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越剧、永昆、瓯剧、温州鼓词齐上阵!戏从温州来,唱响粤港澳

0
分享至

12月21日晚,“戏从温州来”2023经典南戏走进粤港澳专场演出在广州大剧院歌剧厅上演,呈现了一场融汇南北戏韵的文化盛宴。当晚,场内名家荟萃,高朋满座,温籍企业家、社会贤达、温籍艺术家、戏曲爱好者、市民朋友、媒体记者等近1800人,全场座无虚席。


“戏从温州来”2023经典南戏走进粤港澳专场演出,温州籍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曹众以及广东省著名主持人、戏曲演员赵国栋共同担任主持。

南曲清音,经典闪耀花城

此次专场演出分《序》《南戏故里》《塘河戏韵》《四时花开》《尾声》五大篇章。一出《一梦千年》作为《序》,让专场演出开幕大戏“活了起来”。在温籍著名朗诵家瞿弦和的娓娓讲述声中,中国最早南戏剧本《张协状元》创作者九山书会的才人们“现身”戏曲舞台,与自己笔下的鲜活人物——由瓯剧表演艺术家、戏剧梅花奖得主方汝将饰演的“张协状元”,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带观众走进900年前的南戏。


瓯剧表演艺术家、戏剧梅花奖得主方汝将(右三)领衔主演“中华第一戏”《张协状元》。


中国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劝夫记》的选段中,越剧、永昆各彰其美。

《南戏故里》篇章将中国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劝夫记》以及“中华第一戏”《张协状元》华彩选段呈于一堂,越剧、永昆、瓯剧各彰其美,尽展原汁原味的南戏风貌。

《塘河戏韵》篇章携浓浓温州风情而来,融合温州鼓词、越剧、民歌、木偶戏等多种本地曲调,展现千年塘河孕育的多彩文化。


《塘河戏韵》篇章中,温州木偶戏赢得观众喝彩声连连。

《四时花开》篇章通过京剧、越剧、粤剧、杂技等节目,呈现粤温两地文化互动的特色表演,亮点纷呈,体现了传统戏曲薪火相传的艺术魅力。

南戏九百年,源头在温州。九百年来,南戏艺术犹如春风化雨,融入中国360余个地方剧种中,对中国戏曲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尾声》篇章中,由温州籍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谷好好、温州籍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黄依群、温州籍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曹众,以及特邀嘉宾广东省著名主持人、戏曲演员赵国栋,共同带来的诗朗诵《九百年的奉献》将演出推向高潮,展现党的二十大以来戏曲文化工作新作为新气象新高度,通过守正创新的文艺作品,呈现对新时代的思考和美好愿景。


《四时花开》篇章中,杂技《霸王别姬》让人惊艳。


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与国家一级演员文汝清、朱红星演出粤剧《白蛇传·情》名段。


温州籍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谷好好、温州籍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黄依群、温州籍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曹众,以及特邀嘉宾广东省著名主持人赵国栋,共同带来的诗朗诵《九百年的奉献》将演出推向高潮。

歌曲《有根有梦有远方》展现了“有根就有力量,有梦就有远方”的乡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245万温州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在粤港澳创业生活的温州人有30多万,他们扎根当地,顽强拼搏,成为连接粤港澳和温州的纽带。同时,一批温籍艺术家、乡贤在当地文艺领域深耕厚植,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次活动得到了粤港澳各地企业家、温籍乡贤、商会代表们的鼎力相助。最后,专场演出在全场合唱《温州之恋》中圆满落幕。


歌曲《有根有梦有远方》展现了“有根就有力量,有梦就有远方”的乡情。

亮点纷呈,温州“味浓香甜”

名家名段,高潮迭起,专场演出呈现了一台集瓯剧、越剧、永昆、京剧、粤剧、温州鼓词、温州民歌、木偶戏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沉浸式戏曲晚会,加上粤港澳、长三角地区和温州的名家、名角、名团的热情参与、加持,精彩呈现一场充满浓浓温州元素的“南戏盛宴”。温州人、温州戏、温州情,这场演出自带温暖、温润的感染力、凝聚力,是向在外乡贤献上的一次集结汇报,更是向新时代交出的一张文化答卷。现场观众沉浸其中,好似今年正月初一播放的央视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的浓缩版,回味无穷。


京剧小演员的精彩演出体现了传统戏曲的薪火相传。

在广州生活多年的温州人金先生非常激动、感动。他说:“演出里展现的乡音乡情、南戏文化,让我倍感亲切!如今,家乡的文化事业日益丰盛繁荣,尤其是今年‘戏从温州来’品牌活动,享誉世界,作为温州人,我无比自豪!”

广州市民周女士带着亲朋好友5个人来观看演出,她连连称赞道:“之前只听说南戏,今晚演出让我一睹她的风采,既有传统戏,又有现代戏,看得很过瘾!温州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温州人了不起,敢为人先,组织了这么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南戏故里’的深厚文化底蕴!”

双向奔赴,南戏破圈出海

温州,是东瓯王国的故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中国最早成熟戏曲——南戏诞生于温州九山书会。中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戏曲剧本《张协状元》诞生于此。《张协状元》被称为“戏曲活化石”“中国第一戏”,由此奠定了“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的历史评价。今天全国各地的传统戏曲中,依然或多或少看到南戏的影子。因此温州已经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摇篮和寻根之地。


广州大剧院歌剧院座无虚席。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文化大市、文化强市、再到文化温州,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作为当代中国戏曲文化传承发展重镇,在新的文化使命下,温州一直在寻根戏曲源头、探寻文化价值、担负文化使命中积极探索。

今年大年初一,在温州九山书会录制的央视总台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点击量36亿次,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这是央视33年来首次将主场移步户外,来到“南戏故里”温州。央视《新闻联播》连续4次报道,海外社交平台触达量近千万,美联社等超200家海外媒体报道,在海外刮起了中国戏曲旋风,又一次让国粹成为国潮!

为了发挥戏曲春晚的溢出效应,进一步弘扬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今年8月,温州创新推出“戏从温州来”南戏经典文化周品牌活动,走进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核心城市群,就是期许好戏同唱,唱出时代新韵,通过戏曲南北融合,促进文化交流,不断擦亮温州“南戏故里”文化金名片,打造“中国戏曲之城”,向世界讲好温州故事,让更多人看到,从温州千年商港驶出去的,不仅是万千的商船和生生不息的“四千精神”,还有传唱了九百年的宋韵瓯风!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旅厅、上海市文联、浙江省文联、广东省文联指导,温州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办,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广旅局、温州市文联联合打造。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陈灵君 通讯员 叶锋

摄影:郑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496835文章数 35706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