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个统筹”传递2024年经济工作新动向

0
分享至

本报记者 周子勋

2023年中国经济怎么看?2024年中国经济怎么干?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为2024年经济工作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三个统筹”等关键词传递了2024年经济工作新动向。

“三个统筹”释放重要信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提出了“三个统筹”: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表示,宏观经济建设必须适应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切实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除了供需两侧的调整和管理外,我国还要不断深化改革解决经济转轨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刘向东指出,我国农村劳动力仍在持续向城镇转移,这意味着参与城镇工作生活的非农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新增进城人口将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红利,有效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补齐增长缺口的关键是消除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和社保差距,缩小这个差距将能扩大内需,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中国发展面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改革发展任务繁重交织的多重挑战。”刘向东说,在确保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更高水平的开放战略,需要平衡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关系,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同时加强国家安全监管,增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提高经济

开放的安全水平。

五大经济工作备受关注

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的五大工作备受关注: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原磊认为,科技创新将成为明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关键是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而这必须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一是加强基础研究,激励自主创新。二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三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四是优化竞争环境,释放企业创新活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表示,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减速及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仍然需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塑强高质量发展的底盘与后劲,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一是继续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特别是针对当前消费提质、扩容、创新、分化、转型的新趋势,重点引导和促进品质消费、服务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加快释放消费新动能。二是继续突出投资的关键作用,围绕高质量发展,谋划实施重大项目,适度超前布局建设重大基础设施。 (上接1版)

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重点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拓展新兴产业赛道;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为制造业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的中间投入和创新要素。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激发增强经济活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更高水平的供求动态平衡机制,加快形成消费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张占斌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这意味着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会重点讨论在一些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以进一步建立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经济增添新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福军认为,明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继续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二是推动贸易优化升级、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和绿色贸易发展、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三是高质量吸引外资,更好服务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四是继续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五是积极推进区域开放。六是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七是不断提升开放通道建设水平。

对于会议提出“明年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表示,这一表述与2023年11月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一脉相承。事实上,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足以证明美丽中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展望2024年,常纪文认为,我国将加大力度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持续发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等。要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做到先立后破。一方面,要建立农村基础设施运营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除了提质增效,还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如大力发展“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推动新兴产业、低碳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全球竞争力。

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重点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拓展新兴产业赛道;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为制造业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的中间投入和创新要素。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激发增强经济活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更高水平的供求动态平衡机制,加快形成消费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张占斌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这意味着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会重点讨论在一些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以进一步建立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经济增添新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福军认为,明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继续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二是推动贸易优化升级、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和绿色贸易发展、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三是高质量吸引外资,更好服务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四是继续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五是积极推进区域开放。六是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七是不断提升开放通道建设水平。

对于会议提出“明年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表示,这一表述与2023年11月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一脉相承。事实上,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足以证明美丽中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展望2024年,常纪文认为,我国将加大力度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持续发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等。要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做到先立后破。一方面,要建立农村基础设施运营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除了提质增效,还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如大力发展“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推动新兴产业、低碳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全球竞争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时报
国研中心主办的综合性经济日报
36686文章数 631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