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铊中毒案”,朱令去世,嫌疑人背景手眼通天,改名移居美国

分享至

清华“铊中毒”受害者朱令去世了。



据此前媒体报道,朱令脑瘤发作,颅压过高,瞳孔放大,高烧至39度,陷入重度昏迷,当时家人称“已经做好了准备”。

朱令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尽管朱令案的真凶到现在仍未归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这一起震惊全国的悬案,清华朱令案件。

清华大学,所有学子都梦想考入的圣地。然而,这样的高等学府却是一个家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原本拥有光明前途的她,却两次遭遇毒手,陷入生死未卜的境地。

1994年11月24日,清华大学,阳光明媚。一个满脸笑容的女孩走在上课的路上,她是92级化学系女生朱莉莉,常被熟人叫做朱令。

朱令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吴承之,母亲朱明信。

她考取了清华大学。



朱令是北京市游泳二级运动员,从小就学习钢琴,15岁时开始学习古琴。多才多艺的她在清华依旧是佼佼者。

大学期间,加入了校民乐队,并成为主力队员。1994年,荣获全国高校艺术表演独奏组二等奖。

这一天,朱令走着走着,突然感到胃部一阵疼痛,于是攥紧腹部,希望能暂缓不是。但不久后,浑身上下都没有力气。更可怕的是,自己头发在几天内也迅速掉光了。

朱令父母将他送入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开始各项检查。让她欣慰的是,住院半个月后,自己身上所有的病症就消失了,连头发也在几周内重新长了出来。

虽然没有查出病因,但一个月后,朱令仍然办理了离院手续。大病初愈的她就这样返回了学校。

1995年2月27日,返校后不久,病痛再一次袭击了朱令。双腿出现剧烈疼痛,不仅如此,还时常感到一种很强的眩晕感。谁也想不到,这场怪病在数月后又再一次袭来。

这不得不让她再一次去了医院。



而这一次呢,竟然险些把这个年轻的生命送入了鬼门关。

朱令父母将女儿送往协和医院就诊。发生在她身上的种种怪象,让当时神经内科专家李升伟教授,莫名产生了一种熟悉感。

腹痛不止头晕目眩以及强烈的痛感,一切征兆都和6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例,铊中毒病例出奇的吻合。

化学系的她,有没有可能接触到“铊”这种无色无味的有毒物质,然后意外中毒了呢?

然而朱令不记得自己有过任何接触铊的经历。另外,清华大学也明确表示本科生没有机会接触到铊。

朱令当时入住的协和医院,根本不具备化验铊的条件。因此,协和医院一直没有进行铊中毒的检测。此时谁也想不到,一次完美的救助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入院后朱令的病情继续恶化。

她突发中枢性呼吸衰竭,医院选择了气管切开术,保证她正常呼吸。然而这段时间里,朱令在血浆置换的治疗过程中感染了丙肝,术后并发左侧气胸,随后被送入协和医院ICU。

与此同时,协和医院为了查到何种病因,对朱令的身体进行了多项检测,因为之前就排除了铊中毒,所以医院并没有进行任何有关他的检测。

而且医院通知朱令家属,明确表示可以排除铊中毒。

朱令的病情很快被同学们得知。1995年4月10日,朱令的高中同窗,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诚和一些同学在周六去看望朱令。



在他印象中,朱令高挑身材,皮肤白皙。但此时病床上的朱令陷入了昏迷,全身插满了各种管子。

看着眼前的好友,贝志诚竟然想到了遗体告别仪式,他心痛不已。几人尽力安慰眼前这两位极度悲伤的老人。他想尽可能的去帮助朱令,帮助他的父母。

要知道朱令父母在10年前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他们的大女儿叫吴晶,也就是朱令的姐姐。1984年,当时的姐姐正在北大读书,周末和几位同学们约定一起去野三坡郊游。

他们分了两个队伍先后出发,姐姐是先出发的批次。行程结束时,姐姐提出自己想去路线外的一处瞧瞧,之后再赶上队伍。

队员们以为她会和下一批队友一起回校,直到几天后姐姐吴晶一直没来上课,所有人才慌了神。

朱令父母找到学校,才得知大女儿有可能出事了,搜救人员在野三坡附近的断崖下发现了一具冰冷的身体。

朱令为了不让父母回忆起沉痛的往事,填报志愿时特意避开了北大,而是报考了清华。即使这样,厄运仍然没有放过这原本和谐的四口之家。



就在这一时,一个念头从贝志诚脑中一闪而过。

当时他们宿舍正在做互联网实验,而当时几乎没有人知道互联网是什么,只有北大、化工大学、中科院计算所三条线路有Internet,互联网可以和全世界联络。

朱令的奇怪病情,是不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其他医生寻求帮助呢?

意识到自己有机会拯救昔日同学的生命,贝志诚当晚就联合了几位同学,一起着手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各地求助的准备工作。

他们将朱令的病史相关各项检查,以及医生的诊断治疗措施翻译成英文,通过北大的互联网向世界各地发出了求救电子邮件。

这里是一个充满自由梦想的美好地方,但是,这里有一个年轻女孩的生命正在消逝。虽然中国最好的医院尽了最大努力,但还是不能确定她到底得了什么疾病。附件是有关朱令病情的所有信息,以及入院以来的所有病例。



4月11日晚,这封搭载了许多期望的邮件终于通过互联网发出。在随后的一周内,他们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多达18个国家和地区的回信,足足1,635封。

贝志诚和同学们将收到的回信逐一阅读,结果发现竟然有多达1/3的回复都称这是典型的“铊”中毒现象。

4月18日清晨,贝志诚兴奋地向朱令父母带去了这条可以救命的消息。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一盆冷水即将浇灭他的希望。

据他回忆,那天是18号,他拿着材料在ICU病房外等着主任,但这位主任几乎完全不想收到材料,一直在跟人谈话。

在他因为战到腿算走到厂里休息时,主任一个箭步冲进厕所,然后又迅速回到病房谈话,直到中午他得到回复指示这一材料对我们没用。

就是这样一句话,使得当时网上远程诊断的结果并没有及时发挥作用,从而再次错失了救治朱琳的时机。虽然医院没有采纳贝志诚的建议,但朱令的父母却看到了希望。

两人辗转奔波,终于得知当时北京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的陈振扬教授可以做铊中毒鉴定。在百般恳求下,一位协和医生暗中帮助他们,拿到了朱令的尿液、脑脊液、血液、指甲和头发。

随后这些材料,被送到陈振扬教授处进行鉴,就在当晚,就出了鉴定结果。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