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冯纪忠】建国后,毛主席44次住过他设计的房子,就在武汉梅岭!

0
分享至


冯纪忠

如去知道,武汉是仅次于北京、建国后毛主席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毛主席每次来湖北,都住在武汉东湖宾馆的梅岭一号,在这里下榻过44次。可是,如去以前并不知道这个毛主席喜欢的这个驻地,是冯纪忠先生设计的。

在冯纪忠的名字后面,是大一连串不得了称号: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我国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我国第一位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杰出成就奖”得主……

1915年3月19日出生于河南开封的冯纪忠出身显赫,祖父曾任浙江巡抚(因反对辛亥革命吞金自杀,清帝赠给他“忠”号,冯纪忠的名字由此而来),其父曾出任徐世昌秘书,冯家与徐世昌、梁启超、林则徐等的家族都有联系。

曾有人探究,冯家和梁家都住在北京东堂子胡同的同一个院落;也就是说,当时已上中学的梁思成很可能曾经和襁褓中的冯纪忠住在同一屋檐下。对此,冯纪忠说:“现在想想,这真是很有可能的。”


冯纪忠


冯纪忠和贝聿铭(中)、陈从周(左)

1934年冯纪忠先生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当时同班同学有贝聿铭、胡其达等,这是他建筑生涯的起点。后来贝、胡二人赴美求学,冯纪忠则去了欧洲。

1936年,冯纪忠随姨母坐船到了奥地利维也纳,在维也纳技术大学念书。在接下来的二战时期,维也纳被轰炸得一塌糊涂。冯纪忠后来向女儿冯叶传授求生技能:飞机迎面来的时候,如果对着你扫射,你就贴着墙站!

“我们听着都好像很好玩的,讲得好像上课一样,谁会遇到这种事?”冯叶笑着说。但在当时,冯纪忠就是贴在墙上才保住了一条命,而他的不少同学都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

在欧洲游学十年后,1946年冯纪忠随大批留学生回国;同船回来的,还有中国外科医学界两大先驱傅培彬和裘法祖、国际民法学科带头人郑兆璜、画家沙耆等。

在瑞士5个月的等船时期,冯纪忠还和季羡林、黄正等人还借住在同一个修道院。经过84天的旅行,冯纪忠回到家乡,进门第一件事,就是趴在地上给母亲磕头。

接下来,冯纪忠在南京国民政府的规划委员会工作了两年,1948年赴上海,先后在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开始任教,并在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参与了上海规划。那时,他就提出“有机疏散”观念,将上海按功能分区、中间用绿化带隔开。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冯纪忠及夫人席素华


冯纪忠先生一家人

1952年,冯纪忠在同济创办城市建设与经营专业,这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独立的城市规划专业,即使在当时的全世界,也仅仅只有三四家建筑学院有此专业。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冯纪忠规划设计了上海松江方塔园。这里的原址是一个宋代的古塔,明代的影壁,冯纪忠将古建筑用现代园林的组合方式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并用简朴的材料如竹子、茅草等搭建了一个供市民休憩的“何陋轩”,成了画龙点睛的一笔。方塔园的落成,使冯纪忠一生的建筑理念精华得到了实现。这座露天博物馆被公认为是世界级的作品,为其赢得了国际声誉,贝聿铭还专门发来贺电。

在那个时期,冯纪忠还带着学生开始进行上海旧城改造的探索,他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赞同尽可能地保留城市历史风貌。在中国的艺术界和建筑界,曾经有个说法,就是“北有徐悲鸿、梁思成,南则有林风眠、冯纪忠”。林风眠、冯纪忠私下关系很好,可谓生死相交,冯纪忠的女儿冯叶是林风眠的关门弟子。

2009年12月11日,冯纪忠先生因肺炎病逝于上海华山医院。此去经年,如去愿冯先生安息!


东湖宾馆毛主席住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年之父
年之父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忠孝节义
2324文章数 1050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