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出访苏联,为何不让卫士李银桥同行,知道原因后李银桥落泪

0
分享至

1949年11月12日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毛主席就接到了斯大林的正式邀请。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当时的苏联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抱有十分友好的态度。毛主席也迅速做出了回应,对于斯大林前往莫斯科的邀请,毛主席决定将于12月初动身前往莫斯科。



这次访问苏联,是新中国成立后第1次正式国际出访,我们国家的代表团万分重视。出访的礼物更是由毛主席亲自选定的,一份是一车皮山东大葱,一份是一车皮山西蜜桔,还包括湘绣、瓷器、茶叶等。

至于出访的随行人员,为了安全和保密考虑,毛主席指代了必要的人员随行,甚至没有带摄影师。

毕竟那个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战事刚刚平息,国民党还有许多特务留在大陆,他们一直在策划着一起又一起骇人听闻的刺杀事件。



而在随行人员名单中,毛主席经过慎重的考虑,郑重的将“李银桥”三个字划掉了。

李银桥可是主席的贴身卫士长,深受主席信任,主席为什么会划掉他的名字呢?

李银桥与毛主席

李银桥是1927年生人,他出生的那年,战乱频发,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他的成长则伴随着中国的起落兴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那时候的李银桥才10岁,他亲眼见到自己的同胞沦丧于敌人的铁蹄之下,因此而产生了参军报国的念头。



第2年,11岁的李银桥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他立即就想要投身革命,想要加入红军,为保家卫国而战斗。但那时候的他年纪实在太小了,红军不可能让这个年纪的孩子上战场,但他还是在我军中担任了9年的联络员。

这9年间李银桥也在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学习革命知识,他一直认为,自己长大后就会加入红军,在前线为国家和人民战斗。

1947年,正是解放战争时期,已经年满20岁的李银桥正以为自己可以投身战场,没有想到却被调往周总理的身边工作。



那时候,周总理正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职务。像这样首长身边的工作岗位,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天降喜讯,可对于李银乔来说,却是让他的理想离自己更远了一步。

尽管他从未将这种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去,但还是忍不住向周总理坦白了自己的理想。其实在向周总理坦白的过程中,李银桥也害怕周总理会以为是自己对工作不满。

但周总理是十分通情达理的,不仅如此,还赞扬了他保家卫国的精神。周总理告诉他,在自己身边担任警卫的工作不会太久,之后趁着年轻,还可以去学校学习知识,不要以为上前线就不需要学习了。



李银桥听到周总理这样说,连忙答应了。得到了周总理的承诺,李银桥很快就将全副身心,都投入到周总理身边的卫士工作中去。

这样勤勤恳恳、工作认真,又努力上进的年轻人,自然得到了周总理夫妻的一致夸赞。在周总理和邓颖超的称赞下,李银桥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工作机会。

这一年,中央纵队参谋长叶子龙和副总参谋长汪东兴联袂而来。他们要告诉李银桥一个好消息——由于他工作认真,努力为人又勤恳严谨,因此被调到毛主席身边做卫士了。



对于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极好的工作,可是李银桥却不这样认为。他只想上前线,觉得好男儿就该提枪上马,保家卫国。

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后,他把这份心思深深的藏在了心底,没有想到却被毛主席看出了端倪。

君子间的约定

这天晚上,李银桥正陪毛主席散步,没想到毛主席突然向他提问。

毛主席问他:“你的名字是哪几个字啊?”

李银桥便答道:“是银子的银,桥梁的桥。”

毛主席就笑着问他:“为什么叫银桥,不叫金桥呢?”



李银桥的回答十分诚恳,他说家中长辈觉得金子太贵重了,他叫不起。

这样的一问一答,让李银桥不由得放松了紧张的心情,感觉与毛主席的关系也亲近了几分。

随后,毛主席又问他,愿不愿意到自己身边工作?

这一问可把李银桥给问住了。他其实并不想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可是又觉得这样的回答让人难免让主席伤心,毕竟他不想到主席身边工作,并不是因为对主席有意见,而只是想要到前线站作战呀!

更何况,李银桥也不免担心,自己实话实说,会不会反而叫毛主席动怒——李银桥心中还是十分敬重毛主席的!



可是站在毛主席的面前,面对毛主席的目光,李银桥也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说谎。

就这样,他小声回答:“不愿意。”

听到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给出这样否定的回答,毛主席也不仅有片刻沉默。但他并没有动怒,反而继续说道:“你能讲真话,这很好,我喜欢你讲真话。”

得到了毛主席的鼓舞和肯定,李银桥心中也有几分雀跃,他也更敢同毛主席讲话了。

只听毛主席又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在他身边工作。



这时李银桥就坦然了许多,他告诉毛主席自己11岁就参军了,但一直在做首长身边的特务员或者通讯员,可是自己参军之初,就希望能下连队,这么多年一直没能实现。

之前好不容易有了下连队的机会,没想到又被调到主席身边工作。

李银桥想了想又,继续道:“我也怕主席恋旧。”

李银桥这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毛主席身边用的东西往往都是旧物,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主席节俭,不肯在国家贫困的时候自己奢侈享受,另一方面,主席也的确念旧,哪怕有了新的东西,也不愿意将旧的换掉。



李银桥想着,主席连身边的东西都不忍心换掉,身边的人岂不是更不忍心换了?一旦自己在主席身边待久了,岂不是彻底走不了了?

毛主席听过了他的担心,也不免失笑,打趣的问,我想留你在身边工作,你不想留,那该怎么办?李银桥想了想,认真的说,那也就只好我妥协了。



毛主席正色道,不能总让你受委屈,咱们虽然职位不同,但都是为人民工作的。这样吧,咱们立个君子协定,你在我身边帮半年的忙,就算是借用,这样如何?

李银桥高兴的答应了。

可是半年后,正是解放战争的紧要时刻,李银桥看着毛主席忙碌的身影,也不忍心离开了。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两人的君子协定一直未能履约。李银河在毛主席身边,整整做了15年的卫士长。



毛主席与身边人

毛主席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一直很好,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家人。他身边的卫士们和专列上的工作人员,对于他来说都是“自家人”。

而对于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来说,毛主席就像是大家的大家长一样,毛主席关切着他们的生活和成长,还常常督促他们学习。



比如毛主席专列上的一位乘务员,名叫张玉凤,她嫁给了一位在役军人,由于张玉凤在毛主席专列上工作,毛主席专列的行程又是秘密,因此夫妻两人常常聚少离多。

毛主席知道后,就专门从《军行中》摘取了一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赠送给张玉凤,要她将这句诗带给丈夫。

不仅仅是写诗激励工作人员的家里人,毛主席也总是督促他们学习,劝导他们一定要多多读书。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人,常常会提起毛主席风趣幽默的同他们讲的那些人生道理。



有时同事之间闹起了小矛盾,毛主席还会替他们调解。偶尔工作上出了不犯原则性问题的小失误,毛主席也总是十分宽和,有时候还会开玩笑的说,自己绝对保密,不会告知他们的上级知道。

除了工作上的事情,毛主席对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十分关切。

这些工作人员大多年轻,在毛主席眼中就像自家小辈一样,偶尔身体不舒服,毛主席立刻就会过问他们的病情,有的时候不方便去医院,还会叫自己的医生为他看病。



偶尔有经济上的问题,只要理由正当,毛主席也从不会吝啬。负责管理毛主席家庭开支的“大管家”吴连登,就曾经有一段时间生活拮据,在得知他的情况后,毛主席立即将自己的稿费拿出一笔来,交给他周转。

毛主席最像他们长辈的地方,莫过于操心这些工作人员的婚姻大事。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人,有许多都是经毛主席撮合、主婚,而走到一起的。

比如有一位乘务员解秀英,她和前文提到的张玉凤是同事。由于两人常常一同工作,而张玉凤已经结婚了,解秀英还是单身,毛主席就会问起她的恋爱情况,还特意劝她,不要因为工作而耽误了婚姻。



主席身边有一位叫姚淑贤的工作人员,曾经有一次因为工作原因,耽误了和恋人的约会。这件事情被主席知道后,主席不但不恼,还十分担心影响了小情侣的感情。

毕竟,姚淑贤在那之前,已经同自己的男朋友约好了约会时间,但她认为还是主席的工作最重要,因此就爽约了。

原本这件事情已经被姚淑贤抛在了脑后,没想到主席还特地叫住她,专门写下了首诗经中的诗,要她交给自己的男朋友看,想用这种办法尽量避免情侣之间闹矛盾。



毛主席这样细心,真的仿佛一个家长一般了。

而同为在主席身边工作多年的卫士,李银桥的婚姻也是由主席见证的。

西柏坡的婚事

说起这段婚事,就要说到李银桥的妻子韩桂馨。

韩桂馨是当年的知识女青年,她与李银桥的这段缘分还与主席夫妇相关。



当年正是解放战争的紧要时期,主席一心主持战士对于自家女儿的教导就少了不少。

那时候的李讷已经到了入学的年纪,可是战乱频发,哪里有安定的学校给她上呢?为了督促女儿学习,主席想要在工作人员中找一个能够陪女儿、并教导女儿学业的人。

这个人就是韩桂馨。



那个时候的韩桂欣才18岁,她做过保育员,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很能胜任这份工作。

但刚刚被调到李讷身边的时候,韩桂馨其实没有见到李银桥。毕竟主席要主持战事,与自己的女儿也分隔两端。后来韩桂馨才被调到了主席身边。

1948年5月,两人一同随主席到了西柏坡。随着工作的交集越来越多,两人也互相引为知己,只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心意,年轻人脸皮又薄,不好意思开口。



这样的感情主席都看在心中,他也曾鼓励李银桥,喜欢就要勇敢追,直言道:“不要封建哟,你们谈我是赞成的”。

后来,李银桥接到家里给他寄来的相亲信,正进退两难,急得团团转的时候,还是主席点拨了他,让他去问一问韩桂馨该怎么写回信。



经此一事,两个小年轻戳破了窗户纸,正式说定了恋爱。年底的时候,两人就给组织写了结婚申请,很快经过中央批示,两人正式结为夫妻。

那个年代大家的婚事都从简,两人又知道当前战事吃紧,因此原想着不办婚礼的。还是主席一直惦记着他们两个的婚事,仗打完以后,催促着两人补办了一场仪式。

1949年主席出访苏联,原本是一定会带着李银桥这个卫士长的,但正赶上韩桂馨怀了身孕,尽管李银桥表示自己以工作为主,但毛主席考虑到他们夫妻两人的关系,还是将他留了下来。



这样的决定是毛主席的关心,而不是不信任。在访问苏联期间,毛主席收到了斯大林赠送的一支钢笔,这只意义重大的钢笔,还在后来被主席送给了李银桥,用来鼓励他好好学习。

毛主席对身边工作人员的关心爱护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海任我行
史海任我行
每一段历史都该被铭记!
1430文章数 55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以军为救4人造成至少600人死伤 美方人员疑参与行动

头条要闻

以军为救4人造成至少600人死伤 美方人员疑参与行动

体育要闻

魔笛点射 C罗缺阵葡萄牙1-2克罗地亚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疯狂抄底,中东土豪横扫中国资产!

科技要闻

王传福隔空回应余承东!半个车圈大佬发声

汽车要闻

营收99亿亏损50亿+ 蔚来一季度财报出炉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家居
手机
时尚

教育要闻

电子科大2024在川招987人,中外大幅增加,优势热门增加,会涨吗

我是阿祖你是谁?NS版《真人快打1》再被玩家吐槽

家居要闻

柔和婉转 让阳光洒满空间

手机要闻

小米SU7用户群众分析:苹果华为、OPPO、vivo全覆盖

中年女人,这些高级的穿搭你值得拥有,不费力也能穿出时髦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