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张玉凤晚年接受采访,透露国家最高机密:毛主席并不是宣传的那样

0
分享至

  前言

  作为毛主席的生活兼机要秘书,张玉凤陪伴毛主席度过了最后六年时光。

  也正因如此,她对毛主席晚年生活的了解,远远不是旁人能够比拟的。

  然而后来张玉凤接受采访的时候却表示,很多人对毛主席是存在误解的,毛主席的晚年生活根本就不像媒体宣传的那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玉凤是如何成为毛主席秘书的?她又揭开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机密呢?

  

  一 、走入中南海

  1944年,张玉凤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她的家庭并不富裕,因此念完小学就辍学了,14岁就步入社会赚钱贴补家用。

  在这种背景下,张玉凤能成为毛主席的秘书,完全是源于“三个巧合”

  第一个巧合是她偶然看见铁路局招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参加了考试,没想到一次就通过了,直接进入了铁路系统;

  第二个巧合是1960年相关工作人员到铁路局为中央首长挑选专列列车员,结果张玉凤又被挑中了,同毛主席有了交集;

  至于第三个巧合,则是中央在1970年给毛主席挑选秘书,最终选择了她。

  

  就这样,一个原本生活在边陲小镇的普通人,一步步来到了毛主席身边,照顾毛主席生活起居的同时,还帮毛主席打理了许多机要事务。

  有很多人羡慕张玉凤的好运,也有很多人敬佩张玉凤的能力,毕竟给毛主席当秘书可不是个简单的活,不够细心、认真是根本干不久的。

  就拿毛主席的护士孟锦云经历过的一件事来说:

  孟锦云刚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对她非常热情,可是过了几个月,毛主席的态度明显变得“冷漠”了,甚至有时候孟锦云说话毛主席都不回应。

  就在孟锦云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的时候,张玉凤指点了她:

  “毛主席体弱,你进房间前总没有声音,突然出现会惊扰到他,以后进门前最好脚步重一些或者先咳嗽一声……”

  

  孟锦云照着张玉凤的建议做,果然发现同毛主席的相处顺利多了。

  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都是张玉凤在生活中一点点总结的,这殊为难得。

  张玉凤虽然没上过几年学,但是始终坚持读书学习。

  不仅将各种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写得一手清秀漂亮的好字,这让她逐渐受到了毛主席的看重。

  当然,在相处的过程中,张玉凤也是同毛主席吵过架的。

  不过毛主席从不与她计较,甚至主动“让她三分”,可见毛主席对张玉凤的依赖和重视。

  

  张玉凤和孟锦云,可以说是毛主席晚年最信任的两个人。

  她们轮流值班,其他人要同毛主席见面都需要她们先给毛主席通报,然后再决定见或不见。

  就连毛主席的饭菜,都是先送到客厅里,然后由她们两个给毛主席端进去。

  有这样一段往事在,张玉凤对毛主席的回忆,自然是比旁人更加有说服力的。

  那么张玉凤后来回忆,或者说“澄清”的,究竟是哪些事呢?

  

  二 、未能赶去的追悼会

  首先,张玉凤解释了毛主席为什么没有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

  有人把毛主席没参加周总理追悼会,以及周总理去世三周后的除夕夜里,毛主席让人放一阵鞭炮的故事联系了起来,用移花接木手法编起了故事。

  可实际上,这两件事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毛主席没能去周总理的追悼会,完全是因为他的身体状况不支持。

  

  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后,毛主席的身体就隐有不适,不仅时常低烧咳嗽,而且还浑身乏力,医生反复检查后才确定毛主席患上了肺炎。

  毛主席的这次肺部感染,直到1971年夏天才逐渐痊愈,结果几个月后就因忧思过度复发了,当然也有毛主席在外巡视而北方天气严寒多变的原因。

  毛主席当时已经年近八旬,虽然口服抗炎药控制住了局部炎症,但身体始终都没能痊愈。

  原本还时常运动的毛主席,因为这个病减少了运动量,后来血压升高、腿部浮肿,只能靠护士搀扶行走。

  

  参加完陈毅追悼会后,身体变得愈发虚弱。

  眼看着毛主席病情不断加重,甚至出现了心律不齐的状况,众人也越来越担心,而这份担心在毛主席1972年初突然昏迷时达到了顶点!

  周总理当即做出指示,从各大医院抽调专家给毛主席建立专门医疗小组,全面检查并且诊治他的身体。

  医疗小组给毛主席开出了强心、消炎以及利尿三大治疗方案,毛主席接受了,并还笑着安慰众人道:

  “不要搞的那么紧张嘛!”

  

  后续,毛主席积极配合治疗,可是他的身体状况却依旧令人忧心。

  不仅双眼几乎失明,而且还有右侧身体麻痹等等问题,就连独立吃饭都很困难。

  经过一番检查,医疗小组确认毛主席患有白内障、肺心病以及冠心病等疾病。

  而且血液含氧量还很低,必须立刻展开治疗才行了,尤其是老年性白内障。

  医疗小组给毛主席做的白内障针拨手术十分顺利,毛主席很快就恢复了视力,能够和之前一样读书了,身体状况也在1975年春夏交际时迎来稳定。

  可这份稳定也只是暂时的,毛主席的身体本就不好,又遭到了一系列突发事件的打击,最终病情恶化宣告不治了。

  

  1976年初周总理去世,就是毛主席受到的“打击”之一。

  那时候的毛主席心情沉郁,说话和走路都已经十分困难了,根本就没办法去参加追悼会。

  张玉凤当时还问了毛主席要不要去,毛主席一手举着还没来得及放下的文件,另一只手拍拍略微翘起的腿,痛苦而吃力地说道:

  “我也走不动了……”

  毛主席虽然身患重病,但是依旧让人将给周总理的悼词念给他听。

  听到一半,毛主席就泪流不止,只能“不停翻阅其他文件来摆脱内心的苦楚”

  

  三 、张玉凤的回忆

  至于我们上面提到的“放鞭炮事件”,张玉凤在《毛泽东、周恩来晚年二三事》中也讲得很清楚了,毛主席完全是在体恤身边年轻的工作人员。

  当时正值除夕夜,可毛主席的院子里气氛却比较凝重,工作人员心情也比较沉闷。

  毛主席明显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在远处传来鞭炮声的时候说道:

  “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去放点爆竹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放鞭炮“辞旧迎新”是我们的传统习俗,它寓意着希望,所以鞭炮响的时候大家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毛主席也笑了,不过他的笑容更像是在宽慰身边年轻的工作人员。

  

  此外,张玉凤后来之所以要站出来讲述这些事情,也是因为这些关于毛主席的事情在当年都是最高机密,很多人不了解实情,自然就容易被蒙蔽。

  因为当时国际环境比较复杂,国人又对毛主席抱有特殊且深厚的情感,这种情况下公布毛主席患病,很可能会导致国内局势动荡。

  在各项病症发作之前,毛主席的身体状况真的挺好。

  虽然也曾患有支气管炎、胃病以及肺炎,但是由于治疗及时,基本上没有对身体产生太大的影响。

  

  在1966年夏天,毛主席还能够“畅游长江”,这是相当不可思议的,毕竟当时毛主席也已经七十多岁了。

  后来记者采访张玉凤的时候还专门问道,毛主席是不是有什么养生秘诀,张玉凤略作思考后回答道:

  “毛主席是轻小养而重大养!”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毛主席在个人饮食生活上保留着质朴的农民生活习惯。

  饮食上毛主席什么都吃,营养摄入是均衡的,而且他也喜欢运动和学习。

  前者加强了身体素质,后者保证了头脑思考灵活,这都是毛主席所说的大养。

  

  毛主席的保健医生曾经劝过他,工作之余不要老是看书,可以去看看电影下下棋,缓解头脑疲劳,可是毛主席却哈哈笑道:

  “文件看累了看报纸,正书看累了看闲书,这在我看来也是休息啊!”

  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张玉凤还颇为感慨,说毛主席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看书学习,“看书学习就是毛主席的精神生命”

  

  四 、澄清事实,学习精神

  距离毛主席离世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人们在景仰追忆毛主席的同时,也多少听过一些毛主席的故事。

  可是故事的真假就不好说了,有不少是以讹传讹。

  比如说饮食方面,有两件事传得最广,一是毛主席顿顿离不开红烧肉,二是毛主席在困难时期吃西餐。

  可实际上毛主席从不对吃什么发表意见,他的食谱都是吴连登等人定的。

  毛主席的确喜欢吃红烧肉,但一个月也就吃两到三次,后来还不吃了。

  

  至于“困难时期吃西餐”,那更是胡编乱造。

  毛主席本来就不爱吃西餐,韶山那张菜单是接待外宾用的,只是不知道怎么就传成了毛主席的菜谱。

  不仅如此,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其他中央领导人在饮食上都是严格要求自己的。

  他们带头不吃肉,这点在很多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

  

  再比如说财产方面,也有两条假消息:

  一是毛主席工资很高,一个月伙食费就有六百多元,二是毛主席有一亿三千万元的稿费。

  真实的情况是,毛主席一开始的月工资是610元。

  后来国家遇到困难,他带头把自己的工资下调,每月就只拿404.8元了,直到去世都没再涨过。

  这笔钱对普通人来说不算少了,但是对毛主席来说不太够用。

  因为每个月要交的党费、房屋及家具租赁费用、取暖费还有孩子的生活费,加起来就有近200元了。

  此外,一家人的吃喝也是不小的开销,毛主席反对占公家的便宜,就是从中南海供应科拿一棵菜回家,那也是要付钱的。

  

  至于私人的便宜,毛主席就更不会占了,无论是请民主党派的朋友吃饭,还是去外地出差时吃饭,毛主席都是自己掏钱。

  钱不够用了,工作人员就给毛主席打报告。

  毛主席看完附带的详细账单,确定没问题了在报告上签字,工作人员才能去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议领钱。

  毛主席的稿费就存在那里,不过并没有一亿三千万元那么多。

  截至毛主席去世,一共也才124万元,就是后来存款利息上调了,也才157万元。

  毛主席偶尔工资不够用,会从稿费中支一些,不过这种情况很少,稿费主要是用来资助党外民主人士以及充当特殊开支的。

  

  从上述故事中就能看得出来,毛主席在个人生活上非常简朴,而他的优良作风也得到了身边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可。

  像张玉凤等人陪伴了毛主席很长时间,他们与毛主席既是革命同志,又有着亲人一般的深厚情感,这样真挚的情感属实令人感到赞叹与艳羡。

  也正是因为怀揣着这样一份感情,所以他们才会站出来澄清真相,还原一个真实的毛主席。

  希望大家都能从这个故事中有所收获,领略毛主席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继承老一辈领导爱国敬业、矢志报国的理念。

  同时,我们也应该擦亮眼睛,不被一些虚假信息误导,牢记真实的历史。

  

  参考资料

  《张玉凤:退休后的平安生活》 人民网

  《毛泽东:被流言遮盖的真实生活》 人民网

  《揭秘:毛泽东晚年疾病是如何恶化终告不治的》人民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国学聚焦
国学聚焦
带您领略国学魅力
1143文章数 345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