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杨昌济临终遗言:救国唯有依仗两人!一人是毛泽东,另一人是谁?

0
分享至

1920年,毛主席的恩师兼岳父杨昌济临终之际留下遗言:“救国唯有依仗毛、蔡两人。”

其中的“毛”指的就是杨昌济的得意门生毛泽东,那么另一位“蔡”又是谁呢?

杨昌济是湖南长沙人,曾和章士钊先生一起去日本、英国留学,是国内教育界的先驱。

杨昌济一生桃李满天下,他最得意的学生自然就是毛泽东。1914年,毛泽东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杨昌济是毛泽东的修身、教育两门学科的老师。

当时毛泽东率领诸多进步学生发起了驱逐校长张干的运动,张干为此勃然大怒,几次三番地想要开除毛泽东,都被杨昌济拦了下来。

杨昌济对张干说道:“此子绝非池中鱼,将来的中国,尽掌握在此等年轻人手中!”

其实,除了毛泽东,杨昌济还有一个得意门生,名叫蔡和森。

当时湖南第一师范有3个学生最为出名,分别是萧子升、毛泽东和蔡和森,被并称为“湘江三友”。

三人中,毛泽东和蔡和森的关系最为亲密,二人无话不谈。因为蔡和森的身体不好,毛泽东经常督促陪伴蔡和森锻炼身体,徒步去周围的县城乡村,从实践中探寻真理。

随着革命进程的不断发展,几条革命道路的选择摆在几位年轻人面前,萧子升选择了改良派,蔡和森选择了民主革命。

两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最终将决策权交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结合国情考虑,认为改良派对于当下的新中国而言,只不过是无关痛痒的一针,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唯有彻底的革命才是正途!

萧子升和两人的选择背道而驰,曾经的“湘江三友”不欢而散。

1920年,杨昌济在临终前给家人留下一句遗言:“救国唯有依仗毛蔡两人。”

这里的“毛”指的是毛泽东,“蔡”则是蔡和森,可见此时的杨昌济对这两位年轻人寄予了厚望。

1921年共产党成立,蔡和森和毛泽东一起为我党的建立和壮大奋斗不止,他们并行在革命道路上,宛如亲兄弟一般亲密无间。

北伐战争中,毛泽东和蔡和森虽然是共产党人,但是对国民党毫无保留,为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只可惜,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国民党在蒋介石的领导下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最终和人民阵营渐行渐远。

蔡和森和毛泽东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他在国内重金悬赏两人的人头,但却始终未能抓到两人。

1931年,中共遭遇了建党以来最大规模的叛变,因可耻的叛徒出卖,蔡和森被国民党反动派捕了。

被捕后,蔡和森受了不少酷刑,一刻没有向敌人屈服,坚持党性,拒绝透露半句关于我党的情报,最终,国民党反动派恼羞成怒,残忍杀害了他。

“毛蔡”只剩下了“毛”,“蔡”早早地牺牲在了黎明到来的曙光之前。

毛泽东一生和多人搭档,不论是“毛周”还是“朱毛”,都被传为佳话,但是“毛蔡”的搭档,却是主席一生最难以忘怀的存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龙元阁
历史龙元阁
欢迎大家关注!
2646文章数 44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