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华池黄岔村:由“痛”到“通” 硬化道路通到了群众心坎上

0
分享至

“以前咱们黄岔的泥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都是啥路嘛!再看看现在,柏油大路平展展的通到了家门口,这路咱再不穿皮鞋,都对不住这路!”

黄岔村村民王俊成这番话把打算赶集的人惹得哈哈大笑。也难怪,人老几辈子都走的是土路,突然间就走上了柏油路,他们打心里高兴。王俊成口中的这条路,就是2022年开工实施的一条产业致富路。


黄岔村早年有一条通往村外的砂石路。但由于时间久远,路面狭窄,每逢农忙、牛羊出栏等时期,机动车数量一增加,就出现严重破损问题,特别是遇到雨雪天气,安全隐患很大,成为群众心坷上的一个“痛”点。在帮扶单位华池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镇村干部积极策应群众期盼,跑项目,争资金,争取实施了寺家河至黄塬通组道路硬化工程。工程实施以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全面推进工程建设进程,同时也得到了被占用43亩土地的18户群众积极配合,使得项目顺利实施。


“这条路的建成,彻底解决了全村3个村民小组193户群众出行难题,打通了我村通村道路‘最后一公里’瓶颈制约,对于促进黄岔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黄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宗文兴说。

若要富,先修路,是村“两委”班子一直关注的工作。多年来,在帮扶单位的倾心支持下,黄岔村“两委”班子始终紧盯群众关注的水电路田房网等热点问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从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在道路维修、饮水安全等民生领域持续破题,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昔日“痛”,群众称不便;今日“通”,百姓感党恩。“今年我村还争取实施了4.1公里27户产业入户路项目,下一步,将继续从道路入手,真正把道路打造成产业“致富路”、党群“连心路”。”黄岔村包村工作组长王菲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华池县人民政府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信息新报
信息新报
专注城市经济,用数据说话。
1168239文章数 477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