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时代公益的持守与创新——2023(第三届)华夏公益论坛在京圆满举行

0
分享至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南 文梅 北京报道

2023年12月26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2023(第三届)华夏公益论坛在北京隆重启幕。本届论坛以“新时代公益的持守与创新”为主题,集老、中、青三代中国公益人于一堂,忆过往,思当下,探未来。为中国公益事业发展更务实、助力更全面、价值更有效而集思广益,共建共创共发展。


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 冯慧君

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在致辞中表示,公益事业不仅能够帮助贫困人群脱离困境,还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资金和资源的调配,公益事业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更多的救助和支持,积极推动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作为中国残联主管主办的中央级主流媒体,《华夏时报》一直立足做好公益与财经相结合的大文章,推动华夏时报内容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 龙墨

“公益慈善是我国三次分配、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也是ESG评价体系里的重要标准,近年来,爱心企业纷纷将回报社会的责任理念融入企业文化,把ESG放到战略层面,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将企业可持续发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龙墨在致辞时表示,中国残基会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继续为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而努力,不断创新公益项目助残方案与智慧,携手更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助残社会组织、公益同行共同关注残障群体,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


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张梦欣

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梦欣则在致辞中提及了眼健康,她指出,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白内障是我国第一致盲眼病。“公益事业是长期而艰巨的,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我们非常期待与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众多生活困难的农村白内障患者解除疾苦、送去光明。”

共同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论坛现场,12位来自业界、跨界的公益人汇聚一堂,发表主旨演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数字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教授率先抛出一个问题,“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十字路口,我们需要高质量的发展,下一步怎么样才能更好地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数字公益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邓国胜

邓国胜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并将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协调配套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已经从“消极”“模糊”和“积极”,向“高度重视”转变。“要发挥第三次分配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关键是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这就需要促进我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对此,邓国胜提出六点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发展慈善信托、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吸引一流人才、缩小数字鸿沟等。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周颖辉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周颖辉发表了题为《邮爱零距离 数智赢未来》的演讲。作为贴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金融机构,自2007年11月28日挂牌成立以来,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扎根首善之区,践行金融为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安民的理念,让更多首都群众享受金融带来的便捷和服务,奋力书写“人民金融”的动人篇章。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坐落在香山脚下的香山支行,不仅地理位置独特,更因独特的手语服务远近闻名。十多年来,香山支行总结提炼出“手语服务六部曲”,坚持为5家敬老院和1家橡胶福利制品厂等香山街道辖区550名残障人士提供手语服务,服务残障人士共计13万人次。


泰康保险集团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应惟伟

养老助老在长寿时代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泰康保险集团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应惟伟则讲述了从麻洞川的互助幸福院到北航社区养联体——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深耕养老的五年发展之路。

2017年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宣布启动“溢彩公益计划”,提出在全国资助1000家养老机构。次年11月,泰康发起设立泰康溢彩基金会,五年来,其在养老领域持续深耕,形成了三大赋能:赋能养老机构,赋能养老从业者,赋能社会组织。截至目前,“溢彩千家”累计资助养老机构超355家,实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覆盖,通过设备捐赠改善养老机构的设施条件,通过培训提升养老从业者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累计培训超7.9万人次,帮助7万多老人更健康、更有尊严地生活。“做正确的事,时间就是答案。作为一家公益机构,我们的愿景是希望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够享有流光溢彩、健康幸福的生活。”应惟伟说。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何国科

在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何国科看来,“企业做公益不能只是关注捐钱,更要关注通过企业自身的专业和能力,用技术和资源去助力慈善事业的发展。”他指出,近十年企业做公益方式的四个变化:从传统的货币和物资捐赠,开始转向股权、技术、服务、数据等新型捐赠;从企业社会责任部门,转向设立基金会、民非、慈善信托、社会企业等组织形式;从单纯的财产捐赠,转向鼓励员工公益和员工志愿服务;从关注救灾、儿童、大病、教育等传统议题,到环保,产业标准、社会治理等社会议题。

另一方面,公益行业也存在一些较棘手问题,如针对性政策供给不足,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全面引发信任危机;慈善捐赠违背公益性、无偿性的规定,违规利益输送;公益项目专业性不足,回应社会现实问题不足;公益营销操作不规范,引发舆情和法律风险;对受益人,志愿者的尊重不足。对此,何国科从公益的法律边界伦理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除了发挥企业的技术、资源、专业等优势以外,还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供给,出台更多鼓励和激励的政策。

关注人才发展,助力儿童成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但是从满足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需要,从构建全球人才竞争和高新科技竞争的比较优势来看,还需要大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


世纪长河集团董事长、美年大健康副董事长、美因基因董事长、北京美灵公益基金会发起人 郭美玲

世纪长河集团董事长、美年大健康副董事长、美因基因董事长、北京美灵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郭美玲指出,世纪长河集团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慈善领域深耕多年,尤为看重人才培养,多年来培育支持了“授渔计划”“光盘打卡”“未来人才”等多个公益品牌项目。其中“授渔计划”支持了16000多名初中毕业的孤贫少年就学就业,“美灵未来人才·北大新青年计划”在2020年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共同发起,已在2023年夏天结项,共支持12支创新创业青年团队,成效显著。世纪长河集团还发起了美灵未来科创家计划,面向各高校、科研院所发现并赋能优秀的未来科创人才,对创新创业团队的公益支持与陪跑计划,共同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助力。

她呼吁,培养具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能力的人才,是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支持、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金融支持等方面的综合施策。


北京百仁慈爱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朱登凯

北京百仁慈爱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朱登凯进行了《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百仁支教实践报告》的主题分享。百仁慈爱公益基金会2018年发起百仁支教项目,在云南、贵州、湖南、新疆等地开展支教项目,累计为30多所边疆学校输送近300名志愿者,缓解了当地教师短缺的压力,受益学生超过1.5万名。

百仁慈爱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朱登凯将其归集为三个维度:第一层意义,祖国的西南边疆特别是边境地区有大量的留守儿童,支教志愿者们除了教授课堂知识,也能以哥哥姐姐的角色陪伴他们成长,帮助他们养成健全人格;第二层意义,这批来自城市的优秀年轻人愿意积极投身于乡村的教育振兴事业,这对于他们本身,也是一个成长、成熟、蜕变的过程;此外,“我们之所以选择在边疆做长期支教,是希望通过支教工作,孩子们将来能扎扎实实做新时代边疆的创业者、守业者,做最美乡村守护者。”朱登凯称,为巩边固防贡献力量,是百仁支教的第三层意义,也是更高的意义。


多特瑞中国公共关系资深总监 刘玮

李强总理在今年的进博会上讲了三个“进博故事”,其中一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多特瑞。论坛现场,多特瑞中国公共关系资深总监刘玮讲述了多特瑞与进博会的故事,并分享了如何运用商业的模式做公益方面的工作。

多特瑞的公益方向主要包括儿童、妇女和社区三方面。儿童领域又涉及三项,第一项是儿童的重大疾病包括白血病以及一些罕见性疾病,多特瑞目前已经和十多所儿童医院合作,提供善款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支付一部分医疗费用。第二则与自闭症儿童相关。第三是儿童卫生健康教育,希望能对乡村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提供一些卫生健康教育知识和产品。女性方面则主要和妇基会合作做贫困地区的女性创业项目,社区包括绿色环保、志愿者活动,这些都是多特瑞携手关爱基金正在做的项目。刘玮称,多特瑞希望未来能不断完善帮扶体系,希望全社会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关注自闭症儿童。


国家女子轮椅篮球队教练员 陈琦

同样注重人才培养的还有国家女子轮椅篮球队教练员陈琦。在陈琦看来,残疾人体育,特别是轮椅篮球是集体项目,对于身心康复作用非常大,运动员在比赛中主动滑轮椅,在拼抢过程中对核心的锻炼都能起到康复作用,集体运动对她们的心智、交流也有好处。但是,轮椅篮球自198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到我国,经过近40年的发展至今,与国际上其他地区相比仍稍显滞后,目前国内注册的轮椅篮球运动员只有400名谈及当前国内轮椅篮球队的需求,陈琦表示,目前该项目第一需要身心的康复,第二需要资金。有了这些,能让更多的好运动员留在这个行业。对于未来,陈琦希望能在即将到来的巴黎残奥会上能够圆梦,拿一块金牌,让五星红旗在巴黎升起,国歌被奏响,以此来更好地推动轮椅篮球联赛在国内尽早地成立。

公益需要长期主义、躬身入局

公益需要坚持长期主义,需要躬身入局,几乎成为共识。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 金旼旼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金旼旼指出,阿里一直强调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科技的力量。他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在做的事“三个同心圆”,也对应着企业公益发展的三个层次:第一层,员工有爱。公益是阿里人的文化基因,员工公益是“第一公益”。例如,阿里巴巴的残疾人员工郭百岭和其他员工一起推动两件大事:一是阿里西溪总部里湿地的无障碍改造,让坐轮椅的员工也能亲近湿地,二是推动线上无障碍事业——高德“轮椅导航”。第二层,企业有担当,这部分重点从两个层面去做,其一是应急救灾,如青海地震后,阿里公益和集团各个业务团队立即协同行动,在12月19日上午便筹集5万多箱应急救援物资发往灾区;其二是阿里公益目前在全国已累计派出30余位乡村振兴特派员。第三层,生态有温度。它解决的是阿里巴巴所链接的10亿消费者、800多万商家,以及公益行业和每年数以千万计的公益受益人之间的关系,这是阿里巴巴作为一家平台的职能和作用。


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谢晓慧

“我们基金会是这个行业内第一家战略关注应对气候变化行业资助的机构,希望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讲述者和碳中和示范区的探索与推广者。”论坛上,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谢晓慧的发言铿锵有力。万科公益基金会在古建筑保护、绿色发展、儿童健康方面广泛投入,自2018年起,开始将所有的资源聚焦至社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除了与故宫合作“零废弃”项目,万科公益基金会还打造了珠峰雪豹保护项目以及梅沙碳中和先行示范区;近两年则在深圳大梅沙社区打造碳中和的先行示范园区。

谢晓慧说,万科公益基金会希望建设美美与共的未来家园,过去五年的使命是探索可持续社区、贡献城市美好生活、讲述中国气候故事。“我们认为,未来30年,碳中和一定会回归到最小的行政单元——社区,所以我们在这儿尝试做了一个示范区,希望让大家知道碳中和可以如何回应美好自在的生活状态。”


汉正家族办公室专家顾问 陈嘉俊

“公益很多时候缺少的不是逻辑、知识,而是我们躬身入局地参与。”汉正家族办公室专家顾问陈嘉俊称,公益实践中有两个常见误区,其一是人们常常将专业问题和公益问题混为一谈,其二是将服务效用和服务价值混为一谈。他认为,一些所谓“效率低下”的东西,确是人性很重要的部分。社会可能并不一定是客观的,因此做公益一定要把自己“放进里面”,就像游泳,如果在岸上可能学100小时都不会,直到我们真正跳下水。

他还指出,企业家转型做公益需要有“跨越阶层的看见”,要和公益人、学者在一个场域里,在新的社会关系、社群中组织起新的行动团体。他认为,不管是为了建立自我认同、还是为了忘掉过去,又或者是新的关系有助于新的事业,几乎所有人都在新的关系上“表现更好”。

商业vs公益,益辩益精彩

唇枪舌剑,辩场争锋。主旨演讲之外,本次论坛还以“用商业手段运营公益组织,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题,特别设置了公益辩论环节。六位辩手、两大阵营进行了烧脑“对抗”。

其中,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11期学员、中国狮子联会沈阳代表处2023-2024年度主任刘权,益嘉能量场创始人陈嘉颖,《华夏时报》公益新闻部记者石文君为正方辩手,认为利大于弊;上海卓越公益事业评估中心理事长徐本亮,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16期学员,北京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陕西省红凤工程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张莹,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18期学员、北京炜衡(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蔡蕤洁为反方辩手,赞成弊大于利。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公益管理教育中心学术主任、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唐昊担任华夏公益辩论赛总顾问。


辩论赛现场

正方认为,商业手段在公益组织中有积极作用,例如提供资金和资源、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吸引公众参与。辩手刘权还举例蚂蚁森林通过与企业合作,鼓励用户积累绿色能源用于植树造林,提高了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推动了环保公益事业的发展。因此,要以开放的心态,支持运用商业手段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反方辩手则提出,商业手段并非公益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过分宣传用商业手段运营公益组织利大于弊,对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并无益处,商业手段在公益行业的弊端容易被忽略,有可能导致的“卷”,这种“卷”会滋生形式主义,破坏公益者的内驱力,将理想主义者培养成“打工人”。“公益人是身体力行的点灯者,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将内在的理想化为世间的真实,点亮更多人内心美好的心灯。”辩手蔡蕤洁说。

经过半小时的激烈角逐,现场观众和评委实时投票,最终反方获胜,反方辩手蔡蕤洁获得“华夏益辩King”。

2022年上市公司公益捐赠50强名单公布

华夏公益论坛自诞生起就高度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持续观察中国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最佳实践易善数据总裁陶泽代表《华夏时报》和易善数据共同揭晓了2022年度《上市公司公益慈善年度报告》(下称《报告》)。


易善数据总裁 陶泽

《报告》公布了2022年上市公司公益捐赠50强榜单,其中前10强企业分别为:腾讯控股、中国石油天然气、中国神华、福耀玻璃、阿里巴巴、中国石油化工、宁夏宝丰能源、中国长江电力、碧桂园、爱尔眼科。


2023年度华夏公益荣誉隆重揭晓

予公益以荣光,予前行以力量!本次论坛上,2023年度华夏公益荣誉——年度十大华夏公益人物、年度十大华夏公益基金会、年度十大华夏公益项目、年度十大华夏影响力企业、年度十大华夏星光隆重揭晓。具体如下:

2023年度十大华夏公益人物:张桂梅、陈越光、侯斌、王海波、中欧校友群体、郑晓洁、吐地.艾力、林铄、栾英、章硕;

2023年度十大华夏公益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广州悦尔公益基金会、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齐鲁制药公益慈善基金会、北京百仁慈爱公益基金会;

2023年度十大华夏公益项目:爱心包裹、乡土育未来计划、光明工程·白内障复明、心灵魔法学院、生命尽头 安宁守护、乡村CEO计划、微笑行动、天天正能量、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易捷微光计划;此外,“中金·九阳公益厨房”项目被评为“2023年度华夏公益典范项目”;

2023年度十大华夏公益影响力企业:京东健康、阳光保险集团、葵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九坤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同程旅行、多特瑞(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恺英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娱数科、钱大妈;

2023年度十大华夏星光(机构):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西安市莲湖区慧灵智障人士服务工作站、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南京彩虹重症儿童安护中心、邮储银行北京分行;2023年度十大华夏星光(个人):辛福、于海波、黄淑媛和路明、周洋、庄文新。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自闭症儿童救助基金的五位孤独症表演者,演唱歌曲《不孤独》《光阴的故事》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
财经媒体
68147文章数 2820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