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上海最后的贵族替夫还债14万元,工作到九十岁后捐赠遗体

分享至

山东

她风华绝代,命运多舛,心里却始终充满鲜亮的底色。

她面对丈夫的风流背叛,收回爱情,保留亲情。

她将英语教学持续到90岁,死后还要捐献遗体,发完人生最后一点余光。

她把高贵刻进骨子里,内外兼美,被称为上海滩最后的贵族。



1930年代,一位美丽的女子走进上海国际饭店旁的照相馆,把挂着橱窗里自己的照片摘下来。照相馆擅自用顾客的照片做宣传,自知理亏,就把照片送给女子。女子没有得理不饶人,只是把照片带回家中。然而,不久照片却不翼而飞。

这位女子叫郭婉莹,是上海永安百货四小姐。是谁将照片给偷走?她为什么被称为上海滩最后的贵族呢?

01玫瑰花园的小公主

1909年春天,在澳大利亚悉尼,来自广东中山的华人富商郭标家里,诞生了一个女婴,这是一位美丽的小公主。他们为她起名“戴西”,英文是雏菊的意思,父母希望她像雏菊一样美丽而坚强。

郭家有宽敞的洋房,还有两个大花园。郭标非常喜欢花,尤其是玫瑰花。其中一个花园种满不同品种的玫瑰。每个阳光温暖的日子里,戴西都在花丛间奔跑嬉戏,仿佛一只可爱的小蝴蝶流连花间。

由于家庭条件优渥,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很和善,戴西长成一个阳光善良的小公主。

同时,她也非常有勇气。

六岁时,她在悉尼的科来斯泰小学读书。有个同学调皮,乱叫她的名字,她很生气,并对校长郑重表达了自己希望那个同学道歉的态度。得不到道歉,她宁可不上学。

这是一个执着追求公正的小孩。

1918年,郭标应孙中山邀请,举家回到上海。戴西外婆家早先在上海开办先施百货公司,郭家兄弟一起开办的是上海最时尚的永安百货公司。戴西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好厉害。

戴西先是和兄弟姐妹回到广东老家上学,但她很不适应那里的语言环境。除了“面”,什么中国字也不会说。一说“面”,家里的佣人就给她做面条吃,让她十分苦恼。

1920年,戴西来到美国基督教女子中学——中西女塾读书,从此有了中国名字郭婉莹。这是一所拥有二十八年历史的贵族女子学校。上海上层社会家庭的女孩,都以进入中西女塾为荣。戴西来这里的时候,宋庆龄和宋美龄都已经从这里毕业。



郭婉莹在中西女塾如鱼得水。因为这里全英文授课,郭婉莹再也不用为蹩脚的中文而伤脑筋。容貌秀丽,家境优越,成绩优异的郭婉莹,一下子成为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学生。

而这时父亲的永安公司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他们家在公司的楼顶开辟出花园。每天早上,郭婉莹都和父亲一起去花园照顾鲜花。她觉得自己是花园里,最幸福的花仙子。

1928年,郭婉莹从中西女塾毕业。她有两条出路,一是出国留学,二是同富家子订婚,做少奶奶。由于父亲不同意她出国,因此,她只有走第二条路。和她订婚的是父亲世交的儿子艾尔博德。

戴西生病了,痊愈后就来到北京艾尔博德的家里调养身体,本来两人培养一下感情,就可以结婚了。

但一条丝袜葬送掉两人的姻缘。

艾尔伯德给郭婉莹买了一条美国丝袜,还兴高采烈地赞叹袜子结实的质地。郭婉莹觉得自己不会嫁给一个只会弹丝袜的男人,她渴望灵魂能够共舞的人。

她决定退婚。

艾尔伯德拿着枪来到郭婉莹的面前,威胁她:“如果不嫁给我,就杀了你!然后我也自杀!”郭婉莹丝毫没有畏惧,她淡淡地说:“如果你杀了我,我就更不可能嫁给你了。如果你杀了你自己,你也不可能结婚,你连整个生活都没有了。快回家去吧!”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