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心学:身上有这3种表现时,说明认知低下,普通人要早懂

分享至

《曾国藩心学》不讲晦涩艰深的道理,只分享曾国藩那些靠心学获得升迁和朝廷重用的真实技能,看他如何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从而给我们带来启发,打开普通人逆袭的大门。为了能系统、快速掌握曾国藩心学,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每个人的成功,都和自己的认知有关。认知是一个心学问题,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掌控自己,也要学会如何掌控周围的人、事、物。这在曾国藩的身上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也是我们每个普通人身上的特征,要早懂。

曾国藩第二次出山,为何能从咸丰皇帝任命的43位地方团练大臣中脱颖而出,成为两江总督,步入封侯拜相的行列?曾国藩的成功,是偶然的,还是有什么规律可循?

这一切,都和曾国藩的认知水平有关,也是我们要去了解的重点。从曾国藩的心学实践来看,当一个人有这3种表现时,说明认知低下,和机会无缘,反之,就能抓住机会,调动周围的一切力量,为自己服务。因此,我们不得不反省。

下面,我们结合曾国藩的心学实践案例,详细讲解:

第一种表现:对环境变化不敏感。

心学思想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被我们反复提及,即“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不动心”是为了“动心”,如果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没有一点认知,他就无法做到“随机而动”,即使动了,也有可能是朝错误的方向前进。

曾国藩是如何做的呢?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42岁的曾国藩在前往江西主持乡试途中,突然接到母亲病逝的消息,悲痛欲绝,于是上折改道回家为母丁忧守孝。

按照清朝的官制规定,一旦官员丧父或丧母,官员无论在何地、办何差,都必须离职回籍守孝三年。若官员故意隐瞒不上报朝廷,那么,就是违制了,就要受到处罚。

当一个官员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往往也进入仕途的终点了。清朝官员们的实缺非常少,一个官员离开后,立即就会有其他人补上。此时的曾国藩,是礼、兵、工、刑、吏部侍郎(历史称为“五部侍郎”),他的职位,不知有多少人死死地盯着,如果他三年丁忧期满后,朝廷是否有他的职位,完全是一个未知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般情况下,一个官员丁忧回籍后,要么是开馆授徒,要么是著书立说。曾国藩一心想成为一个“内圣外王”的人,在他丁忧期间,并没有完全脱离现实,他密切地关注着太平军和朝廷的变化,当看到朝廷的军队节节败退,咸丰皇帝开始不断任命地方团练大臣组织地方武装力量时,曾国藩就意识到,地方团练将大有作为,朝廷将来一定要依靠民间武装力量。

有了这样的认知后,曾国藩是如何做的呢?请接着往下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