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帝师黄长烨:揭金正日花上亿进口女性内衣,多次流泪后悔叛逃

分享至

1997年2月的北京,春寒料峭,但朝鲜驻华大使馆内的气氛比北京的寒风还要冷峻十倍,各路朝鲜官员和特工都在紧盯着一人的一举一动——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长黄长烨。

大使馆内,黄长烨是职务最高者,理应所有人对他言听计从,但是现在形势完全颠倒了,原因无它,最近有传言说黄长烨对“最高司令官阁下的忠臣产生了动摇”,很可能投奔韩国。

这对于此时正处在“苦难行军”中的朝鲜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所以上级命令驻华使馆必须严密监视黄长烨,避免不测。

黄长烨也感受到了这种压抑感,作为从政半个世纪的政客,他明白自己的小动作已经暴露,要想保全性命,就必须立刻行动,否则回国后下场难料。

双方就这样互相算计着,然而老谋深算的黄长烨还是占了上风,他对监视自己的使馆官员说,自己生日快到了,要买点东西犒劳一下,为了更有说服力,黄长烨还特意向使馆请假,说要好好庆祝一下,享受难得的自由时光。

没错,这位朝鲜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就要过生日了,为了排除使馆的疑虑,黄长烨还说让助手金德弘陪同,面对滴水不漏的要求,使馆方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然而一出使馆,黄长烨就按预谋行动起来,他在百货商场和提前接头的韩国特工会合,在特工的帮助下甩开外面的朝鲜眼线,艰难进入了韩国驻华大使馆。

与此同时,朝鲜驻华使馆正在为黄长烨筹办盛大的生日会,直到黄长烨久未归来,他们才察觉事有蹊跷,四处派人寻找。



黄长烨出生于1922年,早年在平壤读书,有过留学日本的经历,见识相较于普通朝鲜民众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在1949年,黄长烨又奔赴莫斯科大学进行了留学,见识到了强大的苏联和红色的力量,回到朝鲜之后,黄长烨成为了金日成综合大学的哲学系主任,逐渐步入朝鲜政坛。

当时的朝鲜领导人是金日成,是朝鲜历史上最具知名度的领导人之一,他在1958年看中了黄长烨,将他提拔为了自己的贴身秘书。

成为金日成的秘书之后,黄长烨一直稳扎稳打,逐渐获得了政治地位,在1970年时当选为劳动党中央委员,这个职位在朝鲜完全可以被称之为是二把手。

黄长烨是朝鲜“主体思想”的主要理论家,对当时的朝鲜思想理论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主体思想究竟是什么?

主体思想对于朝鲜人民来说是唯一的指导理论,是一切行为的准则,是被列入朝鲜党章和宪法的理论,在朝鲜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黄长烨就是这份理论的主要缔造者,他在大学时期主修的就是哲学,因此在这份主体思想当中,也有很浓郁的哲学色彩,著名的“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理论,就是被黄长烨提出的。

金日成有多么相信黄长烨?

他不仅让黄长烨做劳动党书记,人民会议议长,同时还放心的将自己的两个孩子都送到黄长烨门下学习,金正日和兄妹与黄长烨其实都有着“师生之谊”。

毫不夸张的说:在当时的朝鲜,除了金日成之外,政治地位最高的就是黄长烨了。

他提出的主体思想成为了朝鲜人民的行为准则,金日成对他极为信任,让黄长烨担任多个要职,被屡次派遣到国外进行任务。

但是,黄长烨却辜负了朝鲜人民和金日成对他的信任。



时间来到1997年,当时的黄长烨已经是一个73岁的老人,但他依旧在朝鲜身兼要职,并且在这一年被派遣到日本参加一个国际问题的研讨会。

除了参加研讨会之外,黄长烨这次出国还带有着另一个任务——为朝鲜寻求粮食援助,1994年到2004年的这10年期间,朝鲜的农业运转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官方称这段历史为“苦难行军”。

虽然官方未曾统计死亡人数,但是从相关的文献中我们可以估计到因为饥荒而死的朝鲜民众大约在20万到48万左右。

而1997年,正是“苦难行军”最为艰苦的那段时光,黄长烨寻求粮食援助的任务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数以万计的朝鲜民众生命。

但是,黄长烨失败了。

黄长烨没有寻求到任何粮食援助,朝鲜的百姓依旧在饿肚子,但是黄长烨在任务失败之后,却迎来了自己的选择——是否还要回到朝鲜?

如果回到朝鲜,黄长烨就一定要面临相关惩罚,毕竟他辜负了“敬爱的指导者同志”的期待;但如果不回去,他所犯下的就是叛国之罪。

当时的黄长烨已经74岁高龄。经历了强烈的思想斗争之后,黄长烨决定放弃回国,彻底脱离朝鲜。

这个选择对于黄长烨来说极为重大。他选择将个人的利益置身于国家之上,违背了自己所提出的“主体思想”。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