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启发式提问替代直接告诉孩子的话语,让亲子关系更好

分享至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有很多家长说:我和孩子说话,孩子总是不愿听,有时,意见不合会吵起来。吵完后,孩子就不愿理妈妈了。父母认为孩子要乖乖听父母的话才行。因为,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而且,父母为了孩子付出的这么多。如果孩子不听话,会感到自己很委屈。

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很多孩子不愿听“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孩子认为父母并不理解自己,只是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上去要求孩子。当家长说他们的孩子不听话时,其实想表达的意思是:我的孩子不顺从。父母们,你们是希望孩子合作,有内心动力,还是希望孩子因为恐惧而顺从,或成为一个讨好者呢?如果孩子是出于恐惧的心理,而听了父母的话,那亲子关系并不会变得好起来。

如果父母命令孩子去做一件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因为,孩子也想要夺回权利。比如,你叫孩子“快去做。”孩子就会说:“不去。”

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博士曾说:如果你感到教育很累,那一定是你用错了方法。不当的沟通方式不但会破坏亲子关系,而且会让孩子难以理解父母所表达的意思。



一、在亲子关系中,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父母会居高临下,命令孩子。

孩子小,父母会认为孩子不懂事,理所应当听父母的。再加上父母养育了孩子,所以,有的父母会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孩子说话,这是孩子很不喜欢的方式。这样说话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很不受尊重,不是平等的关系。

2.父母会使用负面的语言。

有的父母不相信孩子,总是对孩子使用负面的语言。比如,对孩子说“你就是做不好”,“我不相信你”,“你总是让我失望”,“你别来捣乱”等等。这样的语言会让孩子感到很沮丧,甚至不相信自己。如果总是说负面的语言,这些语言就像催眠一样,让孩子渐渐变得自卑。孩子不愿说话。

3.父母会对孩子说反话。

对年龄小的孩子说反话,会让孩子感到难以理解,不知所措。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能听懂父母说的话,但是会感到尴尬。比如,指着孩子没有收拾的房间对孩子说:你可真行呀!你的房间这么干净?这就是在对孩子说反话了。当孩子听到这样的反话时,会感到很尴尬,被羞辱。

长期使用这些的语言,孩子就会慢慢和父母疏远。

在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中讲到:我们与人相处的模式是由早年的经历形成的。这种模式并不一定是对方喜欢的模式。

如果亲子关系不好,我们可以觉察一下自己,平时是怎样和孩子说话的呢?是不是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



二、运用启发式提问来建立良好的关系。

启发式提问就是用问句来问孩子。比如:是什么?怎样做?等等。而不用为什么来问孩子。也不用命令式的语言去命令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思考问题。可以帮助孩子们,探讨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和把做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有着极大的不同。让孩子自己思考,是尊重孩子的做法。孩子不会抵抗父母。而强迫孩子,却会导致孩子反叛并产生戒备心理。

再从生理学的原理上来看,命令孩子做一件事情,往往会激起身体的紧张,传递给大脑一个信号来反抗对方。人的身体可能会变得很僵硬。

提问会让人放松,让大脑自己去寻找答案,人会更愿意去合作,感受是不一样的。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曾指出,用商量,而不下命令,不但能维持对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乐于改正错误,并与你合作。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父母都可以对孩子使用启发式问题。比如:我们看到孩子把看过的书随手一放,而没有放进书橱里。可以这样问问孩子:宝贝,这本书放在哪里才好呢?孩子就会开始思考了。这种提问的方式,是在提醒孩子,并不会破坏亲子关系。

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一个体验活动。我来扮演妈妈,屏幕前的你来扮演孩子。现在,大家先听我用命令式的语言来对你们说话,大家来感受一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