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昔日荒山变“宝地”!英都镇霞溪村有高招!

0
分享至

同城信息

15860459000>>

以下正文开始

村情概况

霞溪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一共划分为14个网格。其中,有5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10810人,2059户,党员216名。2016年以来,霞溪村先后被评为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南安市文明村、泉州市文明村、泉州市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漫步英溪河岸,一汪碧水映蓝天,两岸树木花草随风摇曳,白鹭翻飞觅食,每到傍晚或周末,这里便成了村民休闲“打卡点”;平坦宽阔的道路通到村民家门口;昔日的荒山坡,如今机声隆隆,厂房林立……走进南安市英都镇霞溪村,一曲乡村振兴的变奏曲正在激情奏响。

近年来,霞溪村通过英溪整治、道路拓宽改造、引入重点项目等举措,走出了一条乡村蝶变之路。

01

“治水”修路兴学

把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绿在水中,水在画中。英溪河畔,鱼儿在水中畅游,几位老人坐在“振兴亭”的石凳上,纳凉聊天……难以想象,眼前这片休闲游憩的好去处,以前曾是淤泥堆积、垃圾漂浮的溪流。

“不仅如此,一遇到大洪水,住在下游的村民更是苦不堪言,村民们谈溪色变,如果要让百姓安居,首先要治溪。”2009年,洪再双当选霞溪村党支部书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治水”。

面对村财负债,他自个儿先掏腰包,四处找乡贤和附近企业“拉赞助”,通过清淤降低溪床,抬高河岸,英溪霞溪村4.3公里河段启动整治,整个河面从原来的40米拓宽至70米,总投资300多万元,霞溪村也从昔日的水患地,蜕变成了今朝宜居村,真正实现“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值得一提的是,英溪的“脱胎换骨”,还得到了上级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2年,英溪河道整治规划正式立项,英溪“整容手术”全面启动。如今,水清岸绿的沿溪景观带,已成为众多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村民的幸福指数得到了明显提升。


霞溪村对英溪进行全面整治,如今已是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画卷。

如果说“治水”是霞溪村乡村振兴的第一步,那么修路就是霞溪村乡村振兴的第二步。“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农村没有路,致富有难度,修路可是大民生。”洪再双告诉记者,霞溪村有1万多人口,随着经济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保有量猛增,交通设施落后已成现实问题,当时的道路又破又窄,还有很多村庄只有土路,到镇区要40多分钟。

洪再双暗下决心,要在村里修建一条环村路,实现全村硬化全覆盖。为了修建环村路,洪再双亲自踏勘调研,规划了一条长约10公里的环村路。“如今的环村路,东接阀门基地二期出安溪,西通振兴大桥入镇区,各自然村都有支线与环路连接,畅通无阻,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洪再双介绍,一条条路畅景美的乡村公路,不仅改变了交通条件,也成为牵引乡村振兴、带动百姓致富的新动能。


便捷的交通路网。

为了改变孩子们的上学环境,洪再双带头捐资,为霞溪小学翻建教学楼、修建校园大门及围墙改造等,2019年,在上级部门的重视下和霞溪村村委会的发动下,筹集近千万元对老旧的“国厦楼”翻建一新,并于2020年秋季投入使用。现在的霞溪小学,校园环境温馨幽雅,文化气息浓郁……水清了、路畅了,孩子们“上好学”。在霞溪村,一件件民生实事,正托起百姓安稳的幸福生活。


霞溪小学。

02

建设党建文化公园

增添乡村“红色”颜值

湖中摇曳的木船、水面上屹立的“初心桥”、环绕水库的20多幅红色文化巨型幕布……近日,走进霞溪村党建文化公园,一处处红色景观引人驻足。

“你看这幅展现的是南昌起义、这一幅是秋收起义、这一幅是井冈山会师……这些幕布、浮雕融入了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党的重大节点、奋斗历程等元素,让党员群众近距离感受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说起党建文化公园的建设,洪再双如数家珍。

“长期以来,村民们都没有一个宽阔的文化活动场所,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就萌生了打造党建文化公园的想法,将党建文化‘搬’至室外,不仅增添了乡村‘红色’颜值,更能让党建文化贴近实际、走近群众,打造成集党建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强身健体为一体的主题公园。”洪再双介绍,党建文化公园于2021年正式完工,建设期间不仅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村里党员群众也踊跃捐资,助力党建文化公园建设。


村民在党建文化公园漫步。

据了解,霞溪村党建文化公园建于小(2)型水库——搭家垅水库旁,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得益彰。公园占地约120亩,主要规划建设党建广场、初心桥、担当亭、党建文化长廊、红色文化宣传步道、党建文化墙等,旨在通过“旗帜之园”“征程之园”“精神之园”三大版块,集中呈现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历史征程、伟大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党建文化公园的建设,不仅让党建文化走进群众,而且变成夜经济新载体,不仅激活了乡村夜市经济活力,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创业平台。

变幻多姿的光影、琳琅满目的商品、欢声笑语的夜晚……每晚7时,夜幕刚刚降临,霞溪村党建文化公园变身夜市,热闹非凡,来来往往的村民或闲坐纳凉,或变身吃货徜徉于小摊寻觅美食。“热闹的夜市,不仅丰富了我们村民的夜生活,也为我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在家门口摆摊就能增收补贴家用。”摊贩洪女士深有体会。

03

荒山坡变“致富园”

有望解决6000余人就业

近日,在五矿智慧工坊·中国(南安)高端阀门智造产业园建设现场,运输车来回穿梭,塔吊、起重机不断挥舞“铁臂”,工人们紧张有序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五矿智慧工坊·中国(南安)高端阀门智造产业园。

该项目的成功落地,与洪再双息息相关。“我十几岁就外出闯荡,在外从事阀门销售,回乡后我就在想,英都素有‘天下阀商一片洪’的美称,如果在英都建设阀门基地,号召阀商们进驻阀门基地回归创业,一定能为家乡注入一针强心剂。”2021年,五矿智慧工坊产业园区投资方看中了英都的阀门产业基础优势,决定将项目落户英都霞溪村,但对项目能否尽快落地建设等问题心里没底。

“整个园区征迁涉及50多栋民房,上千亩山地、林地、田地,特别是1000多座坟墓的征迁工作,成了最大难题。”为此,洪再双和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政策、摆事实、谈机遇,对征迁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着手推进公益陵园建设,对动迁坟墓进行统一安置,为项目尽早落地开工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项目建设的展开,园区120多家阀门、消防企业的招商需求迫在眉睫。洪再双又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化身“招商员”,跟随党委政府和投资方远赴天津、河北、温州等地招商。

为了更好地服务园区发展,福霞公路、英都大桥、霞溪大桥等项目应运而生,霞溪村村委会配合英都镇党委政府,深入被征地群众家中宣传征地政策,为群众答疑解惑,与群众认真校对征地信息,争取群众对项目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征地工作启动仅一星期,群众征地签约率便超过70%。

一棋落定,满盘皆活。据了解,五矿智慧工坊·中国(南安)高端阀门智造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用后,有望吸引超过200家优质企业聚集发展,解决6000余人劳动就业问题,企业投产后,年产值不少于25亿元,预计平均年纳税约4200万元。

昔日荒山坡,今日“致富园”。“如今荒山变成高端工业园区,配套设施赶上城里人。园区附近,村民们利用自家房屋开起了餐馆,闲置房还能租给工人,等园区建成了,农民变工人,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创业平台,‘钱袋子’一定会越来越鼓!”洪再双满怀希望地说。

展望未来


霞溪村党委书记洪再双。

霞溪村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立足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与央企合作项目开发和政府给予回拨地的政策,投资建设厂房,以租赁或合作的形式,长期保障村财收入;同时利用高端产业园区的优势,为村民提供创业就业平台。

此外,霞溪村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工业农业生态乡村旅游线路,打造乡村美、产业优、村民富、生态好、宜居宜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THE END

记者: 赖香珠 黄奕群 通讯员:黄小燕

编 辑 :吴雪娇 审核 :黄种成 尤逸群

来源:海丝商报

往期新闻推荐

金英网

微信 : wx.jnyng.com

直播:zb.jnyng.com

同城:tc.jnyng.com

联系电话

(内容中如有侵权作品请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英网
金英网
南安市最全面的新闻门户网站
6884文章数 11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