临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要修铁路谈何容易啊!有人问,铁轨、枕木从哪儿来?“群策群力,就地取材。”党中央的指示明确有力。当时,铺路需要100多万根枕木,在筑路之初,内江接到了一项特别任务:根据枕木“就地解决”原则,需向民间采运枕木12.55万根。然而,内江属浅丘地带,没有成片的森林资源,且时间紧、对枕木规格质量要求高,只能发动群众一起寻找。尽管面对如此多的困难,内江人民却用前所未有的热情支持成渝铁路建设的一切工作。有人把修新房娶媳妇的干木料捐给政府,有人把房前屋后遮阴乘凉的大树改做成枕木,也有人将珍藏多年的香樟、楠木等名贵木材捐出来,一些老人甚至将自己的寿材也锯成枕木送到农会,有的农民将木材抬到工地后,不留姓名、不等收款就走了。在严密的组织和全面动员下,内江地区一共贡献了19万根枕木。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正式通车,图为成渝铁路渝内段通车典礼(图片来源:央广网)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庆祝典礼在成渝两地同时举行,两列火车分别从成都和重庆发车,相向而行,并在内江站交会。毛泽东主席题写了“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的锦旗,并赠给西南铁路工程局。



1952年毛泽东主席题词庆祝成渝铁路通车(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这一天,沿线农民个个欢欣鼓舞,他们在送给筑路工人的锦旗上写着:“毛主席来了,火车也来了!”8万多人从成都火车北站排到人民北路,火车汽笛响起的那一刻,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西南人民翘首盼望了半个世纪的成渝铁路,终于迎来了这样的欢庆时刻。“共产党万岁!”这样的口号响彻天空,这是人民最真切的心声啊!

这一天,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31周年的日子,邓小平挥毫写下“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国民党几十年没有铺成一根轨道的成渝铁路,中国共产党仅用两年时间就建成通车,这靠的是筑路工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筑路民工们夜以继日挖土方、建涵洞、开隧道、架桥梁,以平均每天5030米的速度推动着成渝铁路的建设,无数钢钎断了又换,无数血汗湿了又干……这条曾被搁置了40多年的铁路,被无数人保卫,被无数双手锤炼,终于迎来了全线贯通!



位于内江梅家山的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刘德元 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在成渝铁路修建过程中,先后有3万多名解放军和10万余名民工参加修建,他们为这条铁路付出了青春和汗水,甚至献出了生命。后来,为缅怀在筑路中牺牲的民工英雄,在内江修建了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和纪念碑,这也是我国唯一一座纪念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的建筑。

从成渝铁路通车那一天起,这条铁路不仅让各地来往时间大大缩短,也成为川渝人民幸福生活的开端。永川的大米用火车运到重庆,运价只有从前的四分之一;内江的糖运到重庆,运价也减少了三分之二。成渝铁路通车后,有1200多种在过去难以外运的西南特产,现在可以大量运往华东、华北和中原地区。

2015年12月,成渝高速铁路正式开通。那一年,我大三,当我坐在从内江出发的成渝高铁上,望着窗外的风景,亦如6岁那年第一次乘坐绿皮火车,难掩内心的兴奋。现在,复兴号列车正以350公里的时速,将成都到重庆的运营时间缩短至62分钟,向世人展示着中国速度在成渝线上爆发出的惊人力量。

绿皮火车其实是带着时代记忆的,小时候的绿皮火车装载着亲人的重重关切与殷殷思念,如今的老成渝线上,只留下货运和为数不多的几班客运。赶集的大妈,读书的学子,去城里看望女儿的母亲……几十年来,他们上上下下、来来往往,使得这铁皮之下始终有着人间的温度。“乘客是少了,但是保留这列车也是有必要的,绿皮车没有了,就不叫铁路了。”列车长陈安良说道。铁路上像陈安良这样的“铁二代”“铁三代”还有很多,铁打的成渝线,流水的列车长,成渝铁路因他们的祖辈父辈而生,也会因他们的后辈驶向更遥远的未来。



新中国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成渝铁路(图片来源:《四川省志·交通志》)

时光荏苒,这条铁路已走过71年的风风雨雨。穿越71年峥嵘岁月,成渝铁路至今依然是成渝两地的重要交通大动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西南地区最大食用酒精生产企业资中县银山鸿展公司迅速转产医用酒精。一时间,成渝铁路银山镇站加倍繁忙起来。2021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功试飞,而所用航油正是由成渝铁路输送的。老铁路与全新的国际航空枢纽,以这样特殊的方式连接到了一起。

成渝铁路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完全用国产材料建成的铁路。巴山蜀水路不再难,成渝铁路,是一个时代的象征。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迈入快车道,而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无疑是加速的引擎。成渝铁路、成遂渝铁路和成渝城际铁路并驾齐驱在祖国西南的群山之间,不断密织的铁路网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提供新契机。

如今的成渝铁路,也许会因交通运输方式的升级而失去昔日辉煌,如同承载了笔者童年美好记忆的绿皮火车正与我们渐行渐远。但在我心里,它已不单单是一种交通工具,它是一种热血拼搏的精神,是一段由中国人民亲手铸造梦想家园的历史见证,是镌刻在巴山蜀水间的永恒丰碑,更是我们国家一步一脚印走向腾飞的缩影。

成渝铁路的建成通车,改变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而不变的是一代代人的坚守和初心。匠心铸铁路,是酷暑和严寒下的筑路人,用他们的奉献诠释了奋斗的意义,让铁路见证了光阴流转、时代变迁。回首成渝铁路的修建,每一节钢轨、每一根枕木、每一辆呼啸而过的列车……那段激情燃烧的奋斗往事,激励着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懈奋斗、再攀高峰、再创奇迹。“让成渝铁路上的火车明亮如新”,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但听起来却振奋人心。成渝铁路会随着时间的历练愈发青春,它还在不断成长,而我们也将与成渝铁路一起成长,继续砥砺前行,开启伟大新征程!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雅露(中共内江市委党校教师)

配图:方志四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网易号
3748文章数 1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