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功臣,张贵斌:隐姓埋名60多年,子女只知父亲当过兵

分享至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抗战时期,我们国家就出现了很多无名英雄。他们不求高官利禄,只希望在国家需要自己的时候可以多出一份力;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等战争结束之后就归隐山田,从不向国家多索取一分钱;他们将自己的功绩隐藏起来,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自己本分的工作。

2019年,辽宁鞍山市政府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他们找到供电公司中一位已经退休的老人,工作人员登记好老人的信息之后,询问老人有没有军功证明等文件。老人本来还在侃侃而谈,跟工作人员交流甚欢,当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开始变得支支吾吾,表示自己并没有什么功绩。

在工作人员的软磨硬泡、多次请求的情况下,老人才拿出一个藏在家里的破旧箱子。打开箱子之后,工作人员都惊呆了,里面居然放着数十份已经变色的纸和多个军功章,上面记录着老人曾经立下的战功,一共立了四次大功和四次小功。

里边还有一张71年前的一张报功书,这张报功书是塔山阻击战留下来的。报功书上写的正是这位老人的名字——张贵斌,他就是当年的塔山阻击战的战斗英雄。



张贵斌,1925年12月出生在海城市溪流镇小码头村,家里很穷,为此张贵斌没有上过一天学,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给地主放牛,再大一点,就在店铺里面当伙计,为了生活干活挣钱。后来战争爆发了,张贵斌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看到了有些百姓有家不能回、家破人亡的痛苦。

他多想上战场冲锋陷阵啊,可那时他的年纪尚小,根本就参不了军。

鞍山解放了之后,张贵斌看到解放给百姓带来的改变,他希望不只鞍山解放了,其他地区也要解放,他多希望所有贫困的老百姓都可以过上好日子啊。从那以后,张贵斌开始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他要去参军,他要跟着部队去解放其他地区。

到了参军的时候,张贵斌的妻子已经怀孕了,纵然内心有万般不舍,但这是丈夫的志向,也是全国百姓所期望的事情。她默默地给丈夫收拾好行李,送他离开时,也只是让他平安归来,让他放心家里,自己会照顾好生病的母亲和孩子。

在告别了自己怀孕的妻子和多病的母亲后,1948年初,张贵斌毅然选择了加入了解放军。

塔山阻击战

没想到刚参军不久,张贵斌就迎来了一场艰苦的战役——塔山阻击战。

很多年后,张贵斌回忆起塔山阻击战,心中依旧无比难受。他说:

“七天六夜,一直守在壕沟里战斗,阵地一步也没退。战友受伤了、倒下了,我们就玩命背回来。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

是啊,这场仗打得太苦了!塔山阻击战要从1948年10月7日说起,这天,张贵斌所在的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奉命前往辽西地区,阻击国民党支援锦州。而塔山就是国民党支援部队锦州的必经之路,这是一个小村庄,连着山和海之间的一挑狭窄的道路,要想到锦州,必须经过塔山。

1948年10月10日,国民党东进兵团发起了猛烈进攻,国民党的装备精良,他们拥有空军和好的机械化部队,天空上是敌人盘旋轰炸的飞机,地上又有敌人的大炮和坦克,炮火连天。张贵斌所在的部队抵抗不住敌人这么猛烈的攻击,所以遭受到了很大的伤亡。



作为后勤担架营的战士,从战场上拯救自己的战友是张贵斌的任务,可他手里连一把枪都没有,只有两个手榴弹,他又很快就把两个手榴弹扔了出去,两手空空的怎么可能打得过敌人?张贵斌想不来那么多了,心中没有一点怕死的念头,自己手里没枪了,就只能把敌人的枪给抢过来。

等到自己好不容易抢到一把枪,张贵斌开始对准敌人,一个又一个将他们击倒。枪里面没有子弹了,他就再去抢一把枪,继续战斗,冒死上前将受伤的战友背回战地,让他们赶紧接受治疗,就这样,二十多名战士让张贵斌给背了回来。

等到战斗的第四天,张贵斌自己也被飞机扔下来的炮弹炸伤了左腿,腿上的一块肉都给削下去了。但看着昔日的战友们一个个倒在自己的身边,张贵斌依旧勇往直前,绝不退缩一步,他知道自己一定要守住战线,只有这样,才能为锦州战场赢得更多的时间取得胜利。

索性,张贵斌直接在大地上抓了一把土糊在了腿上,然后扯了一块衣服,自己把伤口给缠上了。他就这样拖着自己受伤的腿,在战场上和敌人交战。



张贵斌刚进入部队,虽然也打过几次仗,但是像这样艰难的战争,他还是第一次经历。炮火声、轰炸声、机枪声充斥着整个塔山。塔山的阵地渐渐地被鲜血染红了,有自己战友的,也有敌人的。被炸毁的树木、房屋的惨况更是惊人。

张贵斌他们阵地的防守不断地被敌人摧毁,他们只好利用炮火停止的间隙,不断地对阵地的防守进行加固,坚守在第一战线。敌人冲上前来,他们还要和敌人进行厮杀。这一打,就打了整整七天六夜。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