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二):卫康叔
8.卫康叔
卫康叔卫封,生卒年不详,姬姓卫氏,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因获封畿内之地康国(今河南禹州西北),故称康叔或康叔封。卫国第一代国君。
(1)早年经历
康叔是周文王姬昌第九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康叔的母亲名叫太姒,姒姓,是夏朝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部落之女,周文王的正妻。太姒勤劳持家,恪守妇道,因此号称文母。
太姒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十子冉季载。
蔡叔度十兄弟自幼深受母亲大姒的教诲,所以他们从小到大,就没有做过违背常理、荒唐离谱之事。
(2)平叛封卫
周文王死后,因康叔的长兄伯邑考早逝,故由康叔的次兄周武王继任其位。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亡商朝(亦称殷或殷商),建立周朝政权,史称西周。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巩固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后代,将康叔封于畿内之地康地(今河南禹州西北),建立康国,故称康叔或康叔封。
当时周武王还将殷商的遗民封给商纣王(帝辛)之子武庚(禄父),与诸侯同等地位,以奉持他祖先的祭祀不致断绝。周武王因为武庚还没有心悦诚服,恐怕他有异心,就让自己的三弟管叔鲜、五弟蔡叔度辅佐武庚,以安抚他的人民。
(3)三监之乱
周武王死后,太子姬诵即位,是为周成王。周成王登基时少不更事,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当时周朝又是初定天下,政局还不是十分稳定,周武王的四弟周公旦于是当国摄政,代行周成王之职,处理国家大事。远在殷商故地镇守的管叔鲜、蔡叔度怀疑周公旦要篡夺王位,三人心里愤愤不平,就到处散布流言。周成王二年(公元前1043年),他们一面撺掇武庚,一面联合东方的奄、徐、楚等十几个附属小国,公然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康叔最先得到武庚发动叛乱的消息,他一面部署兵力,防止叛军南侵;一面派人快马加鞭赶往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报告武庚发动叛乱的消息。
周成王四年(公元前1041年),周公旦以周成王的名义东征叛军,康叔参加此次军事行动。不久,周公旦便平定叛乱,诛杀武庚和管叔鲜,流放蔡叔度,将霍叔处废为庶民,三年不得录用,收服殷商遗民。周公旦决定在原来武庚统治的地区建立卫国,将平叛有功的康叔改封为卫国国君,故称卫康叔。将黄河和淇水之间的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作为卫国国都,统治区域为原来殷商的王畿之地和殷商遗民七族居住的地区。卫国始封时疆域横跨豫、冀、兖三州,南至济水,北逾衡漳,西阻太行,东到兖州桑土之野,相当于今豫北、冀南和鲁西地区,国土面积方圆四五百里。卫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是当时诸侯国中的大国,也是西周在东方的主要藩屏。
(4)治国安民
康叔受封卫国时年纪尚轻,周公旦怕他担当不起治理殷商遗民的重任,特地召集群臣为他举行盛大的授土授民仪式,并精心制作《康诰》、《酒诰》和《梓材》等文告,作为他治理国家的法则。临上任前,周公旦千叮咛万嘱咐,反复告诫康叔到朝歌后,务必明德宽刑,爱护百姓,妥善安置殷商遗民。周公旦还告诫康叔一定要勤于政务,务必寻求殷商故地的贤人、君子和长者,向他们询问殷商兴亡的道理,然后再施之于政务。周公旦还告诉康叔,商纣王亡国的原因是因为沉湎酒色,沉湎酒色就导致听信妇人之言的过失,所以殷商的乱亡就从此开始。让康叔务必戒酒忌色。
康叔到卫国后,根据周公旦的谆谆教导,访问当地的贤豪长者,向他们询问治国安民之策。康叔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深入民间,广泛调研,体察民情民意,深受卫国百姓爱戴。康叔不负周公旦重托,对殷商遗民七族,不歧视,不虐待,妥善安置殷商遗民,关心他们的生活,维护地方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康叔还重视选拔人才,听从贤人劝告,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依法治理国家,促进卫国经济的尽快复苏,国内很快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5)辅佐周王
周成王七年(公元前1038年)后,当时周公旦已经摄政七年,周成王也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但便把政权归还给周成王,由周成王自己亲自处理政事,而周公旦则面向北方,归于群臣之位。鉴于康叔治理卫国的卓越政绩和镇守东方的不朽功勋,周成王提拔康叔担任西周司寇之职,掌管刑狱、诉讼和监察方面的事务。康叔刚正不阿,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维护西周王朝政权的稳定。为表彰康叔辅佐周王朝的功德,周成王赐给康叔许多宝器、祭器。
(6)为政举措
康叔到卫国就封后,遵循周公旦《康诰》、《酒诰》和《梓材》的淳淳告诫,以其父周文王“明德慎罚”的政策治理国家,释放奴隶,分给耕地,鼓励开辟私田,畜牧、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改变同姓通婚,取活人殉葬等恶习。使卫国出现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大好局面。成为西周最大的诸侯国。
康叔担任西周司寇职务后,卫国国事由他的儿子卫康伯代为处理,康叔则定期到卫国督察政务。康叔死后,卫康伯继任卫国国君之位。
9.卫康伯
卫康伯卫髦,谯周《古史考》作卫牟伯,姬姓卫氏。卫康伯为周文王之孙,因此又称王孙牟。卫康叔之子,卫考伯之父。卫国第二任国君,在位期间相当于西周时期周康王的在位期间。是成康时期西周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1)治理卫国
他遵循周公和康叔的教导,兢兢业业,勤于政务,使得卫国百废俱兴,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
(2)军事才能
他统帅的“殷八师”作为西周的东部屏障,镇守在遥远的东方,防卫东夷各族发动叛乱,保卫着西周王朝的安全。他还随时听命于周王室的调遣,率领“殷八师”东伐西讨,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为西周王室的政局稳定和领土完整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重要贡献。
(3)相关事件
卫康伯与齐国第二代君主齐丁公、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以及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共事周康王。周康王分四位诸侯以珍宝之器。而同事周康王的楚君熊绎却无分。公元前530年,楚灵王仍忿然提起此事。
(4)历史评价
卫康伯秉承了先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卫国治理的井然有序,周王室也奖赏给了他好多东西,还把表彰文告铸于铜鼎上,使康伯的事迹流芳百世。卫康伯死后,葬于卫国公墓,即今之河南浚县辛村西周墓地。
10.卫考伯
卫考伯,又称卫孝伯,生卒年不详,姬姓,卫氏,名徂。卫康伯之子,卫嗣伯之父。卫国第三任国君,在位期间相当于西周时期周康王、周孝王的在位期间。
11.卫嗣伯
卫嗣伯,生卒年不详,姬姓,卫氏,名已失传。卫考伯之子,卫疌伯之父。卫国第四任国君,在位期间相当于西周时期周昭王、周穆王的在位期间。
12.卫疌伯
卫疌伯,《世本》中作卫挚伯,生卒年不详,姬姓,卫氏,名已失传。卫嗣伯之子,卫靖伯之父。卫国第五任国君,在位期间相当于西周时期周穆王、周共王的在位期间。
13.卫靖伯
卫靖伯,生卒年不详,姬姓,卫氏,名已失传。卫疌伯之子,卫贞伯之父。卫国第六任国君,在位期间相当于西周时期周懿王、周孝王的在位期间。一般认为他有个孙子叫公孙碏,字石,是卫国的贤臣,为石姓的起源。
14.卫贞伯
卫贞伯,《世本》作卫箕伯,生卒年不详,姬姓,卫氏,名已失传。卫靖伯之子,卫顷侯之父。卫国第七任国君,在位期间相当于西周时期周孝王、周夷王、周厉王的在位期间。
15.卫顷侯
卫顷侯(?—公元前857年),姬姓,卫氏,名已失传。卫贞伯之子,卫釐侯之父。卫国第八任国君,公元前868年—公元前857年在位。
在位期间,曾用重金厚赂周夷王,使他的爵位由伯爵升为侯爵,在位十二年而死。
16.卫釐侯
卫釐侯(?—公元前815年),或称卫僖侯,姬姓,卫氏,名已失传。卫顷侯之子,卫共伯、卫武公之父。卫国第九任国君,公元前856年—公元前815年在位。
四十二年,釐侯卒,太子共伯馀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於釐侯,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於墓上,共伯入釐侯羡自杀。卫人因葬之釐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
17.卫共伯
卫共伯卫余(?—公元前813年),姬姓卫氏。卫釐侯之子,卫武公之兄。卫国第十任国君,公元前814年—公元前813年在位。
他非常宠幸弟弟卫和,经常赏赐他东西,但赏赐的东西却被卫和用来贿赂死士,死士在釐侯墓道袭杀了他。卫和篡位后,说他是自杀于釐侯墓道,于是葬在釐侯坟旁。
18.卫武公
卫武公卫和(约公元前852年—公元前758年),姬姓卫氏,卫釐侯之子,卫共伯之弟。卫国第十一位国君,公元前812年—公元前758年在位。
(1)夺取君位
卫武公(约公元前852年—公元前758年),姬姓,卫氏,名和,是卫釐侯之子。卫釐侯四十二年(公元前813年),卫釐侯去世,和的哥哥太子余继位,史称卫共伯。
和的父亲卫釐侯在世时,非常宠爱和,所以赐给和许多财物,和便用这些财物收买武士,在卫釐侯的墓地前袭击卫共伯,卫共伯躲进墓道里自杀而死。卫国人将卫共伯安葬在卫釐侯墓的旁边,给他上谥号为共伯,而拥立和继任卫国国君之位,史称卫武公。
(2)施政勤王
卫武公继位后,施行先祖卫康叔的政令,使卫国百姓和睦安定。
卫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打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杀死周幽王。卫武公得知消息后,马上率领卫国的精兵强将,协助周幽王之子周平王平息犬戎叛乱,并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此为东周之始。周平王因卫武公功勋卓著,于是提升卫武公的爵位为公爵。
(3)虚心纳谏
卫武公九十五岁高龄时,告诫卫国百姓说:“从卿以下到大夫和众士,只要在朝中,不要认为我年老而舍弃我,在朝廷必须恭敬从事,早晚帮助告诫我;哪怕听到一两句谏言,一定要背诵记住,转达给我,来训导我。”于是,在车上有勇士的规谏,在朝廷有官长的法典,在几案旁边有诵训官的进谏,在寝室有近侍的箴言,处理政务有瞽史的引导,平时有乐师的诵诗。史官不停止书写,乐师不停止诵读,用来训导进献,卫武公于是作《懿》这首戒诗来自我警戒。
(4)为政举措
卫武公终生国是,自儆励治,百采众谏,察纳锥言。他修康叔之政,国泰民安,百姓和集,曾辅佐周平王平叛犬戎之乱。平王用是锡命为公。深受百姓爱戴,赋《淇奥》歌其美德。
(5)去世子继
卫武公五十五年(公元前758年),卫武公去世,谥号武公(全谥睿圣武公)。卫武公死后,其子扬继位,史称卫庄公。
19.卫庄公(卫前庄公)
卫庄公卫扬(?—公元前735年),或称卫前庄公,姬姓卫氏。卫武公之子,卫桓公、卫前废公、卫宣公之父。卫国第12任国君,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35年在位。
卫庄公五年(公元前753年),庄公迎娶一齐国女子为夫人,但齐女却无子。于是又迎娶一陈国女子为夫人,生子,早死。陈女的妹妹亦受庄公宠幸,为庄公生下了公子完(即卫桓公)。庄公让公子完作齐女的儿子,并立为太子。庄公又有一宠妾,生下了公子州吁(即卫前废公)。公子州吁长大后,善于带兵。卫庄公十八年(公元前740年),庄公任命公子州吁为将。石碏谏庄公曰:“庶子好兵,使将,乱自此起。”庄公不听,酿成了以后的卫国的大乱。
公元前735年,卫庄公去世,太子完即位,即卫桓公。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