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汤芗铭被武力驱逐,谭延闿维持脆弱平衡

分享至

汤芗铭1916年5月29日被迫宣布独立后,试图维持自己在湖南的地位。6月6日袁世凯去世,北洋军无心恋战,准备陆续北撤。谭延闿推荐的曾继梧、赵恒惕、陈复初、陈嘉佑等高级军官召集训练了一些部队,汤芗铭任命曾继梧为军长,按护国军的编制成立了四个梯团,以赵恒惕、陈复初、刘建藩、陈嘉佑为梯团长。但这些新成立的军队战斗力有限,而且这些军官与谭延闿关系更为密切,并不忠于汤芗铭。尤其是赵恒惕和陈复初1913年曾被汤芗铭押解到北京治罪,后来被蔡锷保释出来,他们对汤芗铭当然很难有好感。汤的亲信军队实际上只有车震的一个旅,其战斗力也不强。

北洋军以外,湖南最强的军事力量是陆荣廷亲自率领的一万多桂军,最活跃的军队则是程潜整编的民军。陆荣廷老谋深算,他带兵入湘后,并不急于向北洋军进攻,而是停军衡阳,坐观其变。随着北洋军后撤,桂军才向前挺进,程潜的民军也逼近长沙。此时汤芗铭仍准备顽抗,为了进攻长沙,程潜亲自乘船6月20日到衡阳与陆荣廷见面商量。

陆荣廷对于进攻长沙、驱逐汤芗铭并不积极。他对程潜说:“谭延闿和汤芗铭早有结合,谭推荐了一些军官回湖南训练军队,汤芗铭又宣布了独立,本来可以相安无事的。但如你所说,则又必须把汤芗铭除掉,而后湖南才得安定,这不是平地又起一桩是非、一场风波么?”陆荣廷的消极态度显然与桂军发展方向有关,湖南为四战之地,内部情况复杂,又与北洋军控制的湖北相接,桂军很难立足,所以即使北京政府有意任命他为湖南督军,他也不想接受。相比之下,广东不仅战略上更加安全,地势上更加便利,而且经济上也更加富裕,是更有利于桂军势力扩张的地盘。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