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善恶”的非理性认知及调解

分享至

抑郁症患者眼中的世界和人性是偏悲观和偏灰暗的。在各种文化和宗教中,对世界和人性的善恶有许多的辩论,也并无定论,不同的思想也各有其存在价值,本文仅讨论“人性善恶”认知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一、常见的关于人性和世界观的悲观认知

人是自私的人,是唯利是图的。

人会损人利己,所以警惕别人贪小便宜,人与人之间要斤斤计较。

在竞争面前,人人都是对手,在利益面前人人都是敌人。

在人前示弱,别人不会帮助,反而会嘲笑讥讽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

人是戴着面具的,不真诚的,不能够信任或依赖。

没有真正善良的人。大多是表面亲近热情,但是背后是竞争和嘲讽。

世界是个悲剧,人世间是冷漠和无情的。

人生是无意义的,人生是痛苦的,快乐如泡沫般幻灭,痛苦却如影随形。

人生没有什么令人兴奋和开心的东西,人生没有新鲜事。

上面的这些价值观,如果你有一个或者若干。那么,你很可能比别人更容易陷入到抑郁情绪之中。



二、一个抑郁症患者内心的独白

"曾经少年的我发现了人性和世界的恶,也看到周围人在践行人性恶的规律。

我自己心中窃喜,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和法则。可以借由它提防警醒,防备坏人,令自己不受到伤害和欺骗。

可以借由它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或谋略军师,为自己获得短暂的好处或利益。

可以借由它来吹嘘自己如何洞察世事和成熟老到。

可渐渐自己沉迷其中,把它当作安身立命的法则之时,却发现这些信念如毒虫一般侵入我的身体、撕咬自我的良知。

这些投机取巧的行为或花言巧语的虚伪令自己恶心,让自己瞧不起自己,甚至深深地鄙视自己。

仿佛内心长了蛆虫般让我厌恶自己。

无论表面怎样的光鲜亮丽,都不能遮掩灵魂深处的恶臭。

外界的赞美与认可,完全不能抵消对自己对自己内心的贬损。

我不再喜欢自己了,然后接着我就丧失了从容的自信和纯真的快乐,我的内心如同那些灰暗的价值观一样绝望无力,深深地陷入了抑郁。"————这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内心的独白。



三、遵循怎样的人生法则才能活得更好?

人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在哲学家,社会学家争论不休之时,心理学家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人性是自私的。我们的生存法则决定了人性会是如何。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