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朱丹华改嫁欲将毛泽民其子改姓方,发妻找上门:“希望接着姓毛”

0
分享至

都知道毛家满门皆忠烈,毛主席的二弟毛泽民也为革命付出了生命,而他曾被被称为红色大管家。

毛泽民的一生为国鞠躬尽瘁,牺牲后膝下还遗有一子跟着母亲也就是毛泽民第三任妻子朱丹华生活,但1949年朱丹华准备改嫁方志纯并且准备让孩子改姓方。

这时毛泽民第一任妻子王淑兰忙找上朱丹华商量道:“妹妹,对于你的新生活我由衷地祝福,但是姐姐可不可以求你件事,让远新接着姓毛好吗?”看着王淑兰声泪俱下的模样朱丹华也不禁红了眼眶,两人都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1. 红色管家毛泽民

毛泽民出生于1896年,是毛泽东的弟弟。当时的毛家尚有祖上留下来的几亩耕田,加之毛父的辛勤耕作使得整个家庭尚不至于为温饱担忧,甚至还有余力供毛家兄弟几个上个私塾。

在毛泽民的记忆中,哥哥毛泽东自由便喜爱读书,每每遇到好书便日夜不停的读直到读完为止,对于耕作之事到是不感兴趣。不过自己的父亲对兄弟俩极为严格,总是要求他们帮着去帮忙干活,为此哥哥时不时和父亲吵架。

毛泽民知道哥哥的志向不在于这一亩三分地,他理解哥哥。因此每每毛泽东与毛父有争执之时他总是立刻出来打圆场并主动揽下毛泽东的活。后来为了更好地经营这个家庭毛泽民索性放弃念书的机会从私塾退学专心致志回家务农,而也正是有了毛泽民的默默付出才换来了毛泽东继续读书的机会。

很快私塾所教的东西已经满足不了毛泽东日益膨胀的求知欲,他决定前往长沙求学但是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此时的毛泽东活脱脱一个书生模样,一袭长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毛父担忧他一个人前往那么远的地方照顾不了自己,那个年代的父母总是希望子女就在自己身边好有个照应。

好在有着毛泽民的鼎力支持和周旋,最终毛父终于答应了毛泽东前往长沙求学,为了打消毛父的顾虑毛泽民还亲自将毛泽东送到长沙,一路上又是帮着拿行李又是各种打点,仿佛毛泽民才是哥哥一般,后来每每毛泽东回忆起此时总是潸然泪下感谢毛泽民这些年的付出。

1921年毛泽东带着妻子杨开慧回到家乡,交谈之中毛泽东劝导毛泽民同自己一起前往长沙念书为国家出一些力。

由于当时毛家父母已经离世,面对毛泽东的极力劝导毛泽民答应了下来,跟随毛泽东前往长沙在一所小学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1922年,毛泽民成功入党并获得党组织的派遣前往江西从事工人运动。作为一个在持家算账方面积累了多年经验的人,毛泽民迅速在工作中崭露头角,成为了财政方面的专家。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工人消费合作社"得以成立,这为我国的股份制经济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经验。

加入共产党后,毛泽民的革命信仰更加坚定,他开始以大刀阔斧的方式推进革命事业。1931年7月,毛泽民受命来到革命的发源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担任军区经理部部长。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民革命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担任军区经理部部长期间,他深入研究农村经济和农民组织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并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为广大农民争取利益,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条件。

毛泽民还强调发扬民主,倡导农村群众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提出了"群众路线"的重要原则。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加强党内团结,排除一些不健康的倾向,保持党的高度纯洁性。这些思想和策略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甚至对后来的中国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领导人决定成立了苏维埃国家银行。毛泽民作为一位精通金融的人才,自然成为了最佳的行长候选人,随即被任命为国家银行的第一任行长。

为了确保共和国的日常运转以及军队的开销,毛泽民经常昼夜不分地寻找各种商家,希望他们能够给予红军一定程度的经济援助和物资运输支持,当然作为交换政府也会尽力给予商家一定的补偿,以感谢他们对红军事业的支持。

那段时间毛泽民还会每晚都亲自带领银行的工作人员检查仓库,确保物资的储备充足。他花费大量的心血一刻不停地工作,只为以确保部队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补给。

在毛泽民的努力下苏维埃国家银行的运营很快取得了成效,为红军事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军队得到了充分的物资补给,士气大振,而他也被称为红色管家。

不过被称为红色管家的代价便是极度透支的身体,由于日夜不停地工作毛泽民的身体早已破败不堪,患有严重的胃病时常痛的他整宿整宿睡不着,甚至得依靠担架才能跟上部队的行军。

1938年,在组织的强制要求下毛泽民只得暂时放下手头的事情前往苏联疗养,但是在前往苏联的途中却遭遇意外滞留在新疆迪化。

此时的新疆是军阀的天下,而他们的首领盛世才因为全面抗战时期的缘故选择“亲苏拥共”因此对我党人员也是格外客气。而毛泽民的理财能力是出了名的,加上此刻滞留在此于是盛世才便请求中央让毛泽民解决一下新疆的经济问题。

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中央最终同意了盛世才的请求,决定让毛泽民化名“周彬”暂时留在新疆担任新疆财政厅厅长。

2. 爱妻朱丹华

来到新疆财政厅的毛泽民依旧勤勤恳恳,一直秉承着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的原则,然而毛泽民逐渐发现新疆的日子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轻松。

一次毛泽民正准备前往会议室,突然一名身穿制服的警卫闯入了办公室冲到毛泽民的面前说道:“厅长,盛将军让您对共产党不该说的不要说。”毛泽民愣住了,他突然想到到自己在昨晚给组织发了一封电报汇报自己在这边的工作以及新疆财政的问题,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处于无数双眼睛的监视下。

心灵和身体上的双重打击很快使得毛泽民不堪重负,此时此刻他最希望的就是有一个理解自己完全值得信任的人可以陪自己说说话,而也就是这时他的一生挚爱朱丹华出现了。

毛泽民与朱丹华的相识是在一场会议,那时朱丹华是一名新来的职员。会议上毛泽民愤愤有词说着新疆的财政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但是台下的人都是唯盛世才马首是瞻,对于毛泽民呕心沥血想出来的方案都是敢听不敢做。

但是朱丹华不同,她是第一批前往新疆支援的共产党员,从小家境优越后来到延安参加学习,对于毛泽民她早有耳闻更是崇拜不已。

来到新疆工作后,朱丹华发现这里的政府腐败不堪,官员为了私利而抛弃了原则和人性,百姓在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而她希望改变这一切可却不知从何做起,直到她遇见了毛泽民。

毛泽民不仅是一个有远见的领导者,更是一个胸怀全民,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公仆。会议上毛泽民的条条框框深深地吸引着朱丹华,爱意在此刻也埋下了种子。

为了能更好地支持毛泽民改革的推行,朱丹华开始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推动改革事业的进程。而远在他乡有着如此相信自己的一个人,毛泽民也渐渐被感动,开始逐渐注意其这个女孩,两人似乎就只差了一层窗户纸。

1940年这层窗户自终于被捅破,在邓发的撮合下两人举行了婚礼正式成为了夫妻。不过这场婚礼并不像其他婚礼那样热闹张扬,反而异常简朴。没有华丽的酒席、喧闹的亲朋好友,也没有传统的三拜之礼。他们只是将彼此的行李简单地合在了一起,这个简单的动作象征着两人心灵的契合。

都说婚姻是恋爱的坟墓,但是毛泽民和朱丹华并不是。婚后的两人依旧甜蜜,相同的革命信仰更是将两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了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更好地改革新疆经济,朱丹华决定退居幕后在家好好照顾毛泽民的生活起居。

外面战火纷争,新疆经济却一片稳定,在毛泽民的努力下本一片萧然的新疆经济居然有了逐渐复苏的迹象。而毛泽民的善良,智慧,无私也深深地感动了新疆人民,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

或许是上天眷顾,在经济一片大好的时候毛泽民也引来了与朱丹华爱情的结晶,两人决定将其起名为毛远新。远字意味着这孩子出身在祖国最遥远的边疆,新字则代表祖国即将焕然一新百姓将会过上好日子。

生下孩子后毛泽民的工作更加繁忙起来,时常忙到都没有胃口吃饭。为此朱丹华想了不少的办法,各种换口味换食材就为让毛泽民能多吃一点,活脱脱一副贤妻良母的模样。本以为日子就会这么一直安稳地过下去,可没曾想很快便迎来了变故。

3. 被害身亡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了,盛世才迅速见风使舵到向了蒋介石,昔日的“亲苏拥共”似乎从来没存在过。

实际上从苏德战争还未开始时,盛世才就开始对共产党的统治感到不满和忌惮。对于他来说,共产主义的理念与他所推崇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是完全相悖的,因此当苏德战争爆发后不过是一个引子罢了。

而毛泽民这些年对新疆大刀阔斧的改革更是早就让盛世才不满甚至是敌视,这些措施无一例外都威胁到了他的统治地位和益。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取得蒋介石的信任并向他表示自己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自己的仇恨盛世才迅速下令迅速抓捕了毛泽民、陈潭秋等一众共产党人士。

1943年2月7日,毛泽民被捕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抗日根据地。那天的寒风刺骨,仿佛是大地在哭泣。被捕前,毛泽民看着朱丹华坚定而又担忧地说道:“坚强些,带好孩子!”,随后毛泽民看了眼还在熟睡中的孩子,为他盖上了最后一次被子后,便在寒冷的夜幕中消失了,好似泯灭在黑暗之中,此后了无音讯。

直到几个月后监狱中寄来了一封瞩目周彬的信,朱丹华刚刚开始读信痛苦和忧虑便交织在她的心头,眼泪不争气地溢出了眼眶。朱丹华是个聪明细腻的女人,从丈夫扭曲的字迹和不合情理的要求中,她就知道他一定在狱中遭受着非人的折磨。信中提到想要一双高腰皮鞋,她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丈夫被敌人戴上脚铐的画面,脚踝被磨得血肉模糊。而绑带的提到更是让她心如刀绞,她知道肯定是丈夫旧疾又复发了,伤口被撕裂,可没有人能给予他任何治疗或者医药。

通过各种关系的运作,朱丹华终于能去见毛泽民一面,她精心准备了皮鞋和绷带带给毛泽民,但是没想到这居然是最后一次见面。为了逼迫毛泽民认罪,盛世才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什么“站火炭”,“站铁刺”都是基本,他们甚至给毛泽民灌辣椒水,夹老虎夹妄想屈打成招。

但是毛泽民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至始至终都没有说出一个字,直到1943年9月27日盛世才忍无可忍恼羞成怒下令杀死毛泽民,事后他又将毛泽民的尸体暴晒,拍摄照片以供蒋介石观看,企图以此为向蒋介石献功。

就在此同时朱丹华也被捕入狱,与其他20多个女囚和孩子们一同被关押在牢房中,对于丈夫的死她浑然不知。

在牢狱里,朱丹华任旧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带领着其他囚犯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学习和思考。他们轮流照看孩子,共同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三年过去了,随着解放军的壮大和人民反抗力量的增长,终于使得朱丹华和其他囚禁的人们获得了解救的机会。而听到丈夫早已牺牲的消息朱丹华顿时昏厥过去,醒来后也是泣不成声,直到毛主席前来安慰,干革命就必然有人牺牲,哪怕他是毛主席的弟弟也不例外,朱丹华才重新振作起来。

解放后,在众多朋友的开导之下朱丹华决定与方志纯结婚,此时她准备将毛远新改姓方,这时一个自称毛泽民前妻的女人找上了门来。

4. 前妻王淑兰

王淑兰与毛泽民的婚姻源于父母之约,王淑兰才十几岁便嫁入了毛家,跟随者毛泽民将家里的各项事务打理的有理有条,她吃苦耐劳温柔大方,是一个标准的古代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农村妇女形象。

后来随着毛泽民受毛泽东感染参加革命,毛泽民逐渐意识到自己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可能还会祸及家人,为了王淑兰的安危她决定与王淑兰离婚,给她一个安稳的生活。

尽管王淑兰有着万般不愿,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同意回到了老家韶山,她明白这时丈夫对自己的保护。但是回到家乡的王淑兰并不甘愿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她也决定参加革命,开始在老家韶山搞起了宣传活动,为革命出一份力。

但是很快王淑兰便不幸被捕,在监狱中王淑兰受尽了折磨却依旧一个字不说,这一点倒是与丈夫毛泽民完全一致,完美地诠释了何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后来王淑兰侥幸逃出了监狱,为了躲避抓捕她四处流浪,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直到听说毛泽民在延安的消息她赶忙动手前往延安。但是当她抵达延安时毛泽民已经前往新疆。

几年后毛泽民再婚的消息传来,但王淑兰却衷心地祝福。尽管她与毛泽民已经不再是夫妻,但她依然将他视为亲人,心里暗自感到他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爱人,有人能够照顾他,不再过度劳累。这个消息让王淑兰的内心感到一丝宽慰和满足。

后来毛泽民牺牲朱丹华再婚,王淑兰知道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朱丹华面前可能不合适,但她心里始终牵挂着毛泽民的儿子毛远新。毕竟他身上留在和毛泽民一样的血,王淑兰主动找到朱丹华,希望能保留毛家这一血脉。

这个请求对王淑兰来说似乎有些过分,但王淑兰觉得无论如何自己都应该尽力而为。面对王淑兰的请求,朱丹华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她与毛泽民因为革命而走到一起,回想当初两人恩爱万分,将孩子取名远新便是希望看见新中国的未来,可惜如今毛泽民不能亲眼看见这一幕,那边让他的儿子代替他看下去吧。

沉思片刻的朱丹华便答应了王淑兰,王淑兰欣喜若狂止不住的感激到,随后便将毛远新带回来了中南海跟随着主席一起生活。

王淑兰和朱丹华的故事充满了坚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她们都是革命者,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王淑兰的后半生充满了奉献精神,她坚守自己的原则,不愿白拿国家的钱,选择为革命事业继续做出贡献。她们的故事让我们铭记那个伟大的时代,以及那些默默无闻但为国家和人民默默付出的英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鱼鱼有话说
鱼鱼有话说
古代文明的崛起和衰落、中世纪的战争和宗教改革、近代史的革命和科技进步等等,我们将带您穿越历史的长河。
18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