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儿郎之神话与神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大宋儿郎之

神话与神

——杨业 杨继业 潘美 潘仁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那时,放学后没有更多的娱乐节目,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听广播。一放学,冲出教室,尥蹶子就往家跑,到家后把书包往床上一扔,就打开收音机听评书。其中最好听的就是《岳飞传》、《杨家将》,还有《夜幕下的哈尔滨》。

刘兰芳那嘴,呜哩哇啦,呜哩哇啦,讲得那是云天雾地,万马奔腾,让你血脉偾张。特别是《杨家将》的故事,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融入血液中。

什么“呼延赞大战辽兵,李陵碑杨业死节”;

“瓜州营七郎遭射,胡原谷六使遇救”;

“黄琼女反投宋营,穆桂英破阵救姑”;

“杨宗保平定西夏,十二妇得胜回朝”。

那回肠荡气的故事情节,撞死李陵碑的英勇不屈,被奸臣残害的屈辱悲愤,杨家将一门忠烈的万丈豪情,在我幼小的心灵深深地扎下了根,对形成我疾恶如仇、忠义死节的性格影响很大,到现在眼里揉不进沙子,不愿再与见利忘义、卖友求荣之人共事戴天。

然而,随着日月的积累阅历的增多,慢慢知道,有些事情不是当初听到看到的那样。就比如杨家将大战金沙滩的故事,《宋史》是这样记载的:

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为收复燕云十六州,解除北方忧患,实现华夏大统一,决定再次北伐。

北伐大军分为东西两路,东路大军以曹彬为行营都部署。西路大军以潘美为行营都部署,杨业为行营副都部署,西上合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順州团练使刘文裕为监军。两路大军齐头并进,向辽军占领地进发。

潘美西路大军一路进攻,势如破竹,先后攻克收复了应州,寰州,朔州,云州,取得辉煌战果。然而,东路大军却由于军粮被劫出师不利,在涿州南岐沟关战役中惨败,曹彬部溃退。看到孤掌难鸣,太宗赵光义下令各路军马撤回,潘美、杨业部撤回代州,驻守雁门。

不久,朝廷下诏,把应州,寰州,朔州,云州四州的百姓迁徙到内地,命令潘美部接应护送百姓南迁。

但这个时候,辽朝的萧太后萧燕燕和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率领十万辽军已反扑过来,再次攻陷占领了寰州,给四州百姓的撤离南迁和护送造成了直接的威胁,一场争夺与反争夺,围歼与反围歼的战役即将打响。部署不好,不但完不成护送百姓南迁的任务,还有被围歼的可能。在军事会议上,副帅杨业对潘美等人说:

“我方撤退,辽军追击,辽军兵力和气势正旺盛,不能和他们硬拼。况且朝廷只让我们护送几个州的百姓南迁,只带领部队从大石路出发,避其锋芒,护送好百姓就行。

先派人秘密告诉云州、朔州的守将,等到护送大军从代州出发那天,命令云州的百姓先动身出发南撤,我的部队驻扎在应州接应,契丹辽军必然来截击,就下令朔州的百姓出城向南,直接进入石碣谷,派一千弓箭手埋伏在谷口,同时命令骑兵在中路支援,那样三州的百姓就能从容撤出而万无一失。”

也许,看了上段文字,你还摸不清头脑。我给你描绘一下地理位置,你就一目了然。代州在大宋境内,是潘美大军的驻地,代州的正北方和西北方从西到东分别是应州、寰州、朔州,这三州的东北方是云州。辽军已攻入朔州和应州中间的寰州,南撤的百姓要经过朔州的狼牙村,进入石碣谷,出陈家谷口向南,才能进入宋朝境内,完成南迁,朔州以南就是截击反截击的战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