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大致知道了什么是博弈了,这节课讲博弈的基础知识及博弈的核心思想与基本策略。
一、博弈的要素及类型
在一场策略或博弈中,有以下几个要素:
1、局中人
局中人就是博弈的参与者、当事人,可是个人,可是团体或组织。如果只有两个局中人,称为“两人博弈”;如果多于两个局中人,则称为“多人博弈”。
无论是哪一种博弈,局中人都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来选择行动的策略,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2、策略
策略就是可供局中人选择的全部行为或计策的集合。局中人会根据自己获得的信息,做出判断,制定出相应的方案、策略。越是困难、复杂的博弈,可供局中人选择的策略会越多。
而博弈的关键就是从策略的集合中选取一个能够帮助自己获取最大利益的策略,即最优策略。因此,找到最优策略就成了博弈制胜的核心。
3、效用
效用就是局中人之间相互争夺的利益。不管是哪一种博弈,它实际上都是围绕相关的利益展开的。局中人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后,其利益得失也会有所差异,而博弈胜负的结果就是立足于利益得失来评判的。
如果局中人采取某种策略,为己方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同时付出的成本极少,那就说明这种策略的效用是最大化的;反之,则说明策略的效用是非常小的。
4、次序
次序就是局中人做出策略选择的先后顺序或者重复的次数。次序看上去不太重要,可实际上能够决定博弈的结果。
比如,非常简单的“拿硬币”博弈:局中人A和B每人每次可以从任意两个罐子中拿取1—10枚数目不等的硬币,两个罐子中各装有100枚硬币,谁先拿完两个罐子中的所有硬币便可胜出。在这场博弈中,谁最先行动就会具有决定性的优势,如果A先行动,最后有可能获胜。
这就说明了次序对于博弈的重要性。所以,在现实中,有的博弈往往会要求局中人同时做出决策,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公平合理。
5、均衡
均衡就是所有的局中人对博弈结果感到满意,从而达到一种稳定、平衡的状态。但是,这种均衡往往是很难实现的,它需要局中人不一味地追求占尽好处,而是要有舍有得,有进有退,以较小的牺牲换得较大的利益,这样才能逐渐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理想结果,从而避免双方或多方利益受损的恶劣局面。
6、博弈的分类
- 同时博弈:也叫静态博弈,所有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的博弈;
- 序贯博弈,也叫动态博弈,所有参与者像下国际象棋那样交替采取行动的博弈;
- 单阶段博弈,指的是各参加者同时进行一次行动,也相当于同时博弈;
- 多阶段博弈,则指的是参加者的行动涉及多个阶段(时间)。在多阶段博弈中,既存在序贯博弈,也包含连续进行多次同时博弈的情况。在连续进行同时博弈的情况下。
- 重复博弈,又分为只进行有限次数的有限重复博弈,和永远重复下去的无限重复博弈。参与者在进行有限重复博弈和无限重复博弈时可能会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
- 非合作博弈,各参与者事先没有任何交流,以单独采取策略为前提的博弈被称为非合作博弈,
- 合作博弈,参与者之间以相互合作为前提,对合作行动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的博弈则被称为合作博弈。
以上这些正是一场完整的博弈需要包含的要素。当我们掌握了这些要素之后,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博弈,也可以学着用博弈的思维和策略分析自己遇到的问题,以便能够做出更加理性、更加精准的判断。
二、博弈要学会向前展望,向后推理
博弈中,人们都想尽可能多地得到利益,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但是,每个博弈者的策略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条件发生变化都会导致最初的策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常规的推理方法便可能会面临无数的变数,推理过程会费心费神,非常麻烦。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在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从结果倒推过程,分析出问题的内在矛盾和冲突,便能降低博弈的难度,轻易找到最佳策略,把复杂的问题弄得一清二楚。
1、牢记目标
倒推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在纷杂的思绪中迅速找到最有效的方案,人们进行博弈的思维基础是人具有的理性。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理性思维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甚至阻碍利益的获得,而非理性思维反而能够获得极大的利益。因此,在博弈时,只需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不要让过分的理性思维束缚了自己的行动。
2、从结果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