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候补中央委员、院士刘仲华,拟任新职

0
分享至

湖南省委组织部11月30日发布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其中,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仲华,拟任省属本科院校正职(工作需要,从专业技术岗位到管理岗位担任领导班子正职)。

刘仲华(资料图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官网)

据公开简历,刘仲华,男,1965年3月出生,湖南衡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直在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仲华长期从事茶叶加工与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致力于创新茶叶加工理论技术、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和产业综合效益。 创新黑茶加工和茶叶深加工理论与技术体系,揭示了黑茶加工品质风味形成机理及黑茶健康属性,创建了黑茶优质高效安全加工关键技术体系,强力推进了我国黑茶产业提质增效与快速发展; 揭示了茶叶功能成分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创制的茶叶提取物制品催生了一批国际主流健康产品,引领我国茶叶深加工从追踪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到领先国际同行。为我国茶叶科技进步、茶叶产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还在师从施兆鹏教授读硕士的时候,刘仲华就开始研究黑茶品质形成机理。1991年,《茶叶科学》刊登了“黑茶制造化学”专辑,这是导师和他为主的研究团队历时4年多日夜加班的心血。 1992年,硕士毕业才3年多的他,破格晋升为副教授,那年他27岁,是当时全国茶学界最年轻的副教授,发表论文最多的学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他和团队在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新技术方面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其相关创新技术与新产品,先后在10多个省份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新增产值100多亿元,年新增利税10多亿元,出口创汇2亿多美元。
刘仲华认识到,为学术而学术,为论文而论文,这样的成果没有生命力。 既然研究茶叶科学,就要研究深、研究透,就要为茶产业所用,为茶农造福。
2000年后,刘仲华第一次来到安化考察黑茶产业,“产茶大县,历史悠久,但生产方式和制作水平实在要大改进。”刘仲华说,当时自己是和导师一起来的,看到那些质地粗老的原料、土气笨拙的包装、粗放落后的作坊式加工,以及储运不便、质量控制不稳、健康机制不明等发展瓶颈问题,他和同事们决心以技术创新来推动黑茶产业升级。
“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刘仲华说,这个“巨人”,一是指他所在的湖南农业大学,二是指他的各位前辈老师们,三是指在黑茶生产第一线的制茶技师们。
据《长沙晚报》报道,回首科研之路, 刘仲华直言只不过是“无数次的失败造就了一两次的成功”。
刘仲华建议当代大学生,要学会协作、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说,人生有很多个十字路口,然而,在做选择时,坚持必不可少。“我曾经可以选择当一名普通的老师、从事行政工作或者到世界一流的企业做研发拿高薪,但是我依然选择留在湖南农业大学,在相对艰苦的条件下继续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什么?我有一个院士梦要去实现,还要去攻克很多的科学难题,这些都是我奋斗的动力。”
刘仲华说, 只要做了适合自己的选择,就无所谓对错,而且坚持了就一定能够达到一定的境界。

资料来源:湖南农业大学官网 《中国教育报》《长沙晚报》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京报
新京报
好新闻,无止境
417315文章数 24861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